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龙
【摘要】目的:建立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对不同批号的样品进行了干扰试验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高浓度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溶液对TAL与细菌内毒素的凝集反应有干扰作用,经稀释后可排除干扰。结论:本品可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热原检查法进行质量控制。
【关键词】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干扰试验
【中图分类号】R92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677-02
阿奇霉素是一种15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据体外试验结果显示,阿奇霉素对临床中的诸多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而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有革兰阳性需痒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酿脓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和其他链球菌、白喉(棒状)杆菌。而针对耐红霉素的革兰阳性细菌,包括粪链球菌(肠球菌)以及耐甲氧西林的多种葡萄球菌菌株呈现交叉耐药性。
一般而言,各种抗菌类药物在发挥抗菌、杀菌作用时,也是要根据病菌的活性来选择适宜的抗菌类药物,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杀菌的效果。乳糖酸阿奇霉素对格兰阴性菌的活性视菌株而定,并且在用药之前需要做敏感性测定。而其主要针对的适应症为敏感致病菌株所引起的感染,主要包括:一是由肺炎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团菌、卡他摩拉菌、肺炎支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肺炎链球菌引起的需要首先采取静脉滴注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二是由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人型支原体引起的需要首先采取静脉滴注治疗的盆腔炎。
一般来说,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的物理形态为无色澄明液体。通常的用法用量为:在临床应用中,首先要将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融入到250ml或500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在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融合的过程中,尽量保持阿奇霉素的浓度,将融合最终的阿奇霉素的浓度控制在1.0-2.0mg/ml之间,采取静脉滴注的方式将药物注射入患者的体内,通常滴注的时间为浓度为2.0mg/ml,滴注1小时,然后以此向下类推。一般在进行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时,要注意成人的用量为每次0.5g,而每天使用1次,至少要连用两天的药,继之换用口服阿奇霉素口服制剂0.5g/天,治疗7~10天为一个疗程。转为口服治疗时间应由医生根据临床反应确定。而在进行盆腔炎治疗时,要注意成人的用量为每次0.5g,也是每天一次,在用药1到2天之后改用阿奇霉素口服制剂0.25g/日,以7天为一个疗程。转为口服治疗时间应由医生根据临床反应确定。若怀疑合并有厌氧菌感染,则应合用抗厌氧菌药物。
乳糖酸阿奇霉素原料标准收载于国家药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西药第四十五册,标准编号WS1-(X-356)-2003Z,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标准中对乳糖酸阿奇霉素细菌内毒素进行控制,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的标准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试行)YBH10722004,质量标准为热原检查,该法繁琐且实验条件要求较高。本文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干扰试验研究,对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进行了可行性研究。
1实验材料
1.1样品
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规格:5mL:0.25g,批号:083130702083130703083130704),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1.2仪器与试药
鲎试剂(TAL):批号1305211,1309281,灵敏度0.25EU·mLˉ·,规格0.1mL/支,湛江安度斯生物有限公司产品。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BET水):批号1209230,规格5mL/支,湛江安度斯生物有限公司产品。
2方法与结果
2.1供试品细菌内毒素限值的确定
根据L=K/M,L为供试品细菌内毒素限值,K为人用每公斤每小时最大可接受的内毒素剂量,注射剂为5EU/(kg·h),M为人用每公斤体重每小时的最大剂量。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临床每次最大用量0.5g,因此拟定本品内毒素限值为:每1mg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中含内毒素的量应小于0.6EU。
2.2鲎试剂灵敏度的复核
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要求复核所用鲎试剂,结果均符合规定(见表1)。
2.3干扰预试验
将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从原液起,加入BET水按照1∶1依次倍比稀释至0.36mg·mLˉ·,依法制成2λ的供试品内毒素溶液,将上述稀释溶液用湛江安度斯生物有限公司的鲎试剂(灵敏度为0.25EU·mLˉ·)依法进行干扰预试验。
2.4干扰试验
根据预试验结果,取不同浓度的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将同一支标准品制成2λ,1λ,0.5λ和0.25λ的供试品内毒素溶液,分别取两个厂家的鲎试剂与上述内毒素溶液依法进行干扰试验
结果表明,选用两个厂家3批鲎试剂,对3批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进行的干扰试验,高浓度时对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的凝集反应有抑制作用,经稀释至6.25mg·mLˉ·时即可排除干扰作用,其Es及Et均在0.5λ~2λ之间。
2.5细菌内毒素检查
根据干扰试验结果和拟定的细菌内毒素限值0.6EU·mgˉ·,采用两个厂家鲎试剂,根据公式c=λ·L-1,将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稀释至0.42mg·mLˉ·,对3批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分别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与家兔法(热原检查)一致(见表2)。
3、讨论与结论
3.1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能够对供试品中的细菌内毒素是否达标进行有效的判断,从而保障药品的质量。而一般来说,内毒素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其毒性成分一般为类脂A。这种毒素通常是在菌体死亡后才会崩解释放出来。对细菌内毒素的检查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凝胶法,另外一种是光度测定法。其中光度测定法还包括浊度法和显色基质法。在对供试品進行检测试验时,可采用上述的两种检测方法进行内毒素的检查。如果检测的结果出现争议,在没有特殊规定的要求下,可以在进行凝胶法检验,从而以凝胶法的结果为基准。
3.2细菌内毒素主要来源于热原,而热原本身就是一种内毒素。当热原进入到机体血液循环系统中时,就会引起发热等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因此,对注射剂中的热原或者是细菌内毒素进行检查是保证注射剂安全性的重要质量指标。一般来说,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中也具有热原或者是细菌内毒素,如果在临床中大量的进行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的注射,在没有对注射液中的内毒素进行检查时,很容易使得药液中的热原对人体产生危害,通常过量的热原会使得病人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出现冷颤、高温、出汗、昏晕或者是呕吐等症状,热原所引发的高温,最高可使得人体的体温达到40℃,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休克的现象,因此,要注意对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中存在的热原或者是内毒素进行检查,保障热原和内毒素符合用药标准,从而有效保障注射液的质量,进而保障病人的安全。
3.3试验使用两个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3批样品分别进行了干扰试验。结果表明,高浓度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对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的凝集反应有干扰作用,在浓度稀释至6.25mg·mLˉ·时即可排除干扰作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具有灵敏性好、操作简便、准确快速等优点,结果与家兔法(热原检查)一致,所以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可直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替代家兔法检查。
参考文献
[1]陈晓平.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细菌内毒素检查[J].医药导报,2005,24(10):946-947.
[2]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国药典[S].2010年版.二部.2010,附录99-102.
[3]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国药品检验总所.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