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屏
【摘要】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将本院4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2组,予以常规护理的245例为对比组,予以优质护理服务的250例为观察组,观察比较各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情况及满意率(92.2%)均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促进患者语言功能及进食等康复,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脑梗死;优质护理服务;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468-02
脑梗死为临床较为多见的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发病急切病情较重,具有较高病死率及致残率。研究显示[1],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过程通常较为漫长,大部分患者治愈后,均遗留一定程度的并发症与后遗症,不仅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且造成较重心理负担。优质护理服务将患者作为中心,不仅增强了基础护理同事落实了护理责任制,对护理操作及服务态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对2013年份收治于本院的脑梗死患者实施了优质护理服务,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收治于2013年2月~2013年8月的490例脑梗死患者分观察组(245例)和对比组(245例)两组,其中,观察组有男性150例,女性95例,年龄为(65.2±6.7)岁;对比组有男性167例,女性78例,年齡为(64.3±7.2)岁。本组纳入患者全部与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制定的有关脑梗死病的诊断标准相符[2],患者入院后全部经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排除意识不清楚及沟通障碍等患者。比较患者基础资料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比组患者予以术前准备,药物护理及基础护理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之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1)首先为患者营造舒适良好的环境,护理人员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耐心倾听并满足患者倾诉欲望,以培养良好的关系。对患者所提出的疑问进行耐心的解答并进行认知干预,使患者了解护理的重要性和有效性,通过消除患者疑虑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护理过程中应告知患者在检查及锻炼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同事介绍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消除患者紧张及恐惧等心理,积极配合治疗护理。(2)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使患者了解在恢复期应注意的相关事项,包括饮食原则及功能训练等。同时为患者进行相关并发症的介绍,使患者了解或掌握预防并发症的措施。(3)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语言训练,评估患者失语程度,并根据评估情况进行语言训练的内容制定。预防便秘,在脑梗死患者的并发症中,便秘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予以患者腹部按摩以利于肠道蠕动,使患者便秘减轻缓解。此外,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讲解便秘相关知识,以提高患者预防意识。行动能力训练,护理人员应对患者丧失能力程度进行观察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制定训练计划,包括被动与主动的肢体训练等,训练强度应适合患者实际情况,避免过度。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指导,对日常生活中,相关的训练技巧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有效咳痰及进食等内容,以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促进生活自理能力的回复。
1.3观察指标及标准
观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及康复情况,患者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包括对护理工作的操作技术、服务态度等内容。康复情况调查包括患者语言功能、进食及步行等内容。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处理,卡方χ2检验计数资料(%),数据对比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率及患者康复情况均优于对比组,组间护理效果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脑梗死主要是指脑部动脉系统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动脉管腔狭窄鼻塞而造成的该动脉供血区局部脑组织坏死。报道显示[3],脑梗死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患者在治疗后易产生便秘等并发症切易复发。因此,实施积极有效的救治时也应重视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工作,特别是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功能锻炼等,以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质量。
优质护理服务加强了基础护理,并且在护理操作及服务态度等方面也作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本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语言、行走能力等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中的满意率更高(P<0.05),说明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有利于患者语言、进食及步行等恢复。与报道相符[4]。提示,脑梗死为心身疾病,其不仅需要有效的药物治疗与物理治疗,同时要求对患者身心进行全方位的优质护理。在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患者的心理干预具有重要作用,护理人员通过实施优质护理,对患者情感障碍及需求予以了及时并正确的处理,其在患者治疗后康复中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综上所述,经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不仅改善了患者与护理人员的关系,同时经实施心理干预及功能训练等护理,均有效减轻了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起到巩固治疗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等作用,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慧萍,李惠琳.行为护理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8):31-32.
[2]徐明花,郑香梅.健康教育路径在民族地区脑梗死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4):4005-4007.
[3]张云英,杜光芹,向福香等.心理干预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8):2138-2139,2140.
[4]武海峡,马玉梅.综合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疾病应对方式及康复积极性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9):2476-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