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军
尽管中国和印度比邻而居,同为文明古国,但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印度无疑是一个陌生的国度,充满神秘色彩。去年在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印度的世界——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藏印度文物精品展”精选了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印度文物127件(组),为中国观众提供了一次难得的了解印度文化的机会。
印度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哲学、文学、艺术、建筑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深刻地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浓郁的宗教色彩是印度文化的重要特征,直到今天,与宗教相关的各种活动仍然是印度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印度人的精神世界充实而丰富。“印度人认为,万物皆有灵魂,万物皆有感情,万物皆有精神思维。因此人与万物同情同构,价值等同,可以互渗互通互换”[邱紫华:《印度古典主义美学思想》,《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第28卷,第3期,第24页]。从吠陀时代(公元前1500-前600年)的神话到后来的各种宗教,印度人想象的世界不断完善,逐步构筑起一套复杂的时空体系。在以印度教为代表的想象世界中,天上世界、空间世界、地面世界以及地下世界一应俱全,主神、半神、恶魔、凡人、动物各司其职,苦行、祭祀、诅咒、法力、神变和恩典尽展奇异,正法、宿命、业行、果报、转生和解脱并行不悖……这是一个庞大到无所不及的世界。
印度古代文明既不同于华夏文明,也不同于西方文明,而是有其自身的独特个性。“它的各项主要文化成就中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含有宗教教义、宗教伦理道德和宗教哲学的内容。因此被称为宗教文明”(戴可来、姚远梅:《略论印度古代史的若干特点》,《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4-3,第6卷,第1期,第102页)。流传至今的各类宗教艺术品,是了解印度人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平台。印度宗教艺术充满了创造性的想象力,具有非凡的表现力。透过宗教艺术,印度文化圈以外的人们可以走进印度的世界,了解印度人的精神守望。
历史上,印度本土宗教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印度最古老的宗教是婆罗门教。编定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另说公元前14-前12世纪)的《梨俱吠陀》是早期婆罗门教最重要的经典。婆罗门教崇拜多神,信奉轮回转世、因果业报,以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祭司)至上为三大纲领,以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为最高主神。该教兴盛于公元前6-公元4世纪,之后由于受到佛教和耆那教的挤压而渐趋衰落。
