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5-10-21 19:58比丽克孜·依布拉音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冠心病

比丽克孜·依布拉音

【摘要】 目的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8%远高于对照组81.3%,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率、收缩压及住院时间等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干预的运用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关键词】冠心病;优质护理;常规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549-02

冠心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当下社会发展较为迅速,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工作压力及环境污染使得冠心病患者逐年增多,如何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临床情况,已成为治疗的关键[1]。在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除了需要高超的医疗技术,优质全面的护理也是保障治疗有效率的重要部分,因此,需要对更加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本文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取得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确诊为冠心病患者。患者临床表现为:胸后骨、心前区、剑突下有痛感,气短、出汗、心悸胸闷、心率增快及心电图异常等。本次研究患者中男性为51例,女性为45例,年龄在46~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5±4.1岁;其中,共54例心绞痛患者,27例心肌梗死患者,15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基本情况上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其中包括利尿、扩冠、纠正心律失常、强心及吸氧等。

对照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早晚加强护理力度,并且为保持病房清洁,每日需彻底打扫。对于可自理患者,督促其进食,辅助其翻身;对于无法自理患者,需对其用药进行监督与控制,并加强监护力度,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及时告知医生,给予对症治疗。

干预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饮食干预:对患者不良饮食习惯进行纠正。应进食易消化食物,注意饮食要低脂、低盐、低热量,同时,为预防便秘要多食新鲜果蔬,如芹菜、薯类及香蕉等粗纤维食物;②心理干预: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及家属疾病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喜好,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疏导,讲述临床成功病例,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使患者能够积极乐观的配合治疗;③康复训练:患者住院期间不仅要接受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同时,为预防肺血栓、静脉血栓形成,还要多进行床上、床下的活动,促进体力恢复,并鼓励其自理,为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应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方案的制定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锻炼时间及内容应以患者耐受为宜,避免出现训练超负荷现象。为保护心脏功能,患者在训练后不可立即进行淋浴,同时,训练过程中还要戒烟、酒,作息要规律。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并详细记录患者干预后的心率、收缩压及住院时间,以供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O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两组计数资料比较用 t 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用x2检验。将P<0.05作为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评定标准[2]。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8%远高于对照组81.3%,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情况比较

经护理后,干预组患者心率为73.4±10.2次/min、收缩压为145±12mmHg、住院时间为16.7±4.1d,对照组患者心率为91.8±12.7次/min、收缩压为163±18mmHg、住院时间为26.7±5.9d,干预组患者临床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冠心病患者脂质代谢出现异常,进而对患者机体功能产生影响,使患者无法正常工作、生活,如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较多,给患者生理造成极大的痛苦,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单纯的药物治疗以无法临床治疗及患者的需要,因此,需要采取更加全面、优质、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病情得到控制的同时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3]。优质护理干预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饮食干预、心理干预及康复训练等干预措施,以此来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患者尽早康复,保障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在本次试验研究中,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8%远高于对照组81.3%,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率、收缩压及住院时间等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干预的运用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何少红,陈芳.优质护理模式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08):1889-1890.

[2] 黄红英.优质护理在冠心病介人术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及体会[J].当代医学,2013,17(32):124.

[3] 付晓荣,陈俊芬,闻道会.优质护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03(01):105.

猜你喜欢
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冠心病
冠心病一直没有症状,是不是治愈了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
有冠心病家庭史的青年更应戒烟
如何使用冠心病保健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