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岩,樊立三,宋瑞梅
(1.山东工商学院 a.中加高等应用技术学院;b.团委,山东 烟台 264005;2.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商务英语系,山东 烟台264007)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大学生就业工作受到教育部及各省高校工委的高度重视。通过不断扩大就业市场接纳能力、各项就业新政策向高校毕业生偏移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设置科学的就业创业课程形成了我国目前解决就业问题内外兼修的主要应对模式。这些政策和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各高校就业工作的水平与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但却没有很好地解决大学生现实中的就业现状。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对大学生在就业实现和价值实现的理解把握上出现了偏差,从而忽略了大学生就业需求和其价值取向间的联系,模糊了就业率与就业满意度的区别。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构成了人生需求的金字塔式层次模型。本文通过对山东省3所高校的637名本专科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数据分析得出:在面对就业决策时,有95.36%的大学生的就业目标是基于在个人需求上建立的,这种需求实现的期望构成了大学生的就业倾向,亦即就业价值取向。它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具有导向和动力作用的观念系统,是大学生对与自身就业有关的重要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对大学生就业行为起着关键的指导作用[1]。表1是马斯洛需求理论五要素在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中的参考比重分析,其中均值越小表示高校大学生对该要素越重视。
大学毕业生就业首先需要面对的是经济、生活方面的独立,薪酬待遇、食宿安顿等因素是其以后职业发展的最基本保障。调查显示(见表2),86.34%的毕业生重视用人单位提供的薪资待遇水平,并有78.1%的毕业生期待转正后薪资不低于2500元。而在食宿安顿方面,毕业生的期待相对薪资较低,有约63.87%的毕业生认为用人单位解决食宿问题将更能吸引其做出选择。按马斯洛需求理论,生理需求应是最基本、最初级的需求层面。但在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下,毕业生的家庭为其前期就业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和经济支持,因此生理需求在毕业生初期就业的价值取向中并非重视程度最高,但部分毕业生期望过高的情况还是能从数据中明显体现出来。尽管如此,在当前社会物质供给更加丰富的社会环境下,生活成本仍然是毕业生们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因为充分的经济保证使大学生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职场拼搏中去。
表1 马斯洛需求要素权重比较
表2 生理需求各项因素数据比 %
近期,媒体不时涉及的职业病及猝劳死等案例报道,让国民及大学毕业生们开始更加关注工作的安全因素。在调查中发现,当职业兴趣与职业安全发生矛盾时,更多大学毕业生会坚定地选择人身安全有保障的职业。如表3数据所示,与人身安全因素考虑较多不同,不少毕业生是能够接受工作强度和压力较大的职业,约有52.36%的毕业生认为随着社会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强是正常的社会现象。相对于身心健康安全关注较低,有72.21%和72.21%的毕业生认为环境安全和职业安全等保障是他们比较关注的,尽管这一数据在国家倡导支援西部建设、进行基层就业和支持创业就业的政策鼓励和大力宣传下有所降低,却仍占据毕业生思想的主流。公务员热、事业单位热等这些现象也说明我国现今的经济结构和市场建设还不够完善,毕业生在面对广阔的人力市场需求时仍缺乏相应的职业安全感。令人欣慰的是,高校大学毕业生的普法和维权意识较以往有较大幅度提高,83.35%的大学生对“五险一金”、劳动合同等社会保障内容有较详细的了解和关注热情。
表3 安全需求各项因素数据比 %
“90后”已成为当前毕业生的主流,他们最大的特点是追逐自由、彰显个性。表4数据能够显示,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融洽的人际关系都是90后毕业生所积极向往的,有高达92.46%的毕业生认为与领导和同事的友好相处是影响自己就业选择或重新选择的重要指标,这也是本次调查数据中毕业生重视程度最高的一项内容。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社会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尽管90后毕业生有其鲜明的特点,但作为“社会人”的一员也显著地反映出他们在情感方面的特点和需求。此外,有8成以上的毕业生希望工作之余能有更多的私人空间与家人、同事或朋友相处。期待拥有自由和宽松的人文环境,这也是大学毕业生在即将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学习社会规范、履行社会角色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我,并获得社会的认可,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迫切需要。