公元前6世纪以后,“沙门思潮”出现。所谓“沙门思潮”,是指当时兴起的反对婆罗门种姓和婆罗门教的各种思想潮流。在“沙门思潮”与婆罗门教的斗争过程中,产生了耆那教和佛教。耆那教反对婆罗门教的祭祀杀生、吠陀权威和偶像崇拜,反对婆罗门(祭司)阶层在社会各领域的统治地位。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耆那教分成两大教派,“天衣派”(以天为衣,或裸体)和“白衣派”(白色衣物)。天衣派认为包括衣服在内的所有财产都是身外之物,白衣派则允许教徒穿特定的衣物,所受限制略微宽松一些。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强调众生平等。佛教后来形成不少宗派,主要为三大派:小乘派、大乘派和金刚乘派。小乘派强调个人的修行,大乘派强调对菩萨和救世佛的礼拜,金刚乘派(密宗)强调冥想方式和仪式,并仅在信徒内部传授。耆那教和佛教在印度盛行至13世纪左右。
随着耆那教的盛行与佛教的持续繁荣,婆罗门教逐渐衰落。从4世纪的笈多王朝起,婆罗门教开始注意吸收佛教、耆那教的教义,并重新整合民间信仰,逐渐形成了新婆罗门教,即印度教。8至9世纪之交,印度教著名宗教思想家商羯罗立足古奥义书精神,吸收各派宗教哲学思想,阐发了《摩奴法论》、《薄伽梵歌》等经典中的精髓,系统地总结了印度教理论。在同各宗教哲学派别的辩论中,商羯罗的教义占了上风,从此印度教成为印度最有影响力的宗教,直至今天印度仍有超过百分之八十的民众信仰印度教。“印度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综合体,既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信仰和生活方式”(刘玉庭:《佛国梵韵璀璨辉煌——印度古典宗教雕塑初探》,《艺术设计研究》,2013-1,第111页)。印度教分为三个基本流派:毗湿奴派、湿婆派和性力派。这些教派还演化出了不同的小教派。从总体上讲,印度教不同的派别都主张善恶有报、人生轮回。
巍巍主神
耆那教、佛教和印度教均有各自信仰体系内的主神。主神拥有超凡的力量,是正义的象征、秩序的保护者。他们既有复杂的思想,又有完美的外表,巍然屹立于信徒的精神世界之巅,接受信徒们虔诚的崇敬与膜拜。由于这三大宗教有共同的渊源,在发展过程中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一些神会同时出现在几种不同宗教中,并以或主或次、或和谐或冲突的不同角色出现在不同教派的神话传说和艺术作品中。例如,印度教中的战神卡尔凯蒂耶是佛教中的韦驮天,在某些地域,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则成了印度教守护之神毗湿奴的化身之一。
尽管耆那教没有发展成具有国际影响力且组织严密的宗教,也很少为印度以外的人所知,但长期以来,耆那教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和平的宗教。耆那教严格遵守“非暴力、不杀生”的教义,这一教义启发了许多历史人物,如亚历山大大帝和圣雄甘地。
耆那教教徒崇拜的主神是二十四位“耆那”(战胜情欲的人),耆那也被称为“锡山卡”(路径创始人),信徒们认为耆那已经穿越了现象世界和最终解脱之间的深渊,是圣师和榜样。耆那教雕塑中最常见的题材是二十四位悟道的耆那导师和一些重要的次耆那及其侍从。二十四位耆那中最早的是始祖勒合婆。目前有历史记载的是二十三祖巴湿伐那陀和二十四祖筏驮摩那。相传,巴湿伐那陀三十岁时为苦行僧,修炼八十三天后成道,提出“不杀生”“不欺诳”“不偷盗”“戒私财”四戒。筏驮摩那出生于古印度一个王族家庭,属刹帝利种姓,是与释迦牟尼同时代的人,佛教称他为“尼乾陀 若提子”(意为“离系亲子”)。他虽是第二十四祖,但实为耆那教的创建者,被弟子尊为“摩诃毗罗”,即“伟大的英雄”。耆那教的中心教义主要由他创立。
