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复杂超限不规则结构抗震设计

2015-10-21 19:08马福云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7期
关键词:加强措施

马福云

摘 要:本文采用SATWE和PMSAP对比分析,罕遇地震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三条地震波下的弹性动力时程分析三种分析方法,对一个中间大开洞,局部大跨的复杂结构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通过验证表明该结构满足规范要求,结构采取的抗震加强措施是可行有效的。

关键词:不规则结构;加强措施;静力弹塑性分析;弹性动力时程分析

1 引言

1.1工程简介

本工程建筑面积12128㎡,长66.0m,宽58.5m,平面呈矩形;檐口高度17.05m,地上四层,各层层高4.2m,屋顶构架层层高3.35m;X向柱距主要为7.2m,局部8.1m,Y向柱距均为7.2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局部型钢混凝土)。本工程典型结构平面图及建筑剖面图分别见图1.1.1,图1.1.2。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IV类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中的规定,本工程属丙类建筑,地震作用按7度计算,并按7度的要求考虑抗震措施。由于存在错层、大跨度(局部跨度超过18米)、大量狭长薄弱楼板,建筑体型十分复杂,为提高本结构的抗震性能,本工程考虑建筑抗震性能设计方法,框架抗震等级提高一级,即按二级设计。

1.2结构特性综述

本工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局部梁柱采用型钢混凝土。本工程主要结构体系特点有以下几点:(1)、该建筑为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在标高2.950m和标高11.050m处存在错层;(2)、该建筑局部大跨度为36米(超过18米),考虑采用型钢混凝土柱和梁;(3)、由于大开洞形成了大量狭长薄弱楼板和单跨框架结构;(4)、错层及大开洞造成整个结构质量和刚度分布十分不均匀。

1.3结构超限情况分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1]3.4.3条及条文说明:

(1)、本工程在规定水平力下的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层间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2倍,属于扭转不规则。

(2)、由于建筑功能的要求,本工程在④轴~⑨轴及D轴~K轴附近楼板开洞,局部楼层楼板有效宽度小于该楼层楼板典型宽度的50%,开洞面积大于该层楼面面积的30%,存在较大的楼层错层,属于楼板局部不连续。

綜上所述,本工程为特别不规则建筑,应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

2 计算分析以及采取的措施

本工程针对特别不规则采取了以下抗震加强措施:

(1)、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了增加结构的抗扭刚度,适当加大周边框架梁及框架柱的截面尺寸。

(2)、计算时考虑建筑物的扭转效应及双向地震作用。

(3)、考虑建筑抗震性能设计方法,框架抗震等级提高一级,即按二级设计。

(4)、进行弹性楼板应力分析,在多遇地震下楼板主拉应力不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

(5)、对楼板洞口旁连接较为薄弱的楼板采用弹性楼板假定,并加厚洞口附近楼板,提高楼板的配筋率,并采用双面双向配筋。

3 结构计算

利用SATWE和PMSAP两个程序进行计算,计算考虑双向地震及偶然偏心,并将两者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3.1 SATWE计算结果

3.2 PMSAP计算结果

4 结论

本文对不规则复杂结构采取了一系列抗震加强措施,以保证其满足抗震设计设防目标的要求,并采用了静力弹塑性分析,SATWE和PMSAP整体建模对比分析,弹性动力时程分析对该复杂超限结构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通过分析验证了采取的加强措施是行之有效的,该建筑是满足抗震要求的。

本文通过采取一系列加强措施,保证了该复杂不规则结构的抗震性能,并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SATWE和PMSAP整体建模对比分析,弹性动力时程分析全面分析验证了上述加强措施的行之有效性,为同类超限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GB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2] SATWE 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

[3] PMSAP F复杂多、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

猜你喜欢
加强措施
供电公司人力资源基层管理现状与加强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探讨
浅论加强工程建设资料管理的措施
基层水利事业单位如何加强财务管理
德育视角下的大学思政教育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