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晶晶
【摘要】 目的 探讨窝沟封闭术在防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市2011.1-2011.6 3年级135例学生,366颗牙齿行窝沟封闭术(实验组),采取自体对照方法,另一侧298颗牙(对照组)。观察窝沟封闭存留情况及龋齿放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龋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窝沟封闭术能降低防龋的发生率。
【关键词】窝沟封闭术 龋齿
【中图分类号】R78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751-02
龋病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疾病,好发于儿童,如不进行早期预防及治疗不及时,造成牙齿疼痛或咀嚼功能丧失,因此开展儿童预防龋病发生,十分重要。窝沟封闭术是在易患龋齿的牙合面窝沟面上涂布一层粘结性材料,保护牙釉质不受细菌及代谢物的侵袭,达到预防龋齿发生一种有效方法[1]。对135例儿童进行窝沟封闭术,并术后随访,通过自体对照,进行窝沟封闭术疗效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市多所小学参与窝沟封闭术的135例3年级学生,其中男童72例,女童63例,年龄7-9岁,平均年龄8.1岁,入选儿童双侧下颌第一恒磨牙完全萌出,牙面釉较深的窝沟,无釉质发育不良,无畸形,无牙体龋性病变,与对颌牙对合关系正常,采取自体对照,另一侧未做窝沟封闭有310颗牙。
1.2 方法 清洁牙齿表面、酸蚀、冲洗和干燥,涂布封面剂,固化、检查6个步骤。清洁牙齒表面,在慢速手机上装上小毛刷或橡皮环,蘸浮石粉洗刷牙齿表面和窝沟点隙,水洗、隔湿、吹干。比色,选择与牙面相近颜色的流动复合体封闭剂。用脱脂棉隔离唾液,向窝沟点隙内用小毛刷涂NRC,静止20分钟。注意不能用水洗,以免磷酸酸蚀剂带来的过于潮湿或过于干燥,用气枪吹干多余液体,但不要吹干。将Prime&Bond NT,涂布在封闭的牙面上,静止20-30秒,再用气枪吹去过多的液体。光固化20-30秒,取注射式Dyract flow,拧开尖帽,向窝沟点隙内由低向高注入流动复合体,注入量以既能封闭窝沟点隙又不影响牙合和形态为原则。光固化40秒。检查点隙窝沟是否完全封闭,如有遗漏由封闭不佳应重新封闭,若封闭良好,则修正形态,调整牙合,打磨抛光。
2 结果
2.1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经统计软件17.0处理, <0.05 表示具有显著差异性。
对上述135例学生进行随访,6个月封闭剂存留率为98.94%,12个月封闭剂存留率为94.62%,24个月封闭剂留存率为92.32%。
2.2 两组对照龋齿发生率,通过表1可见,两组、龋齿发生率随着时间的延长,发生率逐渐上升。但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龋齿发生率明显减低。
讨论
儿童长期不良口腔卫生易导致龋齿的发生,目前我国龋齿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如何有效的预防龋齿发生,保证儿童口腔健康,成了临床口腔的关注重点。窝沟封闭可以借助窝沟封闭剂与窝沟紧密结合,阻止致龋物质的侵入、生长、繁殖,从而预防龋齿的发生。
本组研究表明,虽然随着时间的延长,龋齿的发生率逐渐增加,但进行窝沟封闭后其龋齿的发生率较未进行窝沟封闭的有明显下降。窝沟封闭术预防龋齿,操作简单,痛苦少,易于被儿童接受,适合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馨 中外健康文摘 【J】 2011.11(8)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