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贴面修复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2015-10-21 19:58马日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修复技术

马日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需求逐渐得到满足的同时人们对美观的要求逐渐的增高。在牙齿美容修复领域,瓷贴面因其特有的优势而逐渐受到人们的认可,该技术具有稳定、相容、损伤小和自然性强等特点,在具体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其最终的应用效果受瓷贴面的厚度、基牙的颜色、粘结系统的遮色性等综合因素的影响[1-3]。目前,瓷贴面在过年内外的发展一方面是致力于新技术的研发,逐渐形成了以烤瓷贴面、铸瓷贴面、铝瓷贴面等为代表的完整的瓷贴面修复体系;另一方面则为应用效果的研究,并总结出瓷贴面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等。最后,在瓷贴面的比色方面,我们采用视觉与仪器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同时采用比色和配色来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

【关键词】 瓷贴面;修复技术;临床应用进展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793-01

瓷贴面作为一种新型的牙齿修复体,能够对牙体表面的缺损、变色等损伤进行修复,从而恢复其正常的形态和色泽。瓷贴面修复技术则是通过将瓷修复材料粘结覆盖在受损牙齿的表面,达到修复和美观的效果,同时该技术能够在相对少磨牙的情况下应用,对基牙的损伤程度降到最低,体现了目前的牙科治疗理念[3-5]。近年来,瓷贴面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并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受到了口腔学界和患者的认可。本文系统回顾了我国瓷贴面修复技术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其临床适应性和材料的分类情况,同时对技术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思考,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好地应用和指导。

1.瓷贴面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瓷贴面最为一种口腔修复材料,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采用固化树脂粘结瓷贴面,经过多年的疗效观察后发现该方法对患者的牙龈具有一定程度的刺激现象;1983年采用铂金箔介质技术制作烤瓷贴面和耐火代型技术制作烤瓷贴面相继问世;1985年则出现瓷粉材料制作而成的瓷贴面,在牙齿修复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另一方面,口腔界人士则致力于瓷贴面临床应用效果的研究,其中席氏等在其研究中将80例患者分为瓷贴面修复组和金属烤瓷冠修复组,对两组的美学修复效果进行比较后发现瓷贴面修复组的美观性评价满意度(98.68%)明显高于金属烤瓷冠修复组(81.65%),同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2.50%)明显低于金属烤瓷冠修复组(22.50%),说明瓷贴面修复不仅能增强美观性还不易引发不良反应;王氏在其研究中将20例患者的68颗牙进行瓷贴面修复,进行为期三年的随访后总结发现,成功率达到85.30%,而8.80%的牙齿出现修复体的脱落,4.40%的牙齿出现折裂损坏,其余患者经修复后出现敏感的现象和相应的临床症状[5-7]。

2.瓷贴面的临床应用

无论是瓷贴面修复体还是临床其他技术,在其应用过程中正确的选择适应症和禁忌症是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随着口腔学的应用和发展,其基础理论得到了完善,现将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2.1瓷贴面的适应症

瓷贴面在临床上一般适用于前牙的修复,且主要是用于解决受损牙齿的美观问题,近年来其适应范围不断的扩大[7-9]。①釉质发育不良或不全; ②牙齿染色或变色;③四环素牙或氟斑牙;④扭转牙或畸形牙;⑤锥形牙;⑥牙间隙过大;⑦邻面龋坏和切端缺损;⑧切角缺损或牙体缺损。但有研究认为瓷贴面的适应症不应盲目扩大,应控制在:1)前牙形态异常,如锥形牙;2)漂白效果不佳的着色牙;3)唇侧或切端磨损,但舌侧相对完整的牙齿;4)通过改变外形可获得美观效果的错位牙。