释迦牟尼、救世佛(菩萨)、胜义佛以及其他的男神和女神是印度佛教中的主神。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同侍释迦牟尼佛,是所有菩萨中的上首。文殊菩萨仗剑骑狮,代表其法门的锐利,他以金刚宝剑斩断众生的烦恼,以狮子吼震醒沉迷的众生。普贤菩萨是大乘菩萨的代表,象征着大乘佛教普渡众生的精神。弥勒佛(即弥勒菩萨),在大乘佛教经典中称为阿逸多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将在未来娑婆世界降生成佛。度母有许多不同的化现,绿度母为所有度母之主尊。
最能体现古代印度人世界观与生存哲学的宗教是印度教,印度教很好地诠释了印度民族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体系庞大、神灵众多是印度教的一个显著特点。据传,在印度教神话中,被人们崇拜和信仰的神祗达三亿三千万之众。一种普遍的说法是,每一个印度人的心目中都有一尊属于自己的神。尽管印度教中的神多到数不清,但并非无章可循,所有这些神的背后还有一个最高的神——梵,因此有研究者认为,印度教实质上是一神论的多神崇拜。同时,印度教可以被定义为是一种涉及四位主神的神学体系,而不是由神圣的三位一体主宰。四位主神即三大主神加女神。印度教的世界观认为,宇宙在创造、运行和毁灭的三大过程中轮回。这三大过程的人格神为三大主神——创造之神梵天、守护之神毗湿奴、毁灭与再造之神湿婆。三大主神的化身、由他们衍生的神祗,以及与他们相关的人格化自然物,也一并受到崇拜。三大主神均为男性,在他们以外还有众多女神。在一般的民间信仰中,女神的地位往往较高。
随着印度教体系的不断完善,毗湿奴和湿婆的地位越来越高,成为印度教两大分支——毗湿奴派和湿婆派的主要崇拜对象。梵天的地位逐渐下降,仅在一些生活仪式(如婚礼)中受人供奉。
梵天
创造之神梵天,相传出自吠陀时代的金卵,皮肤为红色,有四首四臂,头发缠结,以羚羊皮为衣。其四首象征四部吠陀,四臂象征四个方向。念珠、净瓶、经书、莲花是他的标志性法器。梵天通常坐在莲花宝座上,有时也骑天鹅或乘坐由七只天鹅拉的神车。虽然为三大主神之一,地位很高,在各种典籍中也频繁出现,但专门祭祀梵天的神殿不多,梵天像多出现于神庙墙壁及四周的神龛内。
毗湿奴
印度教徒将毗湿奴奉为一切众生的保护者,善良和美德的化身。作为广受供奉的神,他的职责是维持宇宙秩序,如同俗世中掌管国家的君主。他常以头戴王冠的君主形象出现,四只手代表他的各种威力,手里一般拿着法螺、神盘、金刚杵和莲花等法器。他有时坐在莲花上,有时躺在千头蛇阿难陀龙身上,有时骑着大鹏金翅鸟迦楼罗。为了履行救世主职责,毗湿奴还经常化作英勇的动物或半人半神的救星,在人类遭遇危难时挺身而出。
一些传统文献,如《毗湿奴往事书》、《灵鱼往事书》等列举了毗湿奴的十种化身,不过关于这位大神的化身,其数目和身份在印度各地又不尽相同。一般说来,毗湿奴最初的四个化身均为动物或半人半兽,如人鱼马特斯亚、神龟库尔马、野猪筏罗诃和人狮那罗希摩,这些化身可能体现了主流印度教对古代自然神灵崇拜的吸纳。其他化身则为人形,如持斧罗摩、罗摩、黑天、佛陀、侏儒等,可能反映了将毗湿奴作为英雄、救世主的观念。毗湿奴的化身罗摩和黑天,在印度教信仰体系中的地位很高。
毗湿奴化身野猪筏罗诃拯救大地和化身人狮那罗希摩保护世界的故事广为人知。恶魔希兰药叉经过苦行修炼,变得力量强大。他说服梵天满足他不被任何人、神或动物杀死的愿望。在列举不能伤害他的动物时,他没有提到野猪。后来希兰药叉攻击人类,并把大地拖入宇宙之海的深处。危难时刻,毗湿奴化身为野猪筏罗诃,潜入海底。经过一场恶斗后,他用獠牙杀死希兰药叉,并把大地拱出水面,拯救了大地。
据《神龟往事书》记载,魔王希兰亚卡悉布从梵天处获得了特殊的恩赐:他不会被人或动物杀死,也不会在白天或黑夜、在屋内或屋外被杀死,而且任何武器都无法伤害他。于是毗湿奴化身为半人半狮,在傍晚时分将希兰亚卡拖到门槛边杀死。《莲花往事书》则是另一种说法,希兰亚卡悉布的儿子普拉尔哈达由于虔诚地崇拜毗湿奴而遭到父亲的迫害。毗湿奴知道魔王从梵天处获得的恩赐,于是化身为半人半狮,在傍晚时分将魔王拖到门槛边,用利爪撕破了他的肚子。
