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节假日出行特征研究

2015-10-21 18:50刘佳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0期
关键词:旅游景点效用景点

刘佳

摘要:大學生作为节假日出行的主要群体,对节假日出行环境的影响较大。为了改善节假日出行环境,本文对近年来节假日交通出行状况进行了研究,对大学生节假日出行进行了调查,总结了大学生节假日出行特征、出行需求层次,提出了节假日出行的改善建议。

关键字:节假日;出行特征;出行需求

1引言

2012年中秋节、国庆节8天长假,国内游客总量刷新历史纪录。据初步统计,9月30日—10月7日,全国纳入监测的119个直报景区点共接待游客3424.56万人次,同比增长20.96%;2013年黄金周由于高速免费,出行密集,拥堵现象更加严重。2014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一些主要出城道路出现严重拥堵,北京出京方向从早上5点多开堵,京藏高速出京长龙长达55公里。

集中长假使得旅游景点人满为患,景点物价疯涨,秩序混乱,景区塞车拥堵,黄金周变成黄金粥,高速公路变成停车场,旅游景点变成了垃圾场,交通违法行为增加。

节假日出行带来的种种问题,需要我们从各方面进行反思,一方面需从国家政策着手。另一方面需要分析节假日出行者的组成,研究各个群体的出行特征和出行需求,针对不同的出行群体采取不同的措施。大学生作为节假日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出行,节假日整体出行环境也将得到大大改善。

(11)通运力(85%)、限制使用小汽车(68%)、提供更有效的交通信息(56%)、改善公交换乘(27%)、提高停车收费(24%)、增加旅游专线公交(22%)、鼓励骑自行车(10%)、充实交通标志(5%)、其他(2%)。

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节假日消费能力不足,大多选择近距离出行,总消费在100-500元范围居多2、由于出行目的的选择,大学生节假日出行平均时间在1-4h范围的居多;3、出行交通费在100元以内的比例较高;4、大学生1-3人集体出行的比例较高;5、对于节假日票价上涨,57%的同学表示可以接受票价上涨幅度,43%的同学认为不太合理,国家应该增强这方面的福民政策,增加对学生等弱势群体的补贴;6、乘坐公共汽车出行的同学以及长途出行的同学则认为应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增加旅游景点停车费用;7、还有部分同学则认为交通信息将影响其出行决策,应该提供更为有效的交通信息。

3出行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节假日交通出行也是一种工作,是为了完成某种社会活动而产生的工作。5W1H分析法就是对工作进行科学分析的一种方法,对某一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其工作内容(What)、责任者(Who)、工作岗位(Where)、工作时间(When)、怎样操作(How)以及为何这样做(Why),进行描述,并按此描述进行操作,达到完成工作任务的目标。本文运用5W1H分析法对大学生节假日出行这项工作进行分析,分析大学生节假日的出行特征。

(1)What

出行是为了完成某种社会活动(参观游览、休闲娱乐、探亲访友等)而产生的工作,然而,工作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完成某种目的一个必须的过程,大学生之所以愿意进行该项工作,是因为出行所带来的正效用加上出行的负效用之和会出现正效用。

学生的出行动机来源于社交和自我完善的需要,探索的需要,冒险的需要,多样性的需要等多源性需要。探访亲友,能增进人际间感情;文娱体育,能强健体魄,陶冶情操;外出旅行,能拓宽视野,增长见识。[4]

(6)How

市区内出行的同学大多数乘坐城市公共交通,远距离出行的同学大多数乘坐火车、飞机,乘小汽车出行的同学很少。

4节假日出行需求层次通过调查,不难看出,出行者出行的最基本要求是安全到达目的地。在安全到达的基础上,出行者会延伸出许多较高的要求,包括:经济,票价便宜、对学生有优惠政策等;结伴出行,情侣、好朋友同行等;便捷,不换乘或者少换乘;快速,无交通拥堵、存在快速的大容量公共交通、准点等;舒适,乘坐的交通工具不拥挤、环境卫生条件好、沿途风景好等。经济、结伴同行、便捷都会大大增加大学生出行量,然而,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学生对出行快速、舒适的要求并不高。当以上这些较高层次的出行要求均能得到满足的时候,大学生会产生更高的出行需求,即出行的信息化、个性化等要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本文提出了大学生出行需求层次图(图1)[5]。

