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文化对象素质层次悄然改变提高,同时对传统文化模式提出新的挑战。因此,研究村级文化工作新思路,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村级文化;文化工作;思路
著名学者南开大学来新夏教授说:“文化是民族的灵魂”。由此可见文化工作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何等的重要。在我国上到中央政府下至乡镇都有分管文化工作的部门和专职专责的人员。文化工作属上层建筑领域范畴,却影响着经济的发展。
一、充分认清村级文化工作的时代特征和对象
过去,在广大农村群众文化生活,主要来源看纸质书刊、看戏、看电影,其次就是跑船等民间流传下来的几种活动形式、那时,农村的这些活动不是很普及,一般活动却是逢年过节才有。对陕西人来说,秦腔在陕西几种戏剧中独占鳖头。而电影因受条件设备及环境影响,不能保证农民经常看电影。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始,电视的兴起普及,大大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久而久之,电视以其独特多样性、快捷性冲击戏剧电影领域。尤其网络等现代传媒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七零后、八零后乃至九零后的年轻人接受新传媒,淡化了传统的戏剧等文化活动形式,导致电影萎缩,传统戏剧不景气。戏剧不景气,又制约了戏剧的创新。就秦腔而言,就是寥寥无几几部,新创剧少得可怜。因为戏剧要抬入财力人力,戏剧生产单位不愿干那种吃力不讨好的“亏本生意”。
目前这种现象,给文化管理部门提出一个问题,如今可认清当下农村文化对象的层次,以及认同上的差异?所谓“文化对象的层次”,根据笔者社会调查,大体可分问四个层次,(一)50前代;(二)50后代—60后;(三)70后—80后;(四)90后。50前代人側重于传统的文化活动形式,对传统各种文化形式情有独钟;50后代—60后代,这个层次的人生在解放后,也普遍接受电影这类新媒介;70后代—80后由于电视传媒的逐渐兴起,他们对传统戏剧、过去的歌舞等有所淡化,对电视媒介绕有兴趣,继而数码革命时代的到来,又给他们带来新的乐趣,网络信息又给他们开辟了文化生活的新源泉;90后和前三个层次的人比较,又是一个最活跃的群体。数字化信息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介的不断更新普及,除个别个人爱好或职业要求者外,普遍对传统的戏剧、过去的各种文化形式几乎不再认同,他们痴迷于数字传媒和网络世界,形成了一种与前三层次人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他们是接受新事物最强的一代,同时也是受不良负面影响最深的一代人,往往导致人生观、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以及审美观认识上的错位,思想上的动摇性,行为上的偏颇等,甚至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安全隐患。
针对我国文化对象的不同层次,开展文化教育工作,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艰巨而光荣的使命。根据文化对象的不同,找出其中的激活点、分类别、分性质,深层次、全方位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才能完成文化工作最高使命,从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全面践行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二、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工作运作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物质财富得到增加,物质生活得到很大改善,精神生活也不断丰富。同时,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是量的要求,而且还有质的提高。这种趋势为文化事业和产业提供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要求要有一个良好的文化工作运作机制,才能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沿着正确的轨道有序健康的发展。
首先,要有一个能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的文化管理班子。在村级文化工作中,出现了“两头热中间凉”的现象,即政府文化管理部门热,群众要求普及提高文化需求热,而基层包括乡镇以下的村级干部凉。他们认为文化的工作是软任务,是花钱多效益少的社会公益事业,可有可无,形成了村级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一些行政村滞后,物质生活提高了,精神生活贫乏了,消极的东西趁虚而入,拜金主义、信仰危机等,赌博邪教打架斗殴,淫秽色情的东西有所抬头,出现了各种不利和谐社会的行为。
文化干部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和业务能力,充分认识到这种“两头热中间凉”的现象是制约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瓶颈”,只有打破这个“瓶颈”,才能达到工作的最终目的。
其次,培养一支适应农村特点文化骨干队伍,为村级文化事业和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建立各种具有文化专长人的档案,分类别、分形式、组织多种文化活动。对于那些搞得特别突出的行政村可作为乡镇文化工作的试点单位,帮助其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然后形成以点带面的势态,开创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三、多途径、多渠道为村级文化工作提供措施和保障
近年来,政府部门加大了文化工作投资的力度,为该项工作打下了好的经济基础。但是,在乡镇以下(包括村委会)投资仍满足不了形势的要求。乡镇和村委会两级行政部门,要把文化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根据本部门财政能力,提出一定的文化投资比例。
文化主管部门也可在政策允许条件下,开展“自收自支”,即挖掘文化产业潜力,增加经济收入,为文化工作积累资金,原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改革目前的管理制度,势在必行。目前乡镇文化站属于双重领导和管理,即业务由县文体广局管理,人事关系却由乡镇政府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导致管理上的重叠和漏洞,即业务主管部门有本部门的工作安排,而乡镇又有自己的工作安排,形成工作相互抵触的现象,使文化干部不能专职专责干好本职工作,敷于面上的工作,影响村级文化工作全方位、深层次的发展。只有改变这种现象,才能为文化工作的深入发展提供有利的措施和保障。
解决了文化干部“不能专职专用”问题后,给文化工作干部提出了一个问题,文化干部要广开思路,增加文化干部对外交流的机会,借鉴先进文化站的经验和做法,吸取外界文化艺术精华,激发自身创造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村级文化活动。
最后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文化部门要加强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合作机制,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取长补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达到互惠有利,共同发展。
作者简介:贺凤霞,中共党员,女,1981.12.19出生,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03年参加工作,现任陕西省蓝田县三官庙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专干,助理馆员职称;平时喜好书法绘画、其书法作品曾多次在省市获奖,还在各类刊物发表文化论文多篇,是新时期基层文化工作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