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玲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肺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36例急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对相关护理方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儿童肺炎的护理要点是心理护理、严密监测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热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治疗、辅助治疗。结论:对于小儿肺炎的护理要建立全方位的护理模式,为患儿恢复创造最有利的条件,明显提高了治愈率,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关键词】儿童;急性肺炎;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718-01
儿童急性支气管肺炎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在儿科疾病中,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居首位。儿童急性肺炎为儿科医院中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因是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多种细菌、支原体或病毒联合或单独致病引起的,其发病部位早期多数位于上呼吸道、支气管感染,病变严重者可发展至肺段、肺小叶等部位的感染。其主要致病特点为发病急、症状重、并发症多,易引起循环系统衰竭,严重威胁患儿的身体健康。 由于患儿的表达能力差,对症状和疾病发展不能具体描述,所以合理治疗的同时配合细致的综合护理措施对患儿病情恢复十分重要,可以极大的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为此,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36例急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护理方案进行合理的归纳总结分析,为临床上儿童肺炎的护理方案修订提供参考意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36例急性肺炎患儿,其中20例男患儿,16例女患儿,年龄为9个月~4岁,平均年龄1.9岁。该36例患儿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咳痰、三凹征、四肢末梢发绀等。对选取患儿叩诊,能在肺部听见湿啰音、喘鸣音。进行X检查发现患者而均有肺纹理模糊、增粗或斑点状影等征。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给于常规抗感染药物及对症治疗,如针对止咳、化痰、退热等对症治疗。并在此基础生给予综合护理。
2 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
患儿由于年龄小,难以沟通,此时则需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将该病症的临床表现、病程及预后想家长做详细介绍,每次操作前均需要详细讲解进行此项操作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同时对该操作可能出现的不适状况做说明,以此降低家长紧张、恐惧心理,从而与医护人员积极配合。
2.2 严密检测病情
护理过程中,应严密记录患儿体温、心率、心律、呼吸喘憋、胸闷等,警惕脓胸的发生。注意患儿胸闷、喘憋加重、烦躁不安、瞳孔的变化和肌张力等神志异常表现,若发现嗜睡、惊厥等中毒性脑病症状时,立即与医师共同抢救。观察有无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避免中毒性肠麻痹的出现和损害。
2.3 保持呼吸道通畅
应及时吸出痰液,必要时帮助患儿取舒适的体位,协助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指导患儿家长做好小儿咳嗽排痰的方法,教患儿家长五指并拢,稍向内全掌呈空心状,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地轻叩背部,边拍边鼓励患儿咳嗽,必要时可采用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在给小儿使用吸痰管吸痰时注意,动作要轻,吸力不能过大,一次吸痰时间不能过长,不得超过 10~15s,以免造成黏膜损伤而发生感染。
2.4 发热护理
对于有发热现象的患者2小时给予1次体温的测量若体温高于38.5℃要选择物理和药物的综合治疗在物理降温方面要增加饮水量并给予温水浴对患者的腹股沟和腋下的大动脉部位进行温水的擦拭河得到较好的散热。观察患者的症状,若有高热惊厥的情况,如脸色苍白、双眼凝视、烦躁不安和双拳紧握的现象,立即报告医生并共同抢救。若患者出现高热不退的情况河进行冰枕、冷敷以及乙醇擦浴的方法进行处理,并遵医嘱以静脉补液,积极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避免过快过低的降温及时更换汗湿的内衣裤。
2.5 饮食护理
呛奶的婴儿,为了保证足够的入量和水摄入量,可采用留置喂饲管饲奶。 在两次奶之间经胃管注入温开水 40~60 mL/次,利于痰液稀释。治疗过程中常会导致患儿胃肠道不适,护理人员应指导家长给予患儿易消化、高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蛋类等,不宜食用富含脂肪的食物,严禁辛辣食物的摄入,防止痰液分泌量的增加;由于患儿肺炎影响进食,需要采用少量多餐的原则进行;在补充高蛋白能量的同时,需要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大量维生素和其他微量元素,增强患儿免疫力,促进其更快的康复。
2.6 药物治疗
根据儿童肺炎的病原学检测选用敏感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索、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静脉滴注时,注意滴速控制在30~40滴/分钟,密切监测用药后的反应,避免过敏反应发生,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后报告医师、调整静滴速度,降低心脏耗氧量,减轻心、肺的负担。
2.7 辅助治疗
对于气促并出现发绀的患儿应及时给氧,护理人员可以采用鼻前庭导管,流量为0.5~1L/min,对于严重缺氧的患儿,可以采用面罩给氧,流量约3L/min,氧气浓度应控制在40%以内。护理人员对有自理能力的患儿或者是患儿家属进行相关护理的教育,帮助患儿进行有效的咳嗽。如果患儿无法顺利地排出痰液,可以采用吸痰器,但是时间间隔要在15 s以上。
3 小结
综上所述,儿童肺炎的发病率很高,能够引起儿童肺炎的因素也有很多,所以,要加强对儿童的细心护理,合理护理措施不但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依从性,进而提高疗效,还可以进一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让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翠兰.9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13:228-229.
[2]张利.3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02:240-241.
[3]李建爱.浅谈小儿重症肺炎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护理体会[J].药物与人,2014,05:15-16.
[4]羅剑平,曾华美.护理干预在儿童肺炎康复中的作用[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05:446-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