2.2瓷贴面的禁忌症

1)咬合过紧和重度夜磨牙; 2)无足够粘接面积:如釉质缺损超过牙冠唇颊面的1/2;大面积缺损深达牙本质;牙根暴露过多,牙骨质粘接力差。

3.瓷贴面修复体的种类

瓷贴面修复体在临床上具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中根据修复体材料可分为白榴石基全瓷、二硅酸锂基全瓷、氧化铝基全瓷和氧化锆基全瓷等;根据临床处理方法则可将其分为烤瓷贴面、铸瓷贴面、铝瓷贴面等;根据制作过程的不同,可分为粉浆涂塑类、铸瓷类和切削陶瓷类。

3.1烤瓷贴面

是利用耐火代型技术,将长石等材料直接进行上瓷,随后在真空烤瓷炉内进行烧结。该技术所具备的优点如下[9-12]:①操作过程简单;②对技术设备研究低,不需要特殊配备;③所需成本较低;④应用广泛;⑤平均最低厚度约为0.3mm,牙体预备操作中牙体磨除量较小。缺点:①在使用过程中易损坏;②烧结难度大,容易出现微孔;③抗折裂强度较低,使用寿命短。

3.2铸瓷贴面

铸瓷贴面是在陶瓷的基础上采用失蜡技术铸造而成。该技术所具备的优点如下[12-15]:①耐磨性较强,与牙釉质相当;②弯曲强度较大,优于普通贴面;③收缩率低;④形态精确,误差小。缺点:①对基牙和牙体组织的损伤较大,磨除较多;②操作过程复杂;③遮色能力较低,特别是针对严重变色牙应用效果较差。

3.3铝瓷贴面

铝瓷贴面是将玻璃渗透到氧化铝烧结物中。该技术具有强度极高的优势;但是其缺点却较多,一方面透明度较差,烧结影响了美观问题;另一方面该技术对设备要求較高, 操作相对复杂, 烧结时间长, 成本高。

4.瓷贴面修复粘连技术

瓷贴面和牙体的粘连技术影响着修复的效果,而所采用树脂的粘连的效果直接影响着成功率。以长石质为原料的瓷贴面因其富含大量的硅元素,能够通过酸蚀和硅烷化来增强其粘连的强度;而非长石质为原料的瓷贴面,因其所含氧化铝较多,玻璃基质较少瓷贴面硬度和强度均较大,通过简单的酸蚀和硅烷化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15-17]。

4.1粘连面的处理方法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常将酸蚀与偶联相结合,一方面发挥了酸蚀的机械结合作用,另一方面应用偶联剂来提高化学结合能力,二者联合使用全面提高粘接效果。

4.1.1酸蚀

应用过程中常常采用HCI、H3PO4等酸性物质作为酸蚀剂,使表面结构更加粗糙,粘接面更大,从而提高机械结合力和降低其表面张力,获得最佳应用效果。

4.1.2偶联

偶联剂是一类能够在特定条件下产生活性基团的特殊化合物,同时能与粘接面两侧的粘接物发生化学反应,增加结合强度。酸蚀和偶联的联合应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粘结强度。经大量临床效果观察后发现,在口腔温度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瓷贴面和粘接剂的聚合、收缩力逐渐的降低,从而诱发瓷贴面修复失败[17-19]。

4.2树脂粘结剂

研究者认为,随着应用时间的延长树脂粘结剂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色现象,因此需要采用双重树脂粘结剂、高强度树脂粘结剂或者糊剂等。

5.瓷贴面的比色及效果

选择瓷贴面时在考虑基牙和粘结材料等颜色的基础上,利用标准比色板与临牙进行对比,通过肉眼选择最佳配色。该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是依赖性较强、误差较大,临床应用的局限性较大。近年来三刺激值测色仪和分光光度测色仪逐渐应用于牙齿颜色的测定,该方法所得到的牙齿颜色结果具有稳定性和指标可量化性的特点。

