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中民
(黄山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2015年5月在天津举办的第18届女排亚洲锦标赛已经结束,中国队以8战全胜且仅失1局的战绩获得冠军,中国队在比赛中表现出的骄人实力令中国球迷欣喜不已。但通过比赛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一些场次的比赛比分比较胶着,比如半决赛中泰之战,决赛中韩之战,比分都非常接近,中国队赢的比较艰难,比赛中并未表现出压倒性的优势。在亚洲如此,如果参加洲际比赛,碰到的队伍更强,可能会遇到更多困难。本文通过对决赛中韩之战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对比,以期发现中国女排在比赛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
以中韩女排在比赛中各项技术的运用情况为研究对象。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借鉴他人研究成果。
2.2.2 数理观察统计法
通过反复观看中韩之战录像,对各项技术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并将两队技术运用情况进行量化。
2.2.3 比较分析法
将所得的数据进行对比,找出中韩女排各类技术运用上的特点和存在的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网上实力分为两个方面:扣球和拦网,也就是进攻的最后一个环节和防守的第一个环节。网上实力的高低往往能够决定比赛结果。
3.1.1 中国队进攻能力占据优势
扣球是得分的主要手段,扣球的水平体现一个队的进攻质量和效果,是取胜的关键。从每一局的扣球直接扣死率来看,中国队3局比赛分别为58.3%、50%、52.2%,韩国队分别为30.8%、39.4%、50%,见表1。除了第3局扣死率接近外,中国队在前两局都占优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国队身材高大,身体素质良好,技术全面细腻,过网击球点高,进攻能力强,几个攻手实力都比较强;而韩国队除了金妍憬实力较为出众之外,其它队员并没有表现出高于中国队员的能力。此外,对手身材相对较矮,拦网对中国队威胁差也是中国队扣球得分率高的一个因素。
3.1.2 中国队拦网能力较强
拦网是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之一,具有强烈的攻击性。随着现代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技战术打法的不断创新,进攻时球速越来越快,扣球力量越来越大,扣球点越来越高,给防守一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就要求防守一方只有组织起有效的拦网,才能减小后排队员的压力。
从拦网情况看,中国队3局比赛直接拦死对方扣球的数量分别为2次、5次、3次,总共10次;韩国队拦死中国扣球数量分别为1次、1次、1次,总计只有3次。中国队占据绝对优势,尤其是第二局,直接拦死对手5次扣球,对对手震慑较大。
从拦回对手扣球和吊球的次数来看,中国队在3局比赛中拦回韩国队的次数分别为6次、6次、4次,韩国队3局比赛中拦回中国队的次数分别为2次、4次、3次,总次数为16:9,中国队拦网能力强于对手。
3.1.3 中国队扣球失误少
如表1,从3局比赛情况来看,中国队扣球失误次数分别为2次、2次、0次;对手失误次数分别为5次、2次、4次,韩国队扣球失误次数也高于中国队。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队拦网质量高,对对手威胁比较大,韩国队扣球时更多采用变线来躲避拦网,造成失误次数高。
3.1.4 中国队攻拦效果占优
从整体来看,中国队总扣、吊球数量低于韩国队,但成功率高于韩国队。中国队进攻数量少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对手的强力跳发破坏了中国队的一攻;其次防反过程中韩国队进攻出现多次失误,而且防反过程中韩国队被拦死次数较多。全场比赛中国队扣球和吊球共计78次,直接得分41分,得分率为52.6%;韩国队扣、吊球102次,直接得分38分,直接得分率37.3%,如表2。这说明中国队的进攻效率更高,威胁更大。
中国队所有的扣、吊球中被对手直接拦死次数为3次,比例为3.8%;韩国队被中国队拦死11次,比例为10.8%,中国队扣、吊球被拦死加拦回共计9次,比例为11.5%;韩国队扣吊球被拦死加拦回共计16次,比例为15.7%。在拦网这一项上,特别体现在拦死率上,中国队占据绝对优势,说明中国队拦网能力跟韩国队相比占据优势。
表1 中韩女排3局比赛进攻效果
表2 中韩女排全场进攻效果
中国队扣球和吊球失误共5次,占6.4%;在中国队的高质量拦网下,韩国队扣球和吊球时失误11次,失误率10.8%。
从防守情况来看,韩国队进攻时中国队防起对手扣球与吊球次数为35次,占34.3%;中国队进攻被对手防起次数为22次,占28.2%,中国队拦防效果要好于韩国队。
一个队的进攻和拦网能力被称作网上实力,网上实力是一个队获胜的重要因素。网上的攻与拦是比赛中两个队伍争夺的焦点。网上的控制与反控制能力往往能够决定比赛的胜负。