社会人受尊重的程度是社会认可和社会评价的直观反映,尊重需求得到满足,能使人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对职业充满热情,充分体验到自己的社会价值。调查数据显示(见表5)高校大学生在就业预期中,对尊重需求的外部尊重方面有着较高的需求,在期待获得他人好评和尊重方面分别达到80.06%和84.73%,与实现外部尊重需求相关的影响因素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职位和薪资,而选择公共关系的学生反而较少,这一显示数据似乎与社会需求满足方面的强烈愿望又有些相矛盾。在内部尊重的自我尊重需求方面有73.56%的大学生表示关注,对就业过程中的能够胜任、充满信心、独立自主等影响自我尊重的因素明显关注较低,只保持在68.32%。就该需求层次的调查结果看,部分大学生在就业价值取向上较明显地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务实性和功利性特点,这将势必导致他们在进行就业决策时出现就业目标脱离现实和就业实现途径非正常化等现象。
表4 社交需求各项因素数据比 %
表5 尊重需求各项因素数据比 %
对大学生来说,自我实现需求的思考应该是其职业生涯规划的最终目标,是现实期望的延伸与理想的展望,属于未来的时间范畴。因此相对前几层次需求,在该层次的调查统计中(见表6),大学生提交的数据较基于个人现实的考虑会有些许失真。在依据“生涯彩虹图”理论设计的问题中,有83.05%的大学生认为35~40岁应是他们事业发展的第一次高峰,90%以上的大学生希望在这一阶段能够有晋升的机会,更有48.68%的大学生希望在此年龄阶段能够成名成家。而在突出为社会奉献等问题的回答上,近5成的大学生认为个人是社会一员,个人的职业发展同时也在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该需求层面看,受访大学生的自我实现需求多依托为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这种比较现实的需求过多关注自我发展,忽视了个人在社会发展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这应是导致大学生功利主义、家族主义和个人主义观念形成的直接原因。
表6 自我实现需求各项因素数据比%
任何人价值观的形成都会受到来自于学习、生活、工作等社交因素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特点与家庭因素,特别是与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以及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处事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家庭背景不同的大学生对待就业的态度是有明显差异的。如图1所示,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并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大学生在进行就业规划时,会更多关注社会交往需求和尊重需求的实现,并会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来促进较高层次需求实现的可能性。而家住农村或偏远山区的大学生,更迫切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吃苦、踏实、坚忍是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鲜明特点。此外,拥有良好教育程度、科学价值取向和较高综合素质的父母,在金钱观、责任观、婚姻观等影响就业价值取向形成方面也会有着直接的正面影响和潜移默化的熏陶[2]。由于家庭环境是大学生接触时间最早、相处时间最长的环境,父母也是子女最相信的人和对比对象,因此家庭环境无疑是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影响最深刻的因素。
高校是高等教育殿堂,为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引领和文化指导。高校的校园文化、教育理念和培育机制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拓宽了视野,筑高了平台,也为大学生的职业实现提供了手段和途径。大学生在高校接受教育期间,思想政治教育、形势政策分析、就业指导等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思想平台;重视诚信教育、提高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会在大学阶段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形成。高校中偶尔存在的不良教育氛围、部分教师的不当言行也会对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产生相反的影响[3]。图2显示,大学生对高校教育工作的认可度是比较高的,其各项评价值均达到70%以上。因此,相对纯净、独立的校园文化及德育指导能有效地加强大学生在校期间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的培养和确立,高校环境应是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受影响最直接的因素。
图1 不同家庭背景大学生的各项需求关注度
图2 大学生对高校各项工作及活动的认可度
作为社会人的大学生最终要踏入社会的大群体中,这个群体是一切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的复杂结合体,由它们组成的社会态度建构了所有社会人的主流价值取向。当前市场经济社会的价值取向多样化,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大学生在就业择业时往往会陷入自我价值实现和社会价值体现的矛盾中,导致其本已固有的需求处于难以抉择的迷茫阶段。而且,大学生的社会经验缺乏,尤其在急功近利的心态下,容易以偏概全地将某些社会表象认为主流价值体现[4],并以此将其作为社会实践经验来指导自己就业价值取向。因此,社会价值取向的分化、多样性,加之现实生活中的职业差别、社会分配差别等影响,在较大程度上会使大学生的初始就业价值取向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有时甚至会与之前在家庭和高校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就业价值取向截然相反。图3的数据表明,因前期就业准备不足及价值取向不坚定,大学生就业时所表现的跟风、攀比、随大流等现象已经明显偏离了其之前的就业价值追求。所以,社会环境是大学生价值取向受影响最广泛的因素。
