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2015-10-21 19:58王银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护理路径急性心肌梗塞急诊

王银

【摘要】 目的:总结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急诊就诊过程中,急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以提高AMI的诊治效率。方法:将100例AMI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接受常规急诊护理的常规组及接受急诊护理路径护理的路径组两组,每组患者50例。分别对两组急诊就诊相关时间、在院治疗相关时间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路径组急诊分诊时间、留观时间,入院后再灌注时间、卧床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此外,路径组在院治疗期间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在急诊护理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的缩短患者的就诊相关时间,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死亡率。

【关键词】急诊;护理路径;急性心肌梗塞;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2. 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591-01

AMI为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其是以冠状动脉发生急性梗阻后导致局部心肌急性梗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为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均可造成严重威胁[1] 。目前本病的治疗仍主要依赖于静脉溶栓、冠状动脉介入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治疗,可在一定程度生改善患者的预后[2] 。而我院今年在急诊收治AMI患者中,为提高诊治效率,将急诊护理路径应用于其中,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于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间就诊于我院急诊的100例AMI患者分为常规组及路径组两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AMI均需符合AMI的临床诊断标准,且需除外已出现心源性休克及严重恶性心律失常者,同时所有患者均需签署知情同意书。常规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50-65岁,平均(57.62±6.2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5-112min,平均(57.23±13.36)min;为ST段抬高性AMI者35例,为非ST段抬高性AMI者15例。路径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51-63岁,平均(57.16±6.1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6-111min,平均(57.51±13.23)min;为ST段抬高性AMI者33例,为非ST段抬高性AMI者17例。两组性别、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及AMI类型经统计学分析软件分析,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患者入组后仅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即立即要求患者绝对卧床,并进行吸氧及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按照医生的医嘱进行治疗。路径组患者入组后则按照急诊护理路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其中护理方案包括病情快速评估、快速护理及抢救准备三部分。具体实施中,要求患者在入院1分钟内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在进行病情评估同时,启动快速护理及抢救准备。其中快速护理要求护士于5分钟内完成生命体征第一次记录,并安排吸氧、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抢救准备为立即将除颤器及急救药品处于备用状态,如遇抢救情况可立即使用。

1.3 观察方法

分别于患者入组后,记录患者在急诊就诊及入院后治疗的相关时间,急诊就诊时间包括:急诊分诊时间及急诊留观时间;入院后治疗相关时间包括:入院后接受再灌注时间及住院后卧床时间。对比两组急诊分诊时间、留观时间,入院后再灌注时间、卧床时间。同时分别对两组患者在院接受治疗期间患者的死亡率进行统计,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9.0软件,就诊相关时间均为计量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进行描述,并以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而在院期间患者死亡率则为计數数据,需以百分率形式进行描述,统计学分析则需应用卡方检验。均以P<0.05时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就诊相关时间分析

路径组急诊分诊时间、留观时间,入院后再灌注时间、卧床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

2.2 在院死亡率

常规组在院共有7例患者发生死亡,死亡率为14.00%,路径组在院期间则只有1例发生死亡,死亡率为2.00%,路径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

3 讨论

护理路径为较为简洁有效的护理方案,在急性心肌梗塞的二级预防中已有着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3] 。我院所应用的急诊护理路径是通过总结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并结合临床文献所得,更适用于AMI患者的急诊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应用了急诊护理路径的路径组中,患者的急诊分诊时间、留观时间,入院后再灌注时间、卧床时间均明显短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常规组(P<0.05)。可见在规范了护理流程后,可有效的缩短患者的就诊相关时间,使患者可及时的接受对症治疗。同时本研究结果同样显示,路径组在院治疗期间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与患者有效的缩短接受对症治疗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AMI患者在急诊护理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的缩短患者的就诊相关时间,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3):198-208.

[2]何荣华,岳新荣.介入治疗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9):1219-1220.

[3]叶凤英,杨艳红,任宏玲,等.健康教育路径重组在急性心肌梗死二级预防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3):230-231.

猜你喜欢
护理路径急性心肌梗塞急诊
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塞60例分析
护理路径对老年颅脑损伤后智力缺损及精神异常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监护治疗患者的家属健康教育中应用
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监护及整体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