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绮梦 邓成凤
【摘要】目的 探讨皮肤消毒剂碘伏原装塑料瓶开启后的有效使用期限 方法 对使用中的36瓶碘伏,在启用后的第1天、第4天和第7天后进行有效碘含量及染菌量测定。结果 除6瓶在开启后第4天用完外,30瓶使用中的皮肤消毒剂碘伏未检查出细菌,使用中的皮肤消毒剂碘伏有效碘含量均高于标准的最低有效碘含量。结论 皮肤消毒剂碘伏原装塑料瓶开启后的第7天仍具有消毒效果。
【关键词】:皮肤消毒剂;碘伏;有效使用期限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695-01
碘伏是单质碘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不定型结合物。医用碘伏通常浓度较低(1%或以下),呈现浅棕色。碘伏主要通过释放单质碘起到杀菌的作用,能够杀死细菌繁殖体、芽孢、真菌、部分病菌和原虫。在临床工作中, 消毒液开启后的使用期限相对难以掌握。虽然有模拟临床实验对开启的其他含碘消毒液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1],但是暂无对其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有效碘变化情况进行研究,为了探讨皮肤消毒剂碘伏原装塑料瓶开启后的有效使用期限,使碘伏更好的应用于临床,于2013年1月1日-2013年1月14日对开启后使用中的碘伏皮肤消毒剂的染菌量及其对皮肤的消毒效果进行采样和细菌监测。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XX碘(含有效碘Xg/L),黄色塑料瓶装XXmL,生产日期为标本采集前2周。碘中和液、平皿、试管、规格板、培养基均为我院实验室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自行配制。
1.2对象 对我院各病区在同一时间内开启后使用中的原装塑料瓶碘伏皮肤消毒剂进行采集,共采集55份;同时对被消毒者的皮肤进行采样,共55分。
1.3方法
1.3.1使用中碘伏消毒液染菌量测定 采用倾注法:用无菌吸管吸取1ml碘伏,加入9ml
中和液中混匀,分别取0.5ml放入2个灭菌平皿内,加入已熔化的45~50℃营养琼脂15~18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一平板放入36±1℃温箱中培养72h,计数菌落数;一平板放室温(约20℃)培养7d,观察真菌生长情况。
1.3.2有效碘含量测定 精确吸取碘伏10ml,放入100mL容量的碘量瓶中,加入醋酸1滴,用0.1mol/L硫代硫酸钠滴定至淡黄色,加入5滴5%淀粉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用去的硫代硫酸钠的总量,并按《消毒技术规范》所标示公式计算出有效碘含量。
1.3.3数据统计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标本t检验对两组数据以及组间数据进行检验。
2 结果
2.1 细菌培养结果 对使用中的第1、4、7天所有皮肤消毒液的标本进行的染菌量监测结果表明,在7天内实验标本均无菌生长。符合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使用中消毒剂的指控标准。
2.2 有效碘含量测定 根据《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收回的样本进行有效碘测定,结果所有测定样本有效碘含量均高于标准的最低有效碘含量。(见表1)。
3 讨论
在医院感染的诸多问题中,消毒液启用后使用中的污染问题是重要的问题之一。从结果看,使用中的碘伏消毒液在7d内未检测出有细菌生长,因此可确定原装塑料瓶碘伏消毒液在开启后7天内仍然具有消毒效果。
但由于消毒液启用后使用中的污染问题会受到操作习惯、无菌棉签的使用、反复取用、包装瓶盖长时间不盖、环境的空气洁净度和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所以在使用过程应该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各项操作,使用前要检查消毒液的包装是否完好,使用后要及时盖上瓶盖,以减少污染的机率。
参考文献
[1]刘青, 冯敏, 杜桂芹, 等. 安尔碘皮肤消毒剂启用后有效期的初步观察[J]. 护理研究, 2009, 23 ( 7) : 1748。
[2] 曾 毅,陳淑芳,冯 毅,等.一种复合碘皮肤消毒液开启后有效使用期限观察[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1,28(3):387-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