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判断受到财富观、人际观、审美观、婚恋观、发展观等一系列人生态度的影响,需要有科学的教育和正确的舆论引导,来帮助大学生坚定需求目标,建立起利于个人职业可持续发展的就业价值取向。
图3 毕业生就业信息数据来源比重
研究表明,经济体制和就业体制的不完善是影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动摇的主要原因。经济秩序的不规范导致大学生对市场体制不信任而产生就业焦虑,就业体制不健全会使得大学生对就业市场产生不安全感而盲目追求稳定、高薪职业。因此,针对高校毕业生面对的各种就业压力,我国各级政府迫切需要出台有效的制度保障。
1.规范就业市场体系
国家及各级政府应尽快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管理与监督体制,对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进行审查监督(如山东省推行的“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体系),包括对用人单位的合法资质和招聘信息的真实性审核,确保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安全性。针对政府(特别县市级以下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招聘行为进一步规范,通过公开招聘信息、规范招聘程序、公示录用结果、加强过程监督等手段,逐步杜绝非正当竞争带来的就业不公平现象。各地政府要着力解决地区间的就业政策差异,消除性别歧视、残疾歧视、名校效应、地方保护等问题,为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价值取向营造公平、公正、和谐、安全的大环境。
2.构建就业保障机制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应与各高校联合建立专业化的专职就业咨询与法律保障部门,摆脱高校团总支兼任就业指导中心的机构设置,为毕业生的各项就业政策咨询和就业维权提供专业性保障。其次,结合各高校教学特点,联合各大高校加大形势政策、就业创业和职业规划等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力度,逐步推广就业通识教育并设置就业创业相关专业,为高校就业工作的理论指导和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保障。各级政府应积极整合各层次企业团体(如工商业联合会、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资源,与高校一起共同商讨大学生就业应对政策,避免人才高消费,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切实有效的实践机会和双向就业对接平台。最后,由各地政府人力资源保障部门牵头成立针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缓就业和未就业群体的培训、咨询和再就业帮扶机构,并通过推荐兼职和短期工作的形式暂时缓解这部分大学生经济和心理压力。
3.拓宽就业政策覆盖面
包括我国人社部2014年公布的“大学生就业六项新政”在内,近年来国家先后制定和发布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举措,这些政策内容涵盖激励小微企业招录大学毕业生、扶持大学毕业生进行创业就业、扩大家庭困难毕业生财政补贴、简化流动就业大学生落户手续、提供未就业大学生社保补贴等多个方面,这无疑传递出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充分支持。但麦可思研究院《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我国80%以上大学生创业资金来自父母和朋友,通过优惠政策申请补贴和低息贷款比例不足3%,这表明我国针对大学生就业鼓励政策的覆盖面和宣传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所以,政府应进一步深入调研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源,出台更多利于增强大学生就业信心的优惠政策和稳定就业市场的鼓励政策,并确保这些政策能够有效落到实处。
4.监督就业舆论导向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国内各阶层普遍认识到的社会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务必规范好各界舆论导向,避免激化社会情绪,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首先,教育部应科学调整以“就业率”评价高校就业工作单一指标的方法,客观地看待就业率在就业工作中的指向作用,避免因此产生误判、误解和误导。其次,强调各类媒体的社会责任,正确把握大学生就业的宣传导向,正确、真实、客观、有效地为大学生提供就业资讯,避免因夸大、误导造成就业恐慌。然后,政府要严格监督媒体行为,形成科学有效的媒体考评考核体系,突出其公共服务的特点[5],多发表客观、真实、积极的就业评论,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包括就业政策、就业指导、就业信息在内的就业服务,形成全社会积极关注、热心帮助大学生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高校教育体制的构建和功能拓展应从多个层面有效地发挥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培养与引导作用。
1.提高教师德育水平
高校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应不仅仅拘泥于课堂与教材,更应在日常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以较高的综合修养来影响学生的价值判断。身教胜于言传,高校教师育人的特殊性势必要求教师首先抵制住社会不良风气,将教师职业看作育人事业而非谋生手段,将培育学生视为社会责任而非个人行为,将终身教育观念视作己任而非权宜之策,这样才能形成追求真理、爱岗敬业的优良教风,使高校德育培养不贬值,引导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判断,并在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指引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2.净化校园人文环境
