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亚红 张亚丽 樊娟
【摘要】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患者的心理护理成为护理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本文从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出发,着重探讨了手术患者手术室心理护理相关问题以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者对心理护理认识和护理技巧。
【关键词】 手术 心理护理 围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444-01
手术是妇产科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同时手术又必然要给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创伤、出血、疼痛乃至一定程度的风险。对多数患者来说,则是一个心理性应激与适应的过程。手术室心理护理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不同的个体,找准因手术这个应激源导致的主要心理问题,并通过心理护理手段使患者顺利的获得适应。在倡导文明服务的今天,心理护理以其对“人、健康、环境、护理”的独特见解,把护理连同关爱、治疗融为一体,使心理护理以其闪亮新颖的内容融入到护理工作。
1 心理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必要性
1.1 解除产妇不良心理情绪的影响
产妇妊娠分娩是一种自然的正常的生物学过程,然而其强烈的生理、情感体验,以及伴随着角色转变而来的社会、经济与家庭压力却致使孕产妇在怀孕、分娩与产后过程中发生各种心理与情绪波动,出现诸如失眠、忧郁、焦虑、恐慌等影响产妇顺利分娩的不良精神状况。在这一特殊时期,产科心理护理致力于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孕产妇进行科普宣教,促使正确的知识认知改善孕妇因为生理变化产生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对于具有产科并发症的患者,消除其不良情绪,确保孕产妇手术顺利,保障孕产妇人身安全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2 促进产妇对住院环境的适应性
孕产妇一般在分娩之前便会住进医院,生活环境的变化对孕产妇的心理与情绪影响显著。一方面,孕产妇需要自觉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对于年轻的孕产妇来讲,限制性的条款章程让她们感觉到自由的剥夺,容易产生对立情绪,情绪控制能力较弱的孕产妇,甚至会出现和同房病友以及护理人员闹意见的情况。另一方面,住院环境的布局、环境的安静美化、物品器械的配备会影响孕产妇的安全体验会严重干扰孕产妇心境的安定。产科心理护理是一种认识行为干预,及时发现与处理孕产妇异常情况,通过亲切的交谈,针对性的讲解与答疑,消除孕产妇的心理障碍,建立基于医院环境的参与型的护患交往模式,促进产妇对医院环境的适应性。
1.3 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护患关系
医学观念的转变以及医学技术的发展,对产科孕产妇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即掌握孕产妇心理特点,将以人为主的护理理念贯彻始终。现代心理护理即是发扬文明社会的人文关怀精神,将珍视人的存在价值与意义落实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产科心理护理的内容,一是要求护理人员掌握熟练的护理技巧,规范言行举止,尊重孕产妇的差异化需求;二是重视护患沟通,通过良性的信息传递实现情感交流,化解孕产妇的疑惑与不满;三是致力于消除孕产妇的心理紧张与情绪困扰,促使科学的指导帮助孕产妇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给予孕产妇精神支持与安慰。因此,产科心理护理以孕产妇需求为中心,具有人性化护理特征,有助于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医患关系。
2 临床资料
2.1 一般情况 患者50例;年龄:18-35岁,37例,占调查人口74%;36-45岁,12例,占调查人口24%;45岁以上1例, 占调查人口2%;。工人13例(26%),农民21例(42%),干部7例(14%),知识分子9例(18%)。均为大、中型择期手术。性格开朗外向型23例(46%),懦弱内向型16例(32%),无典型性格倾向者11例(22%)。
2.2 心理问题
(1)对手术本身的顾虑:不理解手术的必要性6例(12%),怕有生命危险23例(46%),怕出血25例(50%),怕上胃、尿管26例(52%),怕被作实验品38例(76%),怕患癌症20例(40.0%)。
(2)对手术医生的顾虑:希望主任或高级医师主刀43例(86%),怕實习医生开刀32例(64%),选择手术医生性别3例(6%)。
(3)对麻醉的顾虑:怕手术疼痛43例(86%),怕全麻影响智力1例(2%),要求全麻以消除恐惧3例(6%)。
(4)对手术后的顾虑:怕术后无人照顾1例(2%),怕伤口感染31例(62%),怕术后影响生育能力11例(22%)。
(5)社会因素造成的顾虑:怕花钱太多4例(8%),担心手术期间影响工作3例(6%),挂念亲人8例(16%)。
从本组资料可以看出,实行心理护理前后是手术患者整体护理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解决心理问题具有显著意义,并对保障麻醉和手术的顺利施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3 心理护理的方法
3.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预手术病人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焦虑和恐惧心理,手术患者由于自身的心理特点和疾病本身的特殊性,往往比其他患者表现的更强烈。作为手术室护理工作者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主动进病房访视病人;说明手术的过程和麻醉方式,使病人对手术和麻醉有初步的理性认识。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直接相关的。护理人员的言行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心理反应。首先要尊敬病人;其次要关心病人。热情、耐心、周到、细致的服务会取得病人的信任,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利于病人恢复健康。
3.2 重视营造科室人文环境 始终将人的需求放在首位,使入院的产妇有一个洁净、温馨的就医环境,以减缓由于陌生环境带来的紧张感,并且为每个病房都设置了沙发、卫生间,方便行动不便的产妇。
3.3 护理人员要树立高度责任感 在晨间打扫与下午查房中,语言温柔,态度和蔼可亲,用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知识,帮助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纠正她们不良的喂哺习惯,并对产前及产后的系列相关知识进行宣教,使她们树立了分娩的信心及育婴的经验,同时增加了护患之间的信任。
4 小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水平逐步提高,医学卫生知识不断普及,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日渐增强,病人看病、住院、手术都会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迫切需要解释指导及安慰。作为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对病人的心理问题逐一认真、正确的解释指导,从而获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解除或减轻病人术前焦虑情绪,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给予心理支持并告知相关的保健知识协助其手术的预后。术前术后访视充分体现了对患者的重视、理解和尊重,给患者最大程度的关怀,搞好医患关系,这样能够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大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提高了医院的信誉。
参考文献
[1]陈进莲.手术室责任制护理的探讨.护理学杂志,2000,(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