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春萍
【关键词】 破伤风 抽搐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477-01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并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常继发于各种创伤后,亦可发生于不洁条件下分娩的产妇和新生儿。破伤风临床表現分为三期:潜伏期、前驱期、发作期。潜伏期一般为6~12天,有的可1~2天发病,有的可迟达数月,潜伏期越短,预后越差。一例重症破伤风患者于2014年6月入住我科,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护理,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何玲玲,女,31岁,于2014年6月12日17时30分入住我科,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口齿不清,张口困难,颈项强直、苦笑面容,时有抽搐。经了解病情获知:患者系在果树地干活时不慎被树枝扎伤左脚拇趾,未经处理,扎伤至入院约5天时间。
2. 病情观察
2.1 抽搐、张口困难、苦笑面容、颈项强直的观察 这是破伤风患者的主要症状。只有患者的抽搐减弱直至消失,才证明我们的治疗有效、对症。张口困难、 颈项强直、苦笑面容与疾病发展的程度呈正相关。
2.2 生命体征的观察 应详细观察并记录。罹患破伤风而气管切开的患者,往往会发生高热、心率增快、呼吸增快的情况。
2.3 其他 还要观察患者尿量、意识等方面。加强心肺功能监护,警惕心力衰竭的发生。
3. 护理体会
3.1 病房环境要求 立即将患者置入单人隔离病房,保持安静,室内门窗灯具全部遮光,医护人员及家属说话、走路、操作、开关病房门动作轻巧,以减少声光对病人刺激。各种操作、治疗应集中,最好在应用镇静剂后进行,以减少刺激。
3.2 抽搐的护理 将病床床档拉起,防止坠床,为病人放置合适的牙垫,防止舌咬伤;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记录抽搐的频率、持续时间,应用镇静剂的效果;适当约束上肢,防止抽搐时自伤。
3.3 气管切开后护理 为患者间断吸痰,严格无菌操作,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按时气管内滴药以稀释痰液,气管套管口覆盖无菌盐水纱布以湿化气道。气管切开处敷料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换药,如有渗液及污染,立即更换。气管套管每日清洁消毒后更换。
3.4 高热的护理 为患者行物理降温时,可将冰袋置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或采用温水擦浴。应用退热药物后,及时观察体温变化并做好记录,为患者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裤。患者大量出汗时注意补充水分,观察尿量,防止患者脱水。
3.5 应用呼吸机的护理 按时巡视病房,保证呼吸机参数与患者适应。正确使用管道托,防止因管道下垂造成对气管切开出套管的牵拉而增加患者的痛苦。避免送气管及出气管打折、扭曲、脱落,保证管道畅通。及时添加湿化罐中的蒸馏水,保证对送入气体的湿化。
3.6 饮食的护理 患者清醒时,可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以流食及半流食为主。患者宜少食多餐,防止呛咳引起窒息。患者意识不清时,定时给予鼻饲流食。必要时静脉营养支持治疗。
3.7 伤口的护理 患者左脚拇趾处予以清创,彻底清除污物,铲除产生破伤风毒素的温床,促进新生肉芽生长,每日给予换药,直至痊愈。
3.8 消毒隔离的护理 破伤风杆菌具有传染性,应严格执行接触隔离措施。护理人员身体有伤口者不能参与护理,所有用物均需专用,使用后予以灭菌处理,用后的敷料必须焚烧,病人的用品和排泄物均应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3.9 心理护理 此患者病情严重,且反复抽搐导致病人极度痛苦,病人多有焦虑、恐惧、濒死感,患者开口困难又使其难以表达自己需求,故护士应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发展及转归情况,使患者及家属了解病情。观察患者躯体语言,了解病人的情绪反应,及时满足患者需求,多安慰体贴病人,使病人情绪稳定,安心接受治疗,家属多给与支持。
3.10 临床护理 (1)预防压疮:给予每2小时翻身一次,骨突出处加衬垫物,床铺保持平整干燥无渣屑,患者骨突出处给予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患者皮肤每日给予温水擦浴,保持清洁、干燥。(2)口腔护理:每日给予口腔护理2次,保持口腔清洁无异味。(3)预防泌尿系感染:患者发生尿滁留时,予以导尿,并留置导尿管。每日用生理盐水500毫升加庆大霉素24万单位行膀胱冲洗两次,夹闭尿管,定时开放,以锻炼膀胱功能,引流袋每日更换。
小结:在患者治疗过程中,不得不大量应用镇静剂以控制抽搐,而镇静剂却会影响患者呼吸,此时,呼吸机对挽救患者生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早期气管切开对挽救患者生命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患者气管平滑肌痉挛,不能自主咳嗽,护理人员为其吸出大量痰液保证了呼吸道畅通,避免了患者呼吸道感染,更重要的是避免了患者因痰液堵塞呼吸道窒息而死。总之,护理人员无微不至的护理、准确及时的用药、细致入微的观察病情对患者康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