高校氛围应是青春、自由、活泼、开放的,这些特点使得大学具有活力与创造力。所以,一是高校应加快做好第一课堂与第二、第三课堂的结合机制,强化学风建设,优化校园人文环境,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高教理念和个体发展观。二是加强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摒弃大学教育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或急功近利的思想,奠定通识教育的基础地位。三是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大学教育水平的考核准量,而非简单地以就业数量来评判大学教育的优劣。此外,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校要不断完善教育体制,优化资源配置,力求在经济主导意识的社会里,仍恪守大学校园的恬淡、好学、和谐、发展氛围,提供大学生从完整人到职业人过渡的科学培养环境。
3.完善媒体教育机制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舆论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和感染性,它对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报纸、杂志、电台等信息媒体构建正确的舆论环境,对符合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信念信仰和价值取向坚决支持、大力弘扬,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通过校园媒体的主动宣传,使大学生对就业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走出好高骛远、妄自菲薄的误区,对自己的就业能力做出科学评价,并在实现职业规划的同时,形成积极、健康的就业价值观。
4.规范就业课程与实训
大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就业与自身发展,因此要把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与专业知识学习同样重视的程度。加快职业发展、就业指导、创业培训等课程设置,并作为公共课程逐步纳入教学计划,将其贯穿到整个大学教育的培养过程中。通过就业形势分析、心理指导和求职技巧指导等的教学与实训,使大学生充分了解国家就业政策、有效提高就业能力与水平、科学端正就业价值取向。
大学不是生产机构,教育部门不能简单地将大学生视为教育产品。从就业需求调查来看,大学生来大学接受教育、进行深造已有着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的,他们不仅要得到知识需求的满足,而且是要为实现职业发展做准备。因此,高校教育者应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走出一味迎合社会经济需求的误区,避开功利教育的负面影响,有计划、系统地合理配置高校教育资源,最终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功能。
人类最早的生活环境就是家庭,家庭对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合理有效地发挥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影响,对其形成科学、稳定的就业价值取向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1.合理的就业期望
接受高等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的有效途径,并非仅仅为实现就业而服务的。家长们应引导大学生关注自身素质的培养,重视学业软硬实力的均衡发展,强调就业价值取向与社会需求的契合,以健康、合理的方式为孩子的择业就业准确把握尺度,避免因期望目标设置过高而增加就业压力,致使孩子的就业信心遭受挫伤。
2.正确的价值导向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很多人更加关注物质价值体现,忽视精神需求的实现。家长要引导子女以理想追求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摒弃用工资水平、职务高低、社会地位来衡量子女的就业能力,评价他们的人生价值。家长要鼓励子女奉献社会、服务大众的观点和行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使命感,按国家“四有”新人的要求和目标为子女的职业发展进行思想引导。
3.积极的就业沟通
家长是大学生最依赖、最信任的群体。大学生在择业迷茫或就业失利时,更多地希望得到家长的指导和安慰。家长在子女就业期间应加强与之的沟通,准确把握子女就业心态的变化,调适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使其能够积极面对就业、应对就业。
[1]刘和忠,马东薇.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问题及对策[J].高校理论战线,2011,(11):44-47.
[2]陈旭雯,傅阳栋.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3,(4):109-110.
[3]杨科正.谈当前大学师生价值取向的偏误与重构[J].教育探索,2010,(9):120-122.
[4]赵建华.高校学生就业道德素养弱化成因分析及对策探索[J].教育研究,2011,(3):65-68.
[5]高晓琴.论舆论导向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影响[J].教育与职业,2012,(3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