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杰 夏晓锋 杜青辉
摘 要: 水利工程的征迁工作中虽有些许难点和难题,但只要相对应的做好工作,把群众利益和工程建设结合一起,做好群众工作,稳妥的解决中难点难题, 保证水利工程征迁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征迁的质量,实现水利工程征迁的和谐、有序、规范展开。
关键词:水利工程;征迁;难点;对策措施
1 水利工程征迁的特点
水利工程主要功能是防洪除涝、抗旱灌溉, 有很强的公益性、服务性和非经营性。因此,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征地迁置工作必须由地方政府部门负责管理和落实,主要在于利用行政的手段进行, 因而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政策性、复杂性。水利工程征迁的特点主要是,建设项目的征地面积量较大;时限性和政策性较强;被征迁的群众属于特殊的群体。
中国人具有很强的“自家”意识和很浓的故土情怀, 对于自身的房屋和祖宅祖基具有很强的保护和维护意识, 故而对征迁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和阻力;另外,农田土地的征迁由于对农民群众的利益有着重大关系, 而征迁上, 国家财政不会给予赔偿,多以行政政策和命令进行, 且对于特殊情况下的群众迁置于较为偏僻地方, 导致群众不满,产生负面情绪,影响社会稳定和工程的推进。
2 水利工程征迁的难点
2 . 1 征迁群众抵触情绪较大
家园祖宅和劳作土地是农民群众的利益根本。而水利工程的征迁会让农民群众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家园, 并失去土地的依附利益。农民群众失去土地和家园就意味着下岗和背井离乡, 没有劳动对象和栖身地,导致他们生活没有经济来源,而且失去祖辈留下的祖宅房产, 失去已经熟悉的生存环境,使得固有的社会关系打破,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和麻烦。对于农村群众而言, 征迁土地是关乎其根本利益的大事。对于城市里的征迁而言,群众虽说没有土地,但其房屋房产的征收拆除,会让他们失去住所而买不起或者买不到自己想要的住房,同时还得改变已熟知的生活、工作环境,对于城市的家庭而言,也是一件头等大事。这样就会使农民群众和城市居民从内心不自觉的产生对征迁工作的抵触等负面情绪,产生一定的矛盾冲突,不利于征迁工作的展开和进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治安,从而需要加大宣传、解释和化解矛盾的力度。
2.2 征迁政策相对不完善
国家有法律法规对公民的土地、房产等资源进行规范保护。如:《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等等法律法规,同时地方政府相应的出台了相关的实现方法和实施细则,但在一定层面上征迁政策还有些许不完善和不足, 给水利工程的征迁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主要有:(1)征迁补偿的标准不一致,在农村, 同时期不同地区和不同的水利工程项目标准不一致;各乡各村之间的补偿标准不一致。在城市,同一住宅区不同房屋补偿不一致,各区各街道不一致;城市与农村的补充不一致。特别是前面的两种,导致群众对补偿的不满,引起纠纷矛盾,使水利工程的征迁工作的难度和力度加大。(2)补偿费标准较低国家和政府财政为尽大力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和利用, 在一定程度了降低了补偿标准, 导致被征迁群众未得到合理的资金补偿, 引起利益上的冲突和矛盾。
2 . 3 征迁单位的工作方法不到位
水利工程的征迁工作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存问题,事先应做好方案和准备工作。征迁工作中,应及时进行必要的公示公告以及政策的解释,做好征迁协议。但在征迁过程中, 有些实施单位以建设工期为由,不进行必要的公告公示和解释,未签协议就断水断电、野蛮搬迁,严重影响群众的生活和安全, 导致对立、矛盾的出现, 地处弱势的群众就会上访, 甚至引起群体对立冲突事件,影响征迁进度,影响社会的治安和稳定。
3 对策措施
各种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进度,解决问题的难度也不断增加。在操作层面上来说,有些问题是不可预见的,也是正常的。例如:缺漏项等。有些问题是可预见的,是人为的。比如:拆迁政策、征地所需资金、财务管理制度等。要解决上述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重视来预防并提高效率。
3.1 高度重视基本情况摸底
摸底是打胜仗的前提条件,所以容不得半点马虎,理应抽调精干力量专门负责,超前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一是确定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涉及的范围;二是详细掌握施工范围内的各种搬迁内容以及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新内容,尽量不重、不漏;三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凡涉及的内容都要掌握和研究最新的相关政策动态,比如:征地的政策、拆迁的政策、涉渔的政策,以保证出台的政策和标准不与当地实际、当地标准脱节。
3.2 充分相信各级基层组织
拆分包干任务是指挥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征迁及相关矛盾化解、快速保证施工的最佳方式,不能因为队伍里曾经出现过贪腐现象就全盘否定基层干部,应以从下而上、再自上而下的好制度和规定来约束。将任务层层分解,目标级级落实,让压力传递到底,充分做到让基层的人处理基层的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解决,效率自然会得到提高。同时,要邀请基层论证实施方案,运筹帷幄才能决胜千里。实施方案须反复论证并充分听取来自一线的意见,反复修改、补充、完善,使其更贴近实际、更具操作性。不能仅从某一方面或某一部门的便利出发,出现理想主义、闭门造车或以上压下等现象,以致给制订的方案和制度捆住手脚,对具体工作造
成被动。
3.3 畅通问题快速反应机制
遇到未预见的问题,各级必须要由熟悉基层事务和政策的专人组成快速调查、研究小组,建立上、下级联合调查、研究的机制,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限期解决,不能躲、推、搪、拖、糊。只有超前发现、超前解决问题,才能始终掌握施工推进的主动权。
4 结语
水利工程征迁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因其和被征迁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征迁单位和被征迁群众存在一定的矛盾。征迁工作的到位与否, 密切关系到区域发展、社会稳定、民生保障和群众的利益, 随着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投入, 水利工程的征地迁置工作也在突出位置, 而切实的落实好水利工程的征迁工作,有利于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有利于区域防洪灌溉等功能的健全完善,有利于被征遷群众的切身利益保障。
当前在水利工程的征迁工作中仍有些许困难和不足。征迁的难点在于群众的情绪对立化; 补偿安置的标准和措施不到位; 征迁到位工作力度不够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对此,政府及负责单位及时做好征迁的解释和政策的到位,规范水利工程征迁行为,完善工作程序;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补偿机制,加强补偿金的监管力度; 规范和创新社会保障体系,保障被征迁群众的利益。确保在水利工程征迁中的群众不失利,不失业,不失居,不失医,不失教。
参考文献
[1] 董西平.水利工程征迁安置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江淮水利科技,2012(1):32-33.
[2] 陈永生.土地征迁工作难点及对策建议[J].福建国土资源,2011(5):335-337.
[3] 何建新, 田爱平. 现阶段水利工程征迁问题浅议[J].冶建新报,2010(6):105-106.
[4] 郑京德.征迁工作的困难和对策[J].中国水利科技,20012(9):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