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改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患者情绪状态的临床效果

2015-10-21 19:58陆曙红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优质护理

陆曙红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优质护理在改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患者情绪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临床护理研究主要选取了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5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临床护理研究的对象,将45例患者分为实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前后的情绪状态。结果:在经过护理之后,实验组的患者护理干预后情绪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改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患者的情绪状态较高,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较高,能够有效改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患者的情绪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情绪状态

【中图分类号】R473.5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420-01

心肌梗死也可以稱之为心肌梗塞,主要是由人体内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心肌局部坏死。心肌梗死患者主要具有持久性的胸骨后疼痛、发热以及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本次临床护理研究主要选取了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临床护理研究的对象,对优质护理在改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患者情绪状态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心肌梗死临床护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一定的借鉴性意义,具体的临床护理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护理研究主要选取了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临床护理研究的对象,将3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在对照组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10例,女性患者为5例,年龄在32-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2±2.7)岁。在实验组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9例,女性患者为6例,年龄在31-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9±2.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常规的溶栓治疗后护理方法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基础生活护理和健康知识指导,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有效的心理疏导[1]。实验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每一个护理步骤进行优化和细致处理。微笑与患者进行沟通,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理疏导,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解开患者的疑问,更加耐心和细致的为患者讲解治疗的过程,询问患者身体感受。对于一些年纪较大或者存在视听障碍的患者,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如亲人一般照料患者,给予患者更多的温暖,及时排除患者在治疗后的情绪波动。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告知患者治疗的进度和日常饮食需要注意的事项,为患者的家属讲解一些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知识,使患者和患者的家属能够整体保持平稳的心态,并能够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活动,为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患者的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前后的情绪状态。

1.3 评价标准

采用POMS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和疲乏等情绪进行检测,结合指标对患者进行评估,分值越高则代表患者的情绪状态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临床分析数据分析主要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则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在优质护理之前,患者的POMS量表抑郁、焦虑和疲乏评分分别为(81.3±6.3)分、(77.9±6.3)分和(74.1±5.9)分。对照组的患者在优质护理之前,患者的POMS量表抑郁、焦虑和疲乏评分分别为(82.1±5.9)分、(78.1±6.8)分和(75.2±4.6)分。两组数据对比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

实验组的患者在优质护理之后,患者的POMS量表抑郁、焦虑和疲乏评分分别为(61.2±5.1)分、(55.9±4.9)分和(58.7±5.4)分。对照组的患者在优质护理之前,患者的POMS量表抑郁、焦虑和疲乏评分分别为(72.3±5.1)分、(70.2±5.2)分和(66.1±5.9)分。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实验组的患者护理干预后,情绪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详细的内容请参照表1)。

3. 讨论

溶栓治疗是心肌梗死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由于心肌梗塞患者主要具有持久性的胸骨后疼痛、发热以及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2]。所以在溶栓治疗期间,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紧张情绪,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对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患者的情绪状态具有重要的影响[3]。

在本次优质护理在改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患者情绪状态的临床效果研究中,实验组的患者的护理干预后,情绪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可以看出,优质护理对于改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患者情绪状态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能够对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的情绪状态产生较为理想的效果。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改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患者的情绪状态较高,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较高,能够有效改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患者的情绪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于晓羽,代倩,程淑群,夏茵茵.溶栓前肝素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效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4,14(3):277-286.

[2]吕俊远,李晰,王雷,辛世杰.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3(9):1110-1115.

[3]张桂红.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危险因素分析和护理对策[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10):1451-1452.

猜你喜欢
优质护理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