古代印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都讲到了罗摩的故事。由于史诗为口耳相传,经过多代人的加工才形成,史诗中的故事经常出现前后说法不一的情况。罗摩在《摩诃婆罗多》中是武术教师,毗湿奴的第六次化身;在《罗摩衍那》中是十车王的长子,毗湿奴的第七次化身。他在印度教中通常以手持弓、身背箭的形象出现。
黑天是印度教中广受爱戴的奉爱之神。黑天的宗教形象是历经数次演化的结果,体现了作为神和人的双重性。少年黑天是一位吹着笛子的牧童,也是一位大众情人,这段经历对于印度教的奉爱行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关于黑天的众多形象中,最常见的是对他童年和少年时期的描述。《黑天的生平故事》讲述了他在布林答般森林与当地牧牛女的许多浪漫的邂逅,特别是描绘了他与正妻罗陀的爱情故事,他们的恋爱故事也常常出现在各种爱情戏剧中。
毗湿奴有两位配偶——吉祥天女拉克希米与大地女神普黛维,吉祥天女是正妻,地位高于大地女神。吉祥天女的形象常出现在供奉毗湿奴的圣堂和神庙入口的门楣上,表示趋吉避凶之意。在各类艺术描绘中,吉祥天女会单独与毗湿奴在一起,大地女神则不会。当大地女神普黛维随毗湿奴出现时,吉祥天女拉克希米通常都会在场。
湿婆神
湿婆是一位复杂的神,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的双重性格,有时温和仁慈,有时暴躁易怒。他既是大苦行者,又是色欲的象征;既有收养众生的慈心,又有复仇的凶念。他对自己的信徒很好,但也容不得背叛。湿婆终年住在喜马拉雅山的一座高峰上,有极大的降魔威力。信徒们认为湿婆是世界的创造者,有地、水、火、风、空、日、月、祭司八种化身,同宇宙合一。
《往事书》中描述了湿婆的形象:头顶恒河,额绘弯月,身披虎皮,全身涂灰,青色颈项上戴着毒蛇和骷髅编成的花环,四只手分持三叉戟、兽主之宝、棍棒和套索,坐骑为白色公牛南迪。《摩诃婆罗多》中描述他顶髻,额头装饰新月,肤色白皙,手持三叉戟,身着兽皮和树皮衣。在艺术作品中,湿婆通常为四臂三目,第三只眼睛可以喷出神火,手臂和脖颈上以毒蛇为装饰。
湿婆常呈现不同的相貌以履行不同的职责,主要有林伽相、恐怖相、温柔相、超人相、三面相、舞王相等变相。“林伽”是一个抽象的柱状标记,在印度教中是湿婆的化身,许多寺庙中都有。较常见的林伽形象被塑造成勃起的阳具状,嵌在一个方形带有圆孔的台基之中。台基象征女性生殖器,指代湿婆的妻子。相传湿婆和妻子做爱一次就达一百年之久,其间无间断,精液喷洒成恒河。生殖崇拜是印度教中的重要内容,除了林伽以外,湿婆颈上的蛇和胯下的牛,均指代男性生殖。蛇是男根的象征,蕴含创造之意。公牛比喻凶猛强悍的力量,表现男性生殖力的强大。
雪山神女帕尔瓦蒂是湿婆的妻子。《摩诃婆罗多》中讲述了湿婆的婚礼。湿婆早先与国王达克沙的女儿萨蒂结婚,在萨蒂的父亲主持的一场羞辱湿婆的祭典上,萨蒂自焚于火祭坛,以表达对湿婆的忠贞。萨蒂死后转世为雪山神喜马拉雅山的女儿帕尔瓦蒂,几经周折后与湿婆结婚。湿婆与帕尔瓦蒂的婚姻被称为“美满婚姻”。
湿婆与帕尔瓦蒂有两个儿子,鸠摩罗与迦内沙。鸠摩罗,字面意思为童子。在印度教中,他是湿婆与雪山神女的长子。他精力旺盛、威猛无比,被尊为战神,是天神军队的统帅。他生有十二臂六首,骑孔雀,持长矛,七岁时打败阿修罗王,三箭定阿修罗城。在佛教中,他是广为人知的韦驼天。在南印度,鸠摩罗广受尊崇。
智慧神迦内沙是湿婆神和帕尔瓦蒂的另一个儿子,是效忠湿婆神的侏儒军队——伽蓝仙众的首领。传说帕尔瓦蒂洗澡时用身上的泥造出了迦内沙。他外貌独特,是一个象头人身、肚子圆滚的男孩。他有多只手,手中所持法器包括一截自己的象牙、芒果、甜肉、刺棒、索套、蛇、念珠、莲花等等。他的坐骑是一只老鼠。