[结语] 近年来,随着人们审美和对美观要求的提高,对牙齿修复的最高要求就是以最小的损伤获得最大的美容效果,并在最大程度上与天然牙相似。而瓷贴面的最终应用效果不仅受瓷面的厚度、基牙的颜色的影响,还受到所在用的粘结系统的性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临床病例和适应症的选择、应用材料和粘结方法的选择以及瓷贴面的比色和配色都密切的关系到修复的效果[20]。瓷贴面修复体是目前临床上最被认可的修复材料和修复技术,在修复过程中对牙体牙周刺激较小,所需磨损较小,与其他修复技术相比具有无法睥睨优势。经过对瓷贴面修复效果进行分析, 证实机械结合和化学粘结相结合大大增强了修复牙的硬度和强度。然而,追其制作材料和设备发现进口依赖性较强,花费较大,部分患者难以接受。

综上所述, 本文系统回顾了我国瓷贴面修复技术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其临床适应性和材料的分类情况,同时对技术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思考,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好地应用和指导,最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满足患者都美观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Gresnigt M,Ozcan M,Kalk W. Esthetic rehabilitation of worn anterior teeth with thin porcelain laminate veneers[J].Eur J Esthet Dent,2011,(03):298-313..

[2]Silva NR,Bonfante EA,Martins LM. Reliability of reduced-thickness and thinly veneered lithium disilicate crowns[J].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2012,(03):305-310.

[3]Ghavam M,Amani-Tehran M,Saffarpour M. Effect of accelrated aging on the color and opacity of resin cements[J].Operative Dentistry,2010,(06):605-609.

[4]秦莹,赵颖,郑刃. 不同前牙全冠修复体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1,(23):60-62

[5]王培志,许小会,夏露. IPS e.max Press伞瓷贴面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0,(06):641-643,

[6]翁蓓军,李田强. 全瓷冠及其相关陶瓷粘接剂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29):5449-5452

[7]樊聪. 瓷贴面修复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1,(08):9-11

[8]李彦,许哲武. 前牙瓷贴面与全瓷冠的选择.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2009,(04):443-444.

[9]齐峰,谢伟丽,李艳琳. 三种粘结剂对全瓷贴面粘结剪切强度的对比研究[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0,(01):37-38

[10]卫文娟,孙迎春. 瓷贴面修复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0,(05):604-607

[11]钱海馨,张修银,杨丹苓. IPS-EMPRESSⅡ全瓷修复变色牙的临床效果[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1,(03):274-276

[12]潘祁,陈吉华,牛丽娜. 模拟四环素基牙颜色对瓷贴面修复体颜色的影响[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0,(10):578-580

[13]许丽霞,何利邦,韩国华. 漂白后牙齿颜色稳定性的初步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8,(05):265-269

[14]高宇,黄鹂,胡琳. 粘结剂使用方式对全酸蚀树脂水门汀与牙本质粘结性能影响的研究[J].北京口腔医学,2011,(01):16-19.

[15]白雪,杨晓东. 两种牙本质封闭技术黏结树脂嵌体微渗漏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9,(02):345-347.

[16]蒋滔,潘新华,王贻宁. Targis牙贴面临床应用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1,(03):171-173

[17]齐峰,谢伟丽,李艳琳. 三种粘結剂对全瓷贴面粘结剪切强度的对比研究[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0,(01):37-38

[18]周冬玲. 全瓷牙用于前牙美容修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1,(21):2942-2943

[19]Christensen GJ. The advantages of minimally invasive dentistry[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2005,(11):1563-1565.

[20]孙迎春,卫文娟,高平. IPSe@imax铸瓷贴面美学修复的临床评价[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0,(05):274-277.

猜你喜欢
修复技术
汞污染的来源及修复技术
零件修复技术在企业设备维修中的应用
少数民族古籍修复技术初探
生态修复技术在水环境保护中的治理措施
重金属土壤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北方农田土壤有机农药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综述
拓片类藏品的保护修复刍议
铬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研究概况
图像视频处理中的修复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