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专业生实践操作技能培训方法

2015-10-21 19:58李辉云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

李辉云

【摘要】在新时期背景下,提高护理学专业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十分重要。毋庸讳言,护理学专业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是否熟练,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在临床中还会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和口碑。护理学专业生不能纸上谈兵,这样只能使学到的理论知识成为摆设。本文尝试分析护理学专业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方法,希望能为提高护理学专业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献出微薄之力。

【关键词】护理学专业生 实践操作技能 培训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606-01

一前言

众所周知,护理学是一门具备强烈实践性的应用型专业。护理操作技能的训练是护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机组成内容。毋庸讳言,护理学专业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是否熟练,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在临床中还会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和口碑。由此一来,结合护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对其加强培训,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掌握熟练的护理技能,以此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要。本文尝试分析护理学专业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方法,希望能为提高护理学专业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献出微薄之力。

二護理学专业生实践操作技能培训方法

培养护理学专业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是一项系统工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方能见到明显成效:

1、重视课堂技能传授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操作是护理学专业生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的初始环节,它以熟练、规范的操作动作和简单形象的口头语言帮助学生形成具体鲜明的动作表象。教师的示范动作具有直观性、渐进性和针对性,通过讲解与示范的有机结合,能够让学生在头脑中不断重现教师做过的示范动作,同时,教师还能够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适时调节教学进度,由浅入深、由简及繁地示范相关动作,从而使学生逐渐理解相关知识,记忆相关动作。所以,课堂技能传授环节至关重要,不可忽视。

为了提高技能传授效率,教师在进行动作示范时首先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要掌握好操作速度与技能动作的协调性,防止学生“消化不良”。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项示范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2、强化课堂综合练习

观察完教师的示范后,学生要进入课堂综合练习环节,及时巩固已学到的知识,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课堂综合练习环节,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来培训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一是使用分组练习。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设置一名组长,然后再将本学期所需要的实训物品分成相应组列入物品柜中,由小组长保管钥匙。在每次练习课中,小组长在小组成员的监督和组合下取出本次练习需要使用的物品,按组练习,每组成员之间要相互讨论、一起学习,遇到困难一起解决,或者寻求教师的帮助。在练习结束后,组员要将物品按照原样整齐放回。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翁,有效提高他们积极练习的主动性,还能增强他们的责任心,使物品损坏、丢失现象大为减少;

二是采用小老师制。教师先在综合练习课之前培养几名小老师,手把手地将相关技能传授给他们,然后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考核,确保他们的操作技能过关后,再由他们负责所在小组成员的实践操作,及时纠正组员的错误动作。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放在改善教学模式和教学质量方面,还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

三是采用情境模拟法。情境模拟法其实也叫做角色扮演法,即让学生扮演护士和患者的角色,要求学生按照护理程序实施操作过程,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提前感受医患关系,学会与他人沟通,为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基础。从目前来看,情境模拟法对培养护理学专业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至关重要。教师要鼓励学生互相扮演角色,身临其境地进行真实操作,处处体现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与有效沟通。比如在练习肌肉注射时,扮演护士的学生要做好每一个治疗环节,从洗手、抽吸药物,再到选择正确的肌肉注射部位和皮肤消毒,一直到进针、推管、拔针,每一个环节都要非常细致,以免操作不当给“患者”带来疼痛或心理阴影。扮演患者的学生也能感受到由于“护士”操作失误所引起的疼痛感,从而在自己扮演护士角色时避免犯相同的错误。总之,通过角色扮演,护理学专业生可以培养爱心和耐心,充分理解规范操作的重要性,从而在学习中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

3、加强课后练习实践

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时时间内将所有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学生将眼光延伸至课外,在课后加强练习实践。学生有着大量的课余时间,通过加强课后练习实践,学生可以不断强化有用反应,排除无用反应,并将各个有用的子技能形成有机的系统,逐渐达到熟练化和自动化程度。

为了能让学生主动在课后加强练习实践,学校要加强护理实训中心建设,将其建成为一个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教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模拟病区和相关科室,并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条件。教师在课后也要与学生加强联系,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使其培养起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收集学生犯下的普遍性错误,再在课堂上统一讲解,使学生不断提高主动发现错误的能力。

4、完善操作技能考核

操作技能考核也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全方位地考核学生各个阶段的实践技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为了客观考察出学生的实际能力,考核方式应该多元化,可以分为日常考核和实习前考核。日常考核可以在课堂上随机进行,实习前考核则是学生各项技能实践教学效果的第一次考核,考核过关,方能进入实习环节。在这种考核中国,学生要随机抽签,然后完成与其操作相关的试卷,然后再根据题目中给出的病例进行实际操作。在实习过程中,教师也要适时考核学生的实际技能。如此系统的技能考核体系能够确保学生的各项技能都过关,成为合格的护理人才。

三结束语

在新时期背景下,提高护理学专业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十分重要。护理学专业生不能纸上谈兵,这样只能使学到的理论知识成为摆设。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有利的条件,培训他们的实践技能,为他们的日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美萍;;强化操作训练 实现理论与实践零距离[J];卫生职业教育;2008年04期

[2]赵丽芝;;中专护生实习前技能操作强化训练的方法与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08年19期

[3]刘振华;;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1年09期

[4]绳杰清;杨丽艳;邹继华;;护理专业操作技能训练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家庭护士;2007年14期

[5]刘丽霞;;探索改进实验教学法,提高护生护理操作技能[J];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30期

[6]张萍;;实习前对护生进行护理技能强化训练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0年05期

[7]邓芝伶;;刍议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师师合作模式[J];卫生职业教育;2009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