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免疫分子TIPE2对肝癌细胞转移与侵袭的影响探析

2015-10-21 19:58蒋玲玲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肝癌

蒋玲玲

【摘要】目的:对新型免疫分子TIPE2在肝癌患者癌细胞转移、侵袭中的影响情况进行调查。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31例肝癌患者,同时选择同期来院体检的35例健康人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发对两组人员外周血细胞中TIPE2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正常人群的外周单核细胞水平明显高于肝癌患者,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肝癌患者平均细胞距离为(795±21.6)μm;健康人群平均细胞距离为(474±32.4)μm,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肝癌患者的细胞迁移数目平均为(493±11.2)个;健康人群的细胞迁移数目平均为(1492±46.3)个,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TIPE2可能参与到肝癌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对肝癌细胞转移和侵袭造成影响。

【关键词】新型免疫分子TIPE2;肝癌;细胞转移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626-01

近年来,我国肝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有研究表示TIPE2是一种新型免疫分子,其在肝癌标本中的表达水平非常低,进而认为其有可能参与了肝癌的发病过程。为进一步了解TIPE2与肝癌细胞的关系,我院在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对新型免疫分子TIPE2在肝癌患者癌细胞转移、侵袭中的影响情况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31例肝癌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52.1±5.6)岁,男性14例,女性17例;同时选择同期来院体检的35例健康人员,所有人员平均年龄为(50.6±6.2)岁,男性15例,女性16例。

1.2一般方法

1.2.1标本采集:出去患者静脉血,所有血液均进行抗凝处理。将血液加入生理盐水中稀释,而后缓缓滴入淋巴细胞分离液上层,在3000r/min条件下离心振荡,时间为15min,提取白膜层,收集标本中的外周单核细胞。

1.2.2实时荧光定量实验:提取外周单核细胞后采用TRIzol 法提取标本总RNA,根据试剂盒说明将其转录成CDNA待用。

1.2.3基因转染、阳性细胞克隆筛选:采用Lipo2000脂质体对pcDNA3.1-TIPE2表达载体和空白载体细胞进行瞬时转染,所有操作流程均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转染后的细胞放置48h,而后进行培养基抗性筛选实验。

1.2.4划痕试验:BEL7402-TIPE2 细胞和BEL7402-pcDNA3.1 对照组细胞培养过夜,每组3复孔,待所有细胞贴壁后将口径为10μl的枪头放置在孔板中间,至上而下做划痕,划痕宽度为10μl,而后采用PBS清洗漂浮细胞,共清洗三次。清洗后更换无血清的培养基,而后进行观察。測量划痕前后距离并分析细胞迁移距离。

1.2.5 Tran swell实验:将BEL7402-TIPE2和对照组细胞分别接种于24孔板上,孔板的孔径为8μm,每组3复孔,孔板下层放置含有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培养时间为24h。培养后用棉签擦除未迁移细胞,采用甲醇固定10min后清洗,而后采用1%结晶紫染色,时间为20min,干燥后放置显微镜下观察。

1.3数据统计

文中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X±s表示,资料采用t值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人员外周血单核细胞水平:图a为正常人群外周单核细胞水平,图b为肝癌患者外周单核细胞水平,正常人群的外周单核细胞水平明显高于肝癌患者,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详见下图)。

2.2划痕试验:肝癌患者平均细胞距离为(795±21.6)μm;健康人群平均细胞距离为(474±32.4)μm,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详见下表1)。

3.讨论

TIPE2 与 TNFAIP8L (TIPE)、TNFAIP8L1(TIPE1)和 TNFAIP8L3(TIPE3)均是TNFAIP8家族成员。现阶段TIPE2蛋白的研究主要在小鼠中,很少在人体标本中进行研究。TIPE2蛋白主要在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中表达,研究表示,TIPE2在Toll样受体和T细胞受体信号活化中呈高反应性表达。在脂多糖异常导致的脓毒血症小鼠中,TIPE2 敲基因小鼠组存在明显的休克反应,在研究中发现TIPE2 敲基因水平降低会导致淋巴细胞活化,进而导致TNF-α、IL-6、IL-12 和 IFN-γ分泌水平提升。在研究中发现TIPE2 敲基因能够对固有免疫细胞起到负向调控的作用,其不仅能够激活cacpase-8细胞,同时能够对活化蛋白 AP-1、核因子 NF-κB进行抑制,加速细胞凋亡。在小鼠实验中,TIPE2 敲基因能够使小鼠的梗塞面积增加。上述种种结果均表明TIPE2 敲基因能够对蛋白起到负调控的作用。而人体的TIPE2 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中,其是一种由氨基酸构成的物质,结构与死亡受体非常相似。有研究表示TIPE2 在很多慢性炎症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且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疾病的发展进程。

近年来,人们在研究中发现TIPE1在肿瘤患者中的表达率存在异常,进而认为其可能参与了肿瘤疾病的发生和发展。TIPE已被证实为一种新的癌基因,在乳腺癌和肺癌疾病的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TIPE1与TIPE2在结构上非常相似,但作用却存在不尽相同,TIPE2有可能具有抑制肿瘤发展的作用,在研究中发现TIPE2的水平明显异常,因此考虑其可能参与了肝癌的疾病进程。TIPE2能够与Ras进行结合,进而对癌细胞进行抑制。在我院的调查结果中显示:肝癌患者平均细胞距离为(795±21.6)μm;健康人群平均细胞距离为(474±32.4)μm,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肝癌患者的细胞迁移数目平均为(493±11.2)个;健康人群的细胞迁移数目平均为(1492±46.3)个,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结果进行总结后可以认为,肝癌患者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下降,侵袭能力明显下降,因此可以认为TIPE2参与了肝癌细胞转移和侵袭过程。

总的来说,TIPE2可能参与了肝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了解 TIPE2 与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的具体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 年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 19(1): 13-24.

[2]曹雪蕾.免疫负调控分子TIPE2在肝细胞肝癌中的的作用及其机制[D].山东大学2014(05).

[3]王皓.胂瘤相关巨噬细胞促进人原发性肝癌细胞迁移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4(05).

[4]Dong QZ, Zhao Y, Liu Y, et al. Overexpression of SCC-S2correlates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poor prognosis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 Cancer Sci,2010, 101(6): 1562-1569.

猜你喜欢
肝癌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预防肝癌 接种乙肝疫苗很重要
预防肝癌 接种乙肝疫苗很重要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细说肝癌的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及生活指导
如何与肝癌“过招”
听力正常
乙肝病毒携带者会发展成肝癌吗
TACE术联合手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65例临床观察
瑶医权提汤治疗肝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