《往事书》中讲了迦内沙的故事。帕尔瓦蒂在湿婆不知情的情况下创造了迦内沙,让他在湿婆外出时保护自己。当湿婆回到家准备进入帕尔瓦蒂卧室时被迦内沙拦住去路,湿婆并不知道这是自己的孩子,盛怒之下用第三只眼喷出的火焰将迦内沙的头削去并抛到九霄云外。帕尔瓦蒂非常伤心,湿婆发誓要将迦内沙的头安上,可是找遍整个宇宙也没找到。后来,湿婆神将一头犯罪的小象的头砍下,带回家给迦内沙安上。
象头神在在印度教主神中的地位并不高,但在印度民间的受欢迎程度却很高,是吉祥与排除障碍之神。为了早日化解障碍,虔诚的印度教徒、耆那教徒和佛教徒,会在各种重大事件或宗教仪式开始前向迦内沙奉献祭品。
女神
在以三大主神为代表的男神之外,众多的女神也是印度教主神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认为,印度教中的诸位女神均是一位主女神黛维的化身。但这些化身各自又是独立的神,她们体现了怜悯、虔诚等理想。与男神之间的互动则代表了印度教有关爱情和性别角色的观念。雪山神女和吉祥天女是象征生育能力、母性和抚育的主女神。雪山神女同时也与禁欲苦行和灵性相关,吉祥天女则与日常生活、幸福和美相关。难近母和迦梨女神则展现了女神保护人类时的勇猛。
吉祥天女拉克希米是毗湿奴的正妻,是掌管家庭、保护妇女的神,是好妻子、好女儿的典范。她还是幸福和财富的象征,在民间备受欢迎。在印度每年举办的光明节期间,家家户户洒扫庭除,张灯结彩,迎接拉克希米的到来。大街小巷都点起油灯,把光芒献给这位美丽的女神。大象在拉克希米头顶用水壶为其进行洗礼的图像,是流行于南亚大陆的吉祥主题。大象象征雨云,倾泻而下的水代表每年季风带来的孕育生命的雨。
雪山神女帕尔瓦蒂是湿婆的妻子,她有多种形象或化身:乌玛、旃蒙陀、难近母、迦梨等。与湿婆一样,湿婆的妻子也具有双重性格:帕尔瓦蒂与乌玛是娴淑相,难近母与迦梨是愤怒相。早期印度神话中有多种大母神,乌玛后来成为印度教的大母神。旃蒙陀本是雪山神女的化身,后与时母混同。难近母是性力派崇拜的主神之一,本名杜尔迦。迦梨意为“黑色女神”或“时间之力”,是难近母的一种可怕的化身,体现了她愤怒的神力。
在秩序和混乱的斗争中,不败女神难近母发挥了重要作用。难近母的形象通常令人恐惧:头戴骷髅和蛇编织的花环,舌头上淌着鲜血,坐在火葬场的尸体上。当恶魔牛魔王占据因陀罗(天神之王)的宝座,众神失去天堂时,众神的力量集聚在一起,产生了代表他们而战的难近母女神。每位天神都赋予她一部分力量,女神的多只手持有诸神赠与的神奇兵器,如毗湿奴的神盘、湿婆的三叉戟、火神的长矛、因陀罗的金刚杵、爱罗婆多神象颈上的神钟、海神的莲花编织的花环等等,喜马拉雅山神还将一匹狮子送给她做坐骑。集合了众神的力量,难近母女神最终将恶魔牛魔王杀死。
女神中比较著名的还有恒河女神、童女神等。在印度神话中有许多自然神,各种自然景观甚至自然现象都是伟大的神灵,在这些神灵中有不少是女神。在印度初民看来,这些神灵都与人的生命关系密切,都必须加以崇拜。恒河女神是雪山神(喜马拉雅山的人格化)的女儿,雪山神女帕尔瓦蒂的妹妹。她也是女性生殖力的象征,在《恒河女神下凡》的故事里,火神与她结合生下了战神鸠摩罗。
库玛丽女神又称童女神,是印度教徒和佛教徒共同崇拜的神。她在印度教圣典中是难近母(杜尔迦)的化身,也是力量神的象征。在梵语、尼泊尔语和其他印度语言中,库玛丽意即“处女”,也是杜尔迦作为幼女形态的称谓。
芸芸众生
在男神和女神居住的天上世界之外,印度的宇宙空间还居住着其他各种各样的生灵,涵盖了整个自然界和印度想象世界中的全部物种:真实的和虚幻的、活的和死的、人类和动物、蔬菜和花卉等等。它们不仅在各自特定的界内活动,还会与其他能在不同界之间穿梭或同时存在于多个界中的宇宙居民进行沟通交流。在整个宇宙空间中,天神和凡人英雄是主角,而半神、恶魔、动物则通常扮演配角。他们会与主神进行互动,映衬着主神的伟大与神圣。
半神包括代表自然、生命的保护性精灵,以及超自然的仙界生物,他们既像神又像人,是协助和侍奉主神的配角。恶魔则是与神作对的力量,是宇宙秩序中稳定和混乱两者保持平衡所需要的反作用力。卓尔不凡的英雄人物和带有神性的动物,也在印度人塑造的世界中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