图1 出行需求层次图

5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调查大学生节假日2大学生节假日出行调查

大学生因为可供支配的体闲时间比较多、好奇心强、喜欢探索等原因,成为节假日出行的一大主体,但是受到经济的制约,其出行特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为了更好的分析大学生的出行特征,本文在2014年国庆节即将来临之际,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调查时间:2014年9月10日-2014年9月15日。调查地点: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调查内容:节假日出行频率、出行目的、出行范围、出行时间、出行总路费、出行同伴、节假日总消费、主要交通方式、对交通方式的要求、对于节假日票价上涨的看法等。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220份,收回218份,收回率为99%。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1)出行频率:经常26%、偶尔44%、很少20%、不出行10%;

(2)出行目的:休闲购物34%、探亲访友32%、参观游览24%、文娱体育10%;

(3)出行范围:省内58%、省际24%、市内18%;

(4)出行时间:1h以内18%、1-4h34%、4-8h10%、8h以上38%;

(5)出行总路费:100元以内41%、100-200元21%、200-300元20%、300元以上18%;

(6)出行同伴:1人26%、1-3人42%、3-5人24%、5人以上8%;

(7)节假日总消费:100元以內15%、100-300元42%、300-500占33%、500元以上10%;

(8)主要交通方式:公共交通51%、火车25%、长途客运12%、自行车6%、步行2%;

(9)对交通方式的要求(可选三项):安全性(100%)、经济性(86%)、可达性(42%)、便捷性(36%)、迅速性(24%)、舒适性(12%)。

(10)对于节假日票价上涨的看法:认为合理的57%、认为不合理的43%;

改善措施(可选三项):加大公共交出行情况,分析大学生节假日出行特征、出行需求层次,当工作完成后,大学生们会分析此工作产生的效益是好是坏,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值得工作,下一个节假日是否还会进行类似工作等。当他们发现出行所带来的正效用加上出行的负效用之和没有出现正效用时,可能会抱怨工作的负效用太高(即交通拥堵、消费太高、旅游景点人太多、住宿不方便、时间太长、身心疲惫等),或者抱怨工作的负效用太低(即没有欣赏到预期中的美景、没有享受到假期的快乐等)。

(2)Where

节假日出行工作的地点相对平时出行更为集中,地点受节假日的主题(如中秋团圆、劳动节、国庆节等)和出行者的自身特征影响,集中分布在学校和目的地之间,及目的地区域内餐饮、居住、游览、购物和娱乐等场所之间,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出行目的地的不同,出行距离也就不同。节假日出行可按其涉及的区域空间大小分为大、中、小三个尺度[3],见表1。

表1 节假日出行规模尺度分类

尺度 涉及的空间范围

大尺度 省际、全国、国际

中尺度 省内、地区(市内)

小尺度 县(市)内、风景区内

(3)When

根据交通部数据显示,节假日的第一天是出行高峰期,高速公路严重拥堵,各大景点人满为患。节假日的最后一天是返程高峰期,大量车辆开始涌入市区,出现潮汐式交通拥堵现象。大学生考虑到假期时间较短和节假日交通拥堵问题,一般会选择在放假的前一天出行,最后一天返回学校。

(4)Who

节假日出行的大学生。

(5)Why

古语云: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大得出大学生出行的显著特征,主要表现为经济能力不足、空余时间多,人数大等特征。针对这些特征,提出改善大学生节假日出行的几点建议。

(1)重要节假日,热门旅游景点取消大学生票价优惠政策,冷门景点加大对大学生的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人群选择冷门景点出行,这样,既减轻了热门景点的人流压力,又提升了冷门景点的人气,同时,大学生的假日娱乐生活也得以满足。

(2)热门旅游景点在非节假日加大对大学生的优惠力度。吸引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出行,从而减少节假日热门景点的人流压力。

(3)国务院可以通过对不同的出行群体制定不同的节假日制度,错开节假日出行者的出行时间。高校在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也可以适当调整大学生放假起止时间和持续时间,让学生错峰出行。

通过以上措施的调控,一方面可以使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另一方面可以缓解节假日交通拥堵、景区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罗建国.旅客交通行为分析理论与模型[J].公路与汽运.2002,(3):72-73.

[2]李婧.节假日出行行为特征分析研究—以北京“五一”黄金周为例[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

[3]李婧.节假日出行行为特征分析研究—以北京“五一”黄金周为例[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

[4]刘纯.走向大众化旅游的社会—论现代旅游行为与动机[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0,32(4):98-102.

[5]柯友华,云美萍.城市出行选择行为机理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7,5(2):95-101.

猜你喜欢
旅游景点效用景点
Where Empires Meet
贫民窟也能成旅游景点?
锐词宝典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用观察
美人鱼
假期后,景点在干什么你想象不到
博弈论在环境问题中的应用
没有景点 只是生活
景点个股表现
自由小议(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