韩熔桓
车险进入新常态,“互联网+”和车联网带动车险颠覆性的变革,所以新常态更是新机遇
车市萧条,无论车险改革是否全面推进,提升车险增长质量也是财险行业的最大挑战。商业车险改革试点有助于探索车险提质增效的方法途径;而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对新车市场造成了不利影响;资本市场的变数又加剧了对车险承保盈利的渴求。认识和适应当前车险经营新常态,是今后一个时期车险经营的必然选择。
车险进入“新常态”
车险进入新常态首先是因为新车市场突如其来的“微增长”。新车市场一直是拉动财产险和车险市场增长最主要的力量之一。实现车险增长关键在于前端汽车销售的增长。汽车经销商对于今后几年的销售增长还是不看好,“微增长”已成车市新常态。
车市对车险的影响,不仅在于直接拉低了行业整体增量,更推动了代理渠道的竞争,也加剧了车险增量资源的稀有化,同时改变了汽车经销商对代理销售以及与保险公司全面合作的看法。一方面,经销商有足够的借口和理由以提高代理手续费来增加营业收入,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必须采取有力的竞争手段,除了代理手续费外,以理赔资源换取保险费成为最切实可行的办法。拥有更多存量车险业务和理赔资源的大公司更容易适应车市“微增长”的新常态,这也是破解长期以来汽车经销商掌控车险销售代理的一个契机。
商业车险改革试点地区的“一降一增”督促行业主体加快经营思路的调整。一降是保费总体下降,六个试点地区车均保费同比下降约9%;一增是保险金额在上升,试点地区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商业保险的平均保险金额为42.13万元,同比上升6.7万元。这个数据的发布,不同程度引起了各家公司的关注,不管是大公司还是中小公司,普遍认为未来车险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而在改革前尽可能以老的费率和保险责任积累更多的保费及客户资源。而随着试点地区的平稳推进,在2016年全面推广已经定局。商车费改带来的新常态,必将重塑车险的管理模式,推动传统经营模式的变革,商车费改既是“新常态”也是新挑战。
资本市场的波动不仅影响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也将车险承保盈利的重要性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车险公司利润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承保盈利和投资收益。今年上半年,资本市场火爆,保险业收益大增,平均收益率达到5.16%,同比上升2.82%,创近几年来最高。而7月份以来股市的波动,有可能将上半年的收益全部冲减。事实上,以投资补贴承保,一直是欧美车险市场的一贯做法,欧美国家的车险承保亏损较为平常。由于资本市场带来了丰厚回报,上半年一些保险公司总公司对分支机构的承保盈利考核并不严格,微利或者微亏即可,考核重点是保费的增长,也只有保费增长才能带来更多现金流。
互联网+车险的创新挑战
“互联网+”对传统车险经营带来了创新压力。尽管互联网保险公司一时间风生水起,但对于车险来说,现阶段形式大于内容居多,这受车险经营核心技术的影响。车险经营的压力与挑战,在于销售渠道的把控和理赔服务能力,互联网销售还没有形成主流,现阶段互联网应用还没有技术上的突破,有关方面对网络支付的严控,也有可能制约未来互联网保险的创新空间。新技术带来新的理念,在传统的市场格局中真正有所突破,“互联网+”是一个极好的风口。特别是车联网正在改变汽车产业和车险业,在个别互联网保险公司的带动下,车险更快融入互联网成为大趋势,加快从直销向电销、电销向网销转变,特别是以“互联网+”和车联网带动车险颠覆性的变革,更是行业一个现实性和前瞻性的话题,得技术者得车险,从定价、询价、承保到报案、查勘、定损、赔付,甚至调解与诉讼,都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来解决,所以新常态更是新机遇。
保险监管简政放权内容很多,但取消代理人考试仍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也具有历史性的意义。一般人认为,代理人制度对车险经营也有很大影响,主要影响在合规经营和专业代理方面,多年来困扰财产险业“虚挂代理人套取费用”的违规行为失去了法律依据。借用没有发生真实销售代理行为的代理人的资格证书,来套取费用曾是车险业的普遍现象,也是保险业特有的做法。将公司收入户上的资金转移到个人账户或支付给交易对手,一是通过薪酬方式提出现金,在合并纳税下,往往要交纳很高的个人所得税;二是通过费用列支,以报销发票的方式把钱转移出来。三是就是通过代理人和中介机构,这方面的税务成本最低。代理人考试取消后,如何合法且低成本地提取销售费用,又是监管部门、税务部门以及保险公司下一个共同关注的话题。在监管部门简政放权和行业加强自律中寻找平衡点和规避风险也是车险新常态的重要组成。
车险新常态既有渐进性也有叠加性。适应新常态,行业各家主体相互之间的竞争有可能加剧,有利于打破车险竞争的传统格局,强化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和服务能力,将那些市场反应慢、缺少人才和技术支撑,缺少有竞争力的销售渠道和管控水平的公司淘汰出局,净化行业生态,同时也有利于重构车险资源配置和利益分享机制,使整个行业保持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