半神
印度的世界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半神,代表自然和生命的守护精灵主要是药叉和伽蓝,超自然的仙界生物包括阿布沙罗、乾达婆、持明尊者、紧那罗等。药又是山川和树木的精灵,是生动活泼的大自然生命的表征。伽蓝是主神的护卫精灵。阿布沙罗(天女)常以妖娆的舞蹈或站立形象出现;乾达婆(伎乐天)常以兽头人身的形象出现;持明尊者(“智慧的传递者”)通常是一对飞天女神,手捧花环以庆祝神的功绩;紧那罗为半人半马或半人半鸟形象。
乾达婆是印度神话中经常提到的小神,他们居住在天宇和空界,了解上天的奥秘。在史诗中,他们被描绘成天上的歌手和乐师,因此又被称为“伎乐天”。据说他们喜欢追逐女性,往往与人间女子发生性爱关系,因此又被称为“寻香主”。他们喜欢成群出现,每当天神战胜恶魔或正义战胜邪恶时,他们便和天女们一起出现在空中庆祝胜利。
印度神话中经常出现的药又(夜叉),是一些小神或半神,据说是财神俱毗罗的侍从。他们是权力的象征,表现出守护神的特点。他们与罗刹作对,有时被描绘成英俊青年,有时又被描绘成丑陋的侏儒,但通常还是被描绘成忠诚可爱的小神灵。在佛教神话中,他们被列为天龙八部之一,形象也变得凶悍。特别是在中国佛教中,他们完全变成了凶魔或妖孽。
紧那罗,意为“音乐天”、“歌神”,因其头上长角又被称为“人非人”。紧那罗有男女之分,男性长一马头,女性相貌端庄,声音绝美。在佛教中,紧那罗是“天龙八部”之一。
天女在《梨俱吠陀》中已经出现。她们是一些能歌善舞、美丽非凡的女性。通常认为,她们都居住在因陀罗的天界。她们中有许多有名人物,有的和天神结合生下了另外一些天神,有的则下凡到人间和人王结合生下英雄的后代。天女在佛教故事中也很有影响,敦煌壁画中婀娜多姿的飞天形象即是这一影响的结果。
恶魔
在印度神话与宗教中,与神作对的力量始终存在。这股力量被称为阿修罗,意为“非神”(或“非天”)。在《梨俱吠陀》神话中,阿修罗并不完全是神的敌人,有时甚至是众神中的一类。到了稍晚的《阿达婆吠陀》中,阿修罗已完全被视为恶魔。他们也具备智慧、力量和法力,在天上拥有金、银、铁三座城池,在地上也拥有王国和城堡。
恶魔并非简单意义上邪恶势力的象征,而是代表了维持宇宙秩序所必须的一种作用力。在史诗《罗摩衍那》的描绘中,他们有时像一个民族,其中的成员有好有坏。艺术作品中对恶魔的描绘通常比较夸张,体形庞大,长着长角、獠牙和凸出的眼睛,是他们的基本特征。
罗喉为印度神话中的阿修罗之一,是达耶提耶王毗婆罗吉提与达刹之女辛悉迦所生之子。他长有四只手,下半身为多尾龙,性情残暴,常为非作歹。在神话“搅乳海”的混乱战斗中,罗喉变身为天神,并喝下了不死甘露。日神和月神发现罗喉的诡计后报告了毗湿奴。毗湿奴在神露流入罗喉喉咙之前砍下了他的头,罗喉的脑袋掉到地上并愤怒地咆哮。自此,他憎恨日神和月神,时刻都想吞噬太阳和月亮。
人类
人类也是印度世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印度艺术对人类的描绘,多与宗教活动有关(16-17世纪早期的表现王室娱乐活动的莫卧儿宫廷画例外)。主人公往往是推崇美德、战胜邪恶、维持秩序的领袖,或者是一些抵制诱惑、获得神圣力量的宗教苦行者,以及生产、生活中的理想化人物。各宗教派别都有自己推崇的圣人。
月官是七世纪时印度“瑜伽行派”的学僧,出身于东印度孟加拉王族。从少年时起,他先后受“三皈五戒”、学“唯识”、受“密旨”,又研修《波尔尼文典》、《圣妙吉祥真实名经》及《马鸣一百五十赞佛颂》等。他在那烂陀寺受到礼遇,成为调伏破戒的刹帝利比丘,因受至尊世自在(即观世音菩萨)点化而著述诸大乘典籍,著作包括《月灯注》《入三身》《与弟子法颂书》《薄伽梵圣文殊师利有加持赞》等,并根据波尔尼文典而著三十二章七百首《卢迦文典》及《二十前接字注》《字经》《邬孥地经》等。
