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萍 刘攀
【摘要】目的 根据细菌性腹泻患儿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探讨儿童细菌性腹泻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9月300例儿童细菌性腹泻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导致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的原因。结果 300例患儿粪便标本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显示,共检出病原菌222株,检出率为74.0%,其中志贺菌所占比例最高,为54.0%,其次为弧菌属、气单胞菌等。经过药敏试验证实,上述菌株对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三嗪等抗生素均具有较强耐药性。结论 儿童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为志贺菌,且耐药性较强,为减少其损害性,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关键词】细菌性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志贺菌;抗生素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229-01
及时对导致儿童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并根据疾病特点探讨儿童腹泻流行病学特征,能够显著减少有效减少儿童腹泻发生率,进而降低疾病对患儿的危害性。本文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4年9月300例儿童细菌性腹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9月300例儿童细菌性腹泻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61例,女139例,年龄1~7岁,平均年龄(4.6±0.8)岁,病程8h~7d,平均病程为(2.1±0.5)d,所有患儿均符合细菌性腹泻相关诊断和治疗标准[1]。其中143例患儿合并呕吐,例39严重脱水,67例患儿伴随发热症状。
1.2研究方法
所有患儿均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针对细菌培养结果、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患儿粪便标本取样后,及时送达细菌室培养,同时进行常规检查:(1)细菌检验: 细菌检测方法参考英国 Sensititre( 先德) 荧光法微生物鉴定分析系统提供的方法,试剂由先德提供微生物鉴定板,并对弯曲菌、沙门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等细菌进行分离和鉴定;(2)药敏试验:通过K-B方法对常用3种抗生素开展药敏实验,包括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三嗪。在35℃环境下连续培养20~24h后,测量抑菌圈直径。根据全国临床检验相关操作标准对药物敏感性进行判断。
1.3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到SPSS 18.0统计软件中,数据均采用%表示,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值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当P<0.05时,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原微生物检验
本研究300例患儿粪便标本经过上述病原微生物细菌分离试验,共检出菌株222株,检出率为74.0%。其中包括志贺菌120株,占比为54.0%。其次为弧菌属46株,占比为20.7%。同时检出气单胞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分别为21、18株,占比分别为9.5%、8.1%%,其他菌株17株,占7.7%。经过统计学分析认为,志贺菌检出率与其他菌株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详见表1。
3.討论
细菌性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属于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消化道综合征,主要临床特征为大便性状改变、次数增多。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我国及很多发展中国家,急性细菌性腹泻是导致新生儿和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2]。目前,临床医学工作者已经将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种类列为重点研究对象。相关领域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引发儿童急性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原虫、真菌。诱发细菌性腹泻的原因比较多,包括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其中非感染因素包括解剖性、代谢性、酶性及炎性因素,而感染性因素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3]。若不及时采取正确措施开展临床诊疗,可造成患儿出现严重营养不良症状,给患儿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带来比较大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致病菌株中以志贺菌所占比例最高,达到50%以上,与其他菌株类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权威文献报道结果相符[4]。其次为弧菌属,所占比例与权威文献报道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性,考虑原因可能是本研究样本容量较小。同时,药敏试验结果证实,上述几种菌株对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三嗪等抗生素均具有较强耐药性。
针对导致儿童细菌性腹泻主要病原微生物——志贺菌,建议将作为儿童细菌性腹泻病原微生物常规检查项目,有效防止临床误诊和抗生素滥用现象,并在第一时间为患儿开展临床诊疗,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现阶段,针对由志贺菌导致的儿童急性细菌性腹泻,可通过预防性措施和方法阻断感染途径:(1)应告知来院就诊患儿的家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进一步阻断细菌感染途径;(2)不给患儿食用未经过消毒的蔬菜和水果;(3)口服具有依赖链霉素株的多价活疫苗,能够发挥一定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敏,邱庭刚.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6(32):425~426.
[2]纪金玲,廖华芳,崔恩博,等.儿童腹泻病原菌1004株构成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11(21):539~540.
[3]韩晶.儿童细菌性腹泻的210例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04(08):832~835.
[4]阳正东.0~5岁小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11(29):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