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蕊
【摘要】目的:研究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片的制备和体外释放特性。方法:以药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和乳糖为辅料,研制成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片,并研究了制片压力、释药介质的pH值、稀释剂的性质、辅料的粘度和用量等因素对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片释药特性的影响。结果:经处方优化研制出的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片8h体外释药90%左右。结论:氢溴酸右美沙芬适合制成缓释片,其释药速率随稀释剂或阻滞剂的用量而改变。
【关键词】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片剂;均匀设计;释放度
【中图分类号】R94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358-02
作为一种较为安全和常见的止咳药物,氢溴酸右美沙芬自1989年开始就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是能够广泛应用在临床中的一种止咳西药。作为可待因的一种替代药品,氢溴酸右美沙芬的镇咳效果要远远比可待因强,更重要的是其不会产生太大毒副作用,对人体的呼吸中枢不会产生不利影响,也不会出现成瘾性。尤其是以缓释片剂为主要药剂形式的氢溴酸右美沙芬,并不是像普通片剂一样在胃里溶解吸收,而是分散在人的胃肠道中缓慢释放药性,因此不会给患者的胃部造成太大刺激,安全系数更高。为此,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片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为了保证该药物的药效,就必须要保证其制备质量,并确定其释放度。为此,本文就重点对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片的制备工艺与释放度进行研究分析。
1、仪器与试药
ZRS-4智能溶出试验仪;LJV 12002分光光度计;片剂四用测定仪;单冲压片机;电子天平;旋转式粘度计;氢溴酸右美沙芬原料和对照品;药用轻丙基甲基纤维素;药用乳糖;乙基纤维素;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2、缓释片的制备
首先,按照比例称取一定量的氢溴酸右美沙芬原料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和乳糖等辅料,然后分别将这些原料和辅料进行研碎处理,并用6号筛进行筛滤,确保原料和辅料已经被研为粉末。然后混合均匀。利用80%乙醇溶液湿法进行颗粒。之后再将所制备的颗粒用2号筛过滤,取较为均匀的颗粒,进行烘干。一般烘干温度保持在50℃左右即可。然后再加入一定的硬脂酸镁,并做压片处理,完成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片的制备。
3、缓释片释放度的研究
3.1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片体外释放试验
取上述所制备的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片,分别投入6个转篮内,先以500 ml人工胃液(0.1mol·L-1的盐酸液)为释放介质,模拟在胃中使药物释放2h后,立即换用500 ml人工肠液(pH 6. 8的磷酸盐缓冲液)为释放介质,模拟在肠道药物释放6h。温度(37±0.1)℃。转篮转速100 r点min-1,依法操作,每1h取样5 ml,同时补加介质5 ml。样品用0. 8 μm滤膜过滤,加相应介质配至适宜浓度,以相应介质为空白,照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氢溴酸右美沙芬吸收度,由标准曲线求浓度,计算出各时间的累积释放百分率。
3.2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释放液中氢溴酸右美沙芬的含量
3.2.1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取约50 mg干燥至恒重的氢溴酸右美沙芬对照品,精密称定,分别加人工肠液或人工胃液溶液并稀释至适宜浓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在190 –300mm波长范围内扫描,绘制光谱曲线。发现选择278 nm做为含量测定的波长最适宜。将上述氢溴酸右美沙芬溶液置37℃水浴中48 h观察其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氢溴酸右美沙芬溶液的吸收度在48 h内几乎无变化,说明本品溶液非常稳定,适合在37℃释放介质中做释放试验和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做含量测定。
3.2.2 氢溴酸右美沙芬浓度与吸收度的关系
取干燥至恒重的氢溴酸右美沙芬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制成每1 ml含1.5 mg的溶液,分别精密量取0.25,0.5,1,1.5,2,2.5,3 ml,分别置50 ml容量瓶中,分别加人工胃液或人工肠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以相应介质为空白在278 nmn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浓度对吸收度进行回归,结果显示氢溴酸右美沙芬溶液浓度在7 . 6 - 90.6 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作为氢溴酸右美沙芬溶液定量浓度范围。
3.2.3回收率试验
取氢溴酸右美沙芬适量,精密称定,并按处方量加入辅料,分别加人工胃液或人工肠液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滤过。取续滤液,测定其吸收度,计算回收率(n =5),结果见表1。
3.3影响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片释药速度的因素分析
为了能够研究影响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片在人体内释放药效的速度,以更好的调整制备处方工艺,提升药效水平,本试验还对其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首先,本研究从释放介质的PH值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分析,分别将氢溴酸右美沙芬放在PH值为6.8的人工肠液、PH值为1.2的人工胃液和PH值为7的水中进行溶解,然后对其释放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无论是在酸碱性释放介质中,还是在中性释放介质中,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片的释放速度并无显著差异,这就说明了释放介质的PH值并不是影响其释药速度的因素。
其次,本研究从药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分析,分别取5种粘度不同的药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辅料,原料和其他辅料均相同,然后按照上述制备工艺制备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片,之后再在同等条件下进行释放度测定。测定结果显示,粘度在4000CPS以下时,释药速度很快,几乎没有缓释效果。而粘度在4000CPS之上时,药物的缓释速度几乎相同,并无太大差异。这就说明,当药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粘度较高时,其不会对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片的释药速度产生直接影響,但是当其粘度较低时,凝胶强度低,则释药速度却较快,这也充分说明了本缓释片的药效的扩散的形式进行的。
之后,本研究以同样的方式,从片重、稀释剂、制片工艺、制片的压力等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片剂的重量越大,则药物释放速度越慢。稀释剂在释放介质中的溶解度越大,则药物的释放速度就越快。以湿法制粒压片的制片工艺下所获得的缓释片要比粉末直接压片制片工艺下所获得的缓释片释放速度慢。一定压力范围下制片压力并不会对其释药速度产生很大影响。
4、讨论
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发现,在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片的制备过程中,其制备工艺以及辅料的选择使用都会对其释放度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得知,发现辅料的选择和用量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一般药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粘度在4000CPS时对药物的释放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且随着用量的增加,释药速率减慢。这主要是由于其水化和膨润所产生的凝胶层加厚,使药物扩散距离增加,药物释放随之而变慢。而乳糖、氯化钠可提高药物的释放速率,主要是其溶解后能迅速增加凝胶骨架的孔隙率,促进介质透入和药物扩散;淀粉可镶嵌在凝胶骨架中,阻碍药物扩散及骨架蚀解,降低释药速率,因此对于稀释剂的选用应根据药物性质、剂量及释药的要求等而定。
总之,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片作为当前临床止咳药物中应用最广泛的药物,其制备质量必须要得到有效保证。受半衰期的限制,氢溴酸右美沙芬往往会快速将药物释放掉,患者不得不多次服用,即麻烦又不利于药物的充分吸收。而采用缓释片的制剂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但在制备时一定要保证其释放度符合相关制药标准。
参考文献
[1] 郭丰,王瑞红,刘晓放. 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胶囊镇咳作用的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08(01)
[2] 王瑞红,刘晓放. 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微丸制备工艺的研究[J]. 黑龙江医药. 2007(05)
[3] 苑振亭,王晓文,赵中华,苏景福,陈济民. 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片的制备及释放度研究[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