曼尼卡瓦卡卡尔(“口吐宝石的人”),是南印度忠实于湿婆神的圣人,印度63位湿婆派诗人之一,9世纪中期出生在印度南部马杜拉附近。他最著名的诗歌和赞美诗被编辑成《湿婆颂》,并成为第八部南印度宗教圣典,沿用至今。他的形象为:手持一片长形棕榈叶手稿,手稿上写着“神圣的曼特罗”,意为“我向湿婆神致敬”。他的右手做出传教的姿势,并拿着一串象征虔诚的念珠。
动物
在吠陀时代晚期的奥义书时期,“梵”的观念产生,人们认为“梵”是宇宙之上的一个最高存在,也是最高的灵魂。人和世间万物都是“梵”的具体体现,包括人在内的各种个体的灵魂都是最高灵魂的一部分。山川林莽、花草木石、鱼虫鸟兽等都是“梵”的衍生物,也具有个体灵魂。自吠陀时代起,印度就以大象、马、公牛、狮子来分别象征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钦点公牛、大象、马和狮子为王室象征,这些动物形象后来被广泛用于装饰南亚各地的石柱柱头。
动物在神的世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的是主神的化身或象征,代表主神行使职责,如野猪筏罗诃和人狮那罗希摩是毗湿奴的化身;有的是主神的标志性坐骑,伴随在主神左右,成为护卫主神的半神或小神,如毗湿奴的坐骑大鹏金翅鸟、湿婆的坐骑公牛南迪、卡尔凯蒂耶的坐骑孔雀等;还有一些则作为独立的神而存在,如神猴哈努曼将军。
神猴哈努曼在印度神话里是力量之神,是风神伐由和天女结合生下的儿子,小时候就能从地上一下跳起,飞上三千由旬(由旬,古印度长度单位,一由旬相当于一只公牛走一天的距离,大约7英里,即11.2公里)到达天庭,因忠于罗摩大神而备受世人钟爱。史诗《罗摩衍那》对神猴的事迹多有记载。在印度,哈努曼帮助罗摩解救悉多王妃,烧毁魔王的楞伽城,飞往喜马拉雅山取药草救治伤兵,这个故事家喻户晓。有人认为,《西游记》中美猴王的原型就是哈努曼,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故事即由史诗《罗摩衍那》中“楞伽城大战”大闹无忧园的情节改编而成。
在印度世界中,蛇的地位很高,被当作保护神供奉。人们相信蛇有超自然的能力,是地狱的主宰者,还可以增强女性的生育力。大象在印度人心目中的地位类似于中国文化中的龙,象头神是印度家喻户晓的明星神灵。相对于龙在中国的至高无上,象神在印度更具亲民特性。在某种程度上,象是印度的象征,印度股市大涨会被称作“大象狂奔”,甚至有人把中国和印度之间的竞争称为“龙象之争”。
印度教徒视牛为“圣兽”,认为牛是繁殖后代的象征。即使在今天,印度人对牛仍奉若神明。在一些城市、乡村里,牛可以到处自由游逛,神圣不可侵犯。印度僧侣每年还要举行一次称为“波高”的仪式,表达对牛的尊崇。湿婆神的坐骑为一头公牛,名叫南迪。公牛南迪本身也是一个神,是一个温驯而又快乐的神,它的名字字面意思为“欢喜,高兴”。南迪是湿婆神最忠实的信徒,它的雕像常位于神庙的大厅或门廊里,面对神庙,表示对湿婆神的崇敬。
结语
透过宗教与艺术的结合,印度人表达着自己对世界的感知与认识。宗教与艺术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表达着人们对生命和生活的认知,又常常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宗教艺术这一特殊的艺术门类,创造出精美绚烂的艺术品。印度宗教艺术作品构思奇特、造型夸张,重点在于突出宗教审美而不在于复制真实,正义善良、慈悲济世等宗教理想通过艺术得以表达。印度宗教艺术作品带给中国观众的感觉可能并不陌生,这种审美层面的沟通可以跨越种族和语言。
尽管如此,正如有研究者所说,印度的历史文化与神话传说就像是一本庞大的百科全书,研究它的人没有一个能搞完全读懂它的含义和奥秘。印度人的精神世界同样博大而深邃,也许我们只能管中窥豹,真正走进“印度的世界”并非易事。
(责任编辑:李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