一个队的进攻是得分的关键,如果进攻无法突破对手拦网,又不能有效在网上制约对手的进攻,要获得比赛的胜利就非常困难。从整体水平来看,尽管两队实力接近,3局比赛比分都是25:21。但中国队无论是扣球还是拦网都占据一定优势,整场比赛中国女排扣球和拦网的得分之和为47分,韩国女排为38分,优秀的网上实力是中国女排获胜的关键因素。
3.1.5 中国队对拦回球的保护更好
有效地保护起拦回球,可以增加本方进攻机会,提高防反效果。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队全场扣吊球被拦死加拦回共计9次,有3次直接落地,占33.3%,另外6次被防起,占66.6%,其中有4次组织了反击,占44.4%;韩国队被拦死加拦回共计16次,有11次直接落地,占68.8%,有5次被防起,占31.3%,其中有4次组织反击,占25%。从数据来看,中国队对拦回球的保护更好。这一方面说明中国队拦网威胁更大,另一方面说明韩国队配合略显粗糙,攻守失衡。
发球是比赛的开始,也是进攻的开始,准确而有攻击性的发球可以直接得分或破坏对方的战术组成,减轻本方防守压力,为反击创造有利条件。反之如果发球威力不大,不但失去直接得分或破坏对方战术的机会,还会给本方的防守造成很大的困难,形成被动局面。
从全场比赛发球情况(见表3)来看,中国队3局比赛发球共发球73次,其中跳飘64次,站立发飘球9次。场上队员除1名队员采用站立发飘球,其他队员全部采用跳飘球,没有队员采用强力跳发。整场比赛发球直接得分加起来只有2分,占总发球数的3.1%,得分和破攻加起来10次,占总发球次数的13.7%,发球失误5次,失误率为6.8%。
韩国队全场共发球65次,其中大力跳发34次,跳飘29次,站飘2次,大力跳发占52.3%,超过总发球数的一半。全场发球直接得分为10分,其中强力跳发直接得7分。直接得分和破攻共计17次,占总发球次数的26.2%,全场失误6次,失误率为9.2%。从整场比赛来看,韩国队的强力跳发对中国队构成了巨大威胁。
由此可以看出由于韩国队发球手段多样,并且大量采用强力跳发,因此发球威胁比较大,发球质量要高于中国队。中国队发球手段单一,除1名队员采用站立式发飘球外,其余队员全部采用跳飘发球,中国队发球时对手的一传到位率为69.9%,组织进攻率为79.5%;韩国队发球时中国队的一传到位率为53.8%,组织进攻率为64.6%。从发球质量上来说中国队与韩国队相比处于劣式,只能通过一攻和防反来弥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队能获得比赛胜利,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中国队进攻和防守能力确实占据优势。
表3 中韩女排发球情况
从表4中可以看出韩国队一攻成功率要稍高于中国队,中国队发球质量不高,使得韩国队一传起球率和到位率比较高,能顺利地进行技战术配合,打出高质量的一攻。韩国队高质量的发球也影响了中国队的一攻质量。
从防守反击情况来看,中国队依靠防反得分34分,占总得分数的45.3%;韩国队依靠防反得分19分,占总得分数的30.2%,防反比中国少得15分,防反得分所占比例比中国低15.1%。在形成相持的过程中往往是中国队能够得分。因为中国队网上实力占优,防反过程中的高质量的拦网使得对手进攻效果大打折扣,另外高效率的进攻能力也是中国队防反得分高的重要因素,整场比赛经常出现对手扣不死中国队,中国队把球防起后扣球得分的情况。另外防反过程中的小球串联能力,如对拦回球的保护等因素也非常重要,这一点上中国队也要比韩国队做的好。
如表4,在防反过程中韩国队扣球、拦网以及其他各种失误高达14次,中国队5次。全场中国队失误7次,韩国队失误14次。一方面反映出中国队高质量的拦网迫使韩国队出现扣球失误,另一方面反映出韩国队技战术不够细腻,失误过多。
1.中国队无论是进攻效率还是拦网效果上都优于韩国队,网上实力占据优势。
2.中国队发球手段单一,绝大多数为跳飘球,此外还有站立式飘球。发球直接得分和破坏对手一攻的效果比较差,导致对手接发球到位率高,能够很好地组织一攻。与中国队相反,韩国队大量采用强力跳发,直接得分和破攻上效果比较好。
表4 中韩女排一攻与防反情况
3.中国队在接发球环节上做的不好,影响了一攻的质量。
4.中国队防反能力比韩国队要强。中国队具有比韩国队高的网上实力,进攻失误少,有更好的拦防与反击能力,有更好的技术串联能力,一旦形成相持,中国队的得分概率更高。
5.中国队对拦回球的保护做的比韩国队好,攻守较为平衡。全场失误次数少,技战术配合更加细腻。
1.继续保持和提高网上实力,强化身体素质训练。并提高各类技战术串联能力,使得各类技术更加细腻,配合默契程度更高。同时提高一传到位率和防守时的起球到位率,提高防守反击的质量。不仅要有优秀的网上实力,还要追求更高质量的技战术配合。
2.提高发球质量,一方面要有部分队员采用高质量的大力跳发,改变发球手段单一的状况;另一方面在发跳飘球时,要在发球的速度、落点和攻击性上下功夫。
3.训练中应加强接发球能力训练,尤其是接强力跳发练习,提高接发球能力,改进一攻质量。
4.继续保持防反能力强的优势。在提高技战术,加强拦网的情况下,还要加强配合,提高各类技战术运用的熟练程度,提高防守与反击能力。
[1]黄汉升.球类运动-排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5
[2]李安格.排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142
[3]何立佳.2010世界男排联赛中外男排网上实力对比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8
[4]虞重干.排球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