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施工技术管理工程

2015-10-21 18:50宋江聚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0期

宋江聚

摘要:随着社会全面发展,对于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控制水准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但目前我国对此类施工技术人员的缺乏,是造成后期施工不达标和劣质产品供应普遍现象。在市场经济日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存在部分施工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刻意降低成本,使得采购材料与设备难以衔接,无法达到最终的设计要求。笔者就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论述,并对电气施工质量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施工前准备工作、施工图纸足够了解、细节问题达成共识、关键环节的监控和预控、隐蔽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

引言: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需要,发达的电力系统使各种用电设备在人们的日常生产与生活中得到了普及,使我国人民在生活水平上有了飞跃性的提高。现代各类建筑类型的细化及对绿色建筑要求的提高,对建筑的电气施工技术又有进一步的提高和改进。这需要电气工程及管理人员不仅要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更需要在工程实践中加以总结和完善。

一、电气工程施工之前准备工作

现实工程项目中,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却忽视了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没能和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在一些细节问题上达成共识,导致后期施工的细节因为意见不同造成返工,既影响整个施工进度,还增加了工程的造价。所以,电气工程施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程序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1.1工程/管理准备工作

业主方电气工程管理人員应该起到领导和桥梁的作用,组织好图纸审核和图纸缺陷的补充完善,其工作内容包括:组织《施工图纸》的会审及答疑,将图纸中的错误缺陷、遗漏及不明确的细节做完善和最终明确;《项目电气专业施工组织》的审核,安排出合理的交叉施工作业计划,并充分做好施工前技术与材料准备工作;对电气工程各项施工细节的指定,以避免后期引起争执及异议;不同专业施工单位和电气施工单位交叉施工的协调处理,组织相关专业施工人员一起核对专业施工图,标记出有交叉施工的部分,并探讨相应的施工计划和进度安排。

1.2工程概预算准备工作

根据实际情况需求做好工程预算工作,对整个工程造价及各个专项工程造价有所把握,以便对整个项目有较为充分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安排,更好的配合工程人员执行工程计划。

相对于电气工程人员现场的经验及对相关规范的细节了解,概预算人员较为欠缺。所以,应提前与工程/管理人员对接,明确对图纸中设备选型及技术参数的理解、工程的施工工艺、工程的实际流程等细节,才能合理计算工程量,对单项工程、整体工程有较为准确的概算。

二、电气工程施工管理过程及细节

2.1基础施工阶段

电缆穿墙套管、止水挡板的预埋及防雷接地系统的施工质量是电气工程基础施工的关键。

防雷接地主要采用的是防水底板钢筋和基础主筋来制作接地装置,二者的焊接一定要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尤其要做好上下层钢筋的焊接,选择好适当的位置,将柱主筋与基础筋焊接牢固,避雷引下线的搭接长度应当符合规定(通常为圆钢直径的五六倍)。电缆穿墙套管和止水挡板的预埋一定要与电气管网图和室内外图纸相结合,保证预埋的位置及高度准确无误,套管与止水挡板的焊接处一定要饱满不漏焊。

以上这些工作应该在建筑施工进行防水工作之前完成,同时,在土建工作完成后,及时将需要预埋的工作彻底完成。

2.2主体工程阶段

首先将配电装置(强弱电桥架)、电力电缆、配电箱,这三个关键装置进行协调配置和安装,强弱电桥架的安装根据设计图纸,现场勘查电缆桥架途径,选 定电缆桥架在不同建筑结构段的安装形式,应尽可能在建筑物、构筑物(如墙柱梁、楼板等)上安装,桥架的总整布置应做到距离最短且满足施工安装、电缆敷设的要求,处于同一个线槽不同控制回路的线缆应加隔板分开敷设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同时要及时检测线槽内部的电路状况。

配电箱的安装关键要确保施工的清洁与安全,技术人员要及时将配电箱中的杂物清理干净。为便于后期施工管理和检修,可对配电箱进行统一编号清晰,这样也便于管理和验收。敷设电缆过程中,应防止电缆扭伤和过度弯曲,在三通、四通处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和三通、四通的弯曲半径一致,水平桥架向垂直桥架上电缆敷设时,一层电缆敷设完不要影响第二层电缆的敷设,有时电缆要排成扇面形扭转一下,便于第二层电缆的敷设,电缆线路两端连接的电气设备应安装完毕或已就位,从而保证电缆的敷设符合规范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导线和各个电气元件的相互连接,一定要合乎规范,压接紧密,这样才能充分确保电气施工的技术质量。同时,在安装过程中进行质量监控,并可以依据图纸和相关规定对进行严格监控,从而实现对整个电气工程质量的预控。在此基础上,对整个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进行全面的监控,从电气施工的原材料开始,层层把关,确保整个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电气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有保证,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注重电气工程的安装质量,加大对安装细节的监督与管理。电气施工的质量往往关系到建筑工程整体的使用质量和效益。施工人员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不能对设计图进行任意更改,要加大监管力度,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返工现象,对施工的工期也要严格把握,在使用材料和施工工艺方面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规划,以提高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

2.3装饰施工阶段

当施工完成主体结构工程后,建筑电气工程将随着装饰、装修工程的开始进入安装期,其关键的管理工序有:①吊顶内配管,重点是跨接地线的焊接与防腐;消防报警系统、通讯电话系统等所用的电线管种类须符合规范要求。②管内穿线时要根据要求按色标分色,以区分零、地、相线。③照明及动力配管与金属线槽安装要求横平、竖直,支点间距符合规定,并连成整体妥善接地。④电器设备安装的重点是定位、接地、接线相序。

三、电气工程隐蔽工程质量技术管理

电气工程隐蔽工程技术管理在整个建筑电气施工管理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很多的电缆或电线等装置需要从墙体内部穿过,这些隐蔽工程往往容易被忽视,以至于在发现问题后很难去解决,甚至是在建筑完工后交予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很难发现出这些问题的位置。因此,在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那些隐蔽工程的施工需要更加严格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其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敷设电缆的过程中,对不同用途的电缆要分开敷设,避免动力电缆对控制电缆造成干扰;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材料型号和质量都必须要符合设计的要求;在墙体内的管线等要合理布局,尽量避免管线发生弯曲;保证预埋管的规格型号等符合设计标准。

结束语

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电气工程施工进行严格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施工过程中,电气管理人员相互之间应该相互监督、相互促进,严格要求,充分保证建筑电气施工工程的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