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梅 郭亚东
【摘要】 目的:探讨和总结临床实习护生尽快掌握静脉穿刺的教学体会;把静脉穿刺新的知识点教给实习护生,使静脉穿刺中的难点容易掌握,快速掌握静脉穿刺的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增进个人工作的信心,降低每次穿刺的紧张情绪。方法:将 156位临床实习护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8人。实验组先按照作者的输液流程讲解,演示,第二天即可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可进行静脉穿刺,并能熟练固定。对照组先观看教学录像,再由带教老师按照录像流程演示,一周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静脉穿刺。结果:实验组护生对血管的选择、固定,一次排气成功等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临床实践证明先进的临床教学方法能够使在进行生产实习的护生较快的掌握静脉穿刺这项基本的护理操作;能够对各种血管条件的患者进行穿刺,使个人水平较大提高。所以这一教学方法在临床教学中应得到很好的推廣。
【关键词】临床实习护生 快速掌握 静脉穿刺技术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698-01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常用的手段之一,也是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过硬的静脉穿刺技术在挽救患者生命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十几年的经验总结、学习文献中先进的浅静脉穿刺改良方法,改进通常教学方法,将教科书中未涉及到的问题全面讲解给实习护生。通过对2005年~2008年在我科进行生产实习的大专护生156人临床实践,取得较好成绩。先将具体方法报告如下:
1.心理启发
1.1良好的服务态度可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首先要多与病人交谈,关心病人的病痛,为病人排扰解难,转移其注意力,这样可降低双方的紧张情绪。
1.2向患者说明临床护士实习的重要性,以及新生力量对于医学发展的接力棒的作用。得到患者的理解,争取予支持配合。
1.3学生在操作之前,深呼吸三次,降低自己的紧张情绪,洗手戴口罩。
2.静脉输液
2.1排气方法
采取李秀丽等[1]在取出输液器后先关闭调节器,将输液器与针头衔接紧密,防止穿刺时产生小气泡进入血管内。将输液器插入瓶内至针头根部,左手拇指、食指将滴管向上倒置,右手打开调节器开关,握住卷曲的输液管,待输液管液面升至1/3~1/2时,将滴管倒转145°~160°,滴管内液体水柱可顺着倾斜的滴管壁流向下方,同时左手固定倾斜的滴管以减少晃动,右手将卷曲的输液管拉直,药液在无气泡的情况下直流入头皮针管,但不流出头皮针,关闭调节器,将头皮针挂于墨菲氏滴壶上。
3.正确的选择血管
3.1根据患者的意识状况:当患者意识不清,或烦躁谵妄时,应避免让学生静脉穿刺,但应该告诉学生,此时应找避开关节的静脉穿刺,无法避开关节时,可加用固定板(后面详细解释)或者选用留置针穿刺。尽量防止跑针、液体外渗,减少病人痛苦。
3.2皮肤弹性差 :年老体弱患者,皮肤较松弛者,血管脆弹性差易扎穿,所以一选用5?号头皮针(原则不用脱水药,不需快速静滴者):对于这种血管见回血即可停止进针,因为回血慢,再进针可能扎穿。
3.3血管不能直观:肥胖患者由于皮下脂肪较厚,血管不易暴露,在扎好止血带后,用左手中指指腹稍有力度按压,判断血管走向及深度;当遇到水肿或低蛋白血症患者,先用右手拇指一定力量按压穿刺部位,, 把看到组织间液暂时推开 , 使血管形态暴露 ,立即穿刺。
3.4血管的走形:手背浅静脉呈树形分布,血管走向各式各样,切记血管的走向无法改变,应改变操作者的位置,使血管和操作者在一条线上
3.5延长血管:当要选择的血管较短时,应在血管前端0.5~0.8cm处进针,是头皮针在皮下得到一定的固定作用,然后进血管;当能选取的血管在掌关节表面时,可使掌关节成平角,或使血管在同一水平面内。
4.进针的角度:
4.4.1静脉穿刺引起的疼痛、输液外渗及穿刺成功率与进针角度和进针方位密切相关。但对于实习护生首先要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所以选取20°,血管侧方进针,在熟练以后,建议在血管条件好的情况下采用40°从血管正上方直刺进针法。肥胖患者皮下脂肪较厚,血管难暴露着,应选取较大角度(40°~60°)从静脉上方进针,,临床上患者静脉情况千差万别,进针角度和进针方法要根据血管的具体情况灵活应用,并要善于总结 。
4.2让被穿刺者的手自然放置,护士用左手将病人被穿刺的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手,右手食指与拇指前后平行,持头皮针针柄使针头与皮肤成10o~25o角(静脉深浅度与进针角度成正比),从血管正中央快速刺入,见回血后,针尾再向下压,使角度小于15o,向前送针。
5.固定方法:
5.1学生在穿次刺很成功,但常常因为固定不要当而引起漏针,外渗。所以穿刺点在接近腕关节处、患者意识不清、儿童,应用夹板固定(空药盒);固定时胶布不宜缠得太紧否则影响滴速。
5.2当选择掌指关节或五指处的浅静脉穿刺时,可取数根棉签并胶布固定棉签两端使其成为稳定的整体,先固定第一关节,再固定最后一关节,使穿刺的指头和棉棒成为一个整体。
6.静脉输液完毕,抬高输液侧肢体,按汗毛方向依次揭开胶布,将棉签与血管平行直压在血管上,棉签顶端超过皮肤针眼近心端1~2 cm,针头与血管纵轴平行,先慢慢向外拔除,当针头即将拔出血管壁时再快速拔出,立即使皮肤针眼与血管针眼同时被压5 min。静脉穿刺时,皮肤针眼与血管针眼往往不在同一点上,这种方法可以预防局部出血[3]。这样可以减少皮下淤血,青紫,降低下次穿刺的难度。
7.让学生在每次穿刺结束后进行总结,不论成功或是失败,这样可以在第一时间让学生的体会最深刻。
总结:笔者通过十几年的临床带教,觉得此种方法对于临床实习护生静脉输液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秀丽,莫慧琴.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临床应用体会[J]. 误诊误治,2007,20(7):96.
[2]黄红玉1,黄娥娥2,李小英1,李春艳1,贺棋1,何咏梅静脉穿刺角度及方位的选择[J].护理学杂志,2009,24(1.1
[3]谢延香,单伟颖,刘玲.静脉穿刺拔针按压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8(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