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棠
【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方法。方法:将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63例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整体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留置导管时间[(4.71±1.30)月]长于对照组[(2.17±1.53)月],其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1.52±5.23)分]低于对照组[(56.82±9.75)分],并发症发生率(9.38%)低于对照组(38.7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中应用整体护理,可延长留置导管时间,改善焦虑心理,并发症少。
【关键词】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393-02
血液透析深靜脉留置导管可以促进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疾病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等多种优点,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地应用。而在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延长留置导管时间,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32例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中应用整体护理干预,其护理效果较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6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31-82岁,平均(51.67±6.94)岁;静脉穿刺情况:股静脉穿刺8例,颈内静脉穿刺24例。对照组: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30-81岁,平均(51.54±6.83)岁;静脉穿刺情况:股静脉穿刺9例,颈内静脉穿刺22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31例选择常规护理方法,即协助主治医生完成各项操作,加强访视,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同时向患者详细介绍相关的事项,加深其对深静脉留置导管的了解。研究组3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整理护理方法,其具体措施如下:
(1)留置导管前的护理干预。留置导管前,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全面、科学地评估,准确掌握患者的实际病情。留置前,患者易产生紧张、不安、恐惧等不良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必须根据患者实际的心理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通过成功案例讲解,减少其对留置导管的恐惧感,提高其治疗的信心。此外,需加强访视,主动与患者交谈,耐心倾听其述说,并给予适当的鼓励与开导,告知患者只有积极、乐观地面对,才能更好地留置导管。
(2)透析使用导管中的护理干预。在留置导管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全力协助医生,共同完成各项操作,同时需加强生命体征地观察,若出现心率加快、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采取对症处理,减少不良症状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留置导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于无菌环境下完成,尽可能减少或避免感染,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机体康复[1]。
(3)透析后导管的护理干预。透析完毕后,需选择适量生理盐水冲洗导管,若管腔内不存在任何血液后,可打开无菌纱布,选择适量的洗必泰,将其轻轻地喷洒在患者的伤口位置处及附近皮肤组织位置处,待上面的消毒液全部干燥后,方可选择敷料对管口实施消毒处理,之后选择肝素盐水顺利封管。同时必须更改肝素帽,小心谨慎地将夹子关闭,然后再闭合导管,确保官腔中存在正压,这样可以达到减少或避免血液反流的现象,应用无菌纱布将导管头妥善地包裹好,并达到良好的固定效果[2]。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组间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留置导管时间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
研究组留置导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其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对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可取得理想的效果,临床疗效显著,而在留置导管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临床护理,临床护理是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对患者的机体康复意义重大。常规护理虽具有一定的临床作用,但其护理效果不够明显,护理满意度低,仅仅运用常规护理,对患者的机体康复意义不大,对此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应用整体护理干预。
整体护理贯穿于留置导管的全过程,留置导管前的护理干预,可使患者机体处于最佳的状态中,为留置导管做好充足的准备;透析使用导管中的护理干预,可确保透析治疗的顺利开展,减少意外事件的产生,提高临床疗效;透析后导管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机体康复。我院在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中,对31例行常规护理,另对32例行整体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后者留置导管时间[(4.71±1.30)月]长于前者[(2.17±1.53)月],后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1.52±5.23)分]低于前者[(56.82±9.75)分],后者并发症发生率(9.38%)低于前者(38.7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整体护理干预可提高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对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可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有效延长留置导管时间,改善患者的焦虑心理,同时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正湘.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双腔导管的并发症及护理干预[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1):146.
[2] 何秀琼,窦素冰,谭建兰,等.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17):3443-3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