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RTK在土地整治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2015-10-21 19:38王联强梁瀛璐
房地产导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测量技术应用研究

王联强 梁瀛璐

【摘要】GPS-RTK测量技术具有快捷且操作简便等特点,其还能够实现全天候作业,观测的时间较短,优势较为明显。本文针对GPS-RTK在土地整治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土地整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土地整治工程;测量技术;应用研究

引 言

GPS-RTK技术即载波相位差分技术,能够及时提供观测站点在制定坐标中的定位结果。在RTK模式下,基准站可通过数据链将贯彻之以及相应的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处理后,就可得出高精度的定位结果,实用性较强。以下就针对GPS-RTK在土地整治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测量工作做出一定的贡献。

1.土地整治的含义

土地整治通常是指对于一些利用率低或者被自然灾害破坏的土地进行整治,提升土地的利用率。土地整治是集约用地以及提升土地生产能力的关键措施,对于农村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1]。如今我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进入了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工作反哺农业以及城市支持农村等政策,有效的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土地整治的重点就是加强农村设施的建设,能够提高农业的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提高农民的收入。我国农地整理主要是针对村、田以及路等进行综合整治,且土地的开发整治与农村的建设有莫大的联系。实践证明,通过农田整治,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农田的生产能力,还能够改善农田的利用格局,有效的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最终促进农村的发展。农田是粮食生产的第一资源,能够解决我国粮食问题,随着人口增长,对于粮食的需求也会持续增加,保护耕地的压力将会越来越重,因此应当落实土地整治工作,控制耕地减少的情况,保证粮食的安全,这也是整治土地的主要任务。

2.GPS-RTK的优势

GPS技术出现后,便能够快速的测定各级控制点的坐标,尤其是应用RTK技术,甚至能够不布设各级的控制点,仅按照一定数量的基准控制点,便能够迅速测定界址点以及地物点的坐标,运用专业的测图软件就能够顺利的完成测绘成电子地图,随后便可输出图纸。使用RTK技术进行定位时,需要基准站在接受观测数据或者已知数据传输给流动站GPS接收机,当观测到四颗卫星后,便能够得出流动站的动态位置,因此RTK技术出现后,就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测绘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使用GPS-RTK测量技术后,各观测点间就就不需要通视,如此便能够有效的减少工作量与观测成本等,同时要能够灵活的选择地形点位。例如在测绘一些山地丘陵地带时,通视的地点较少,因此就可选择RTK技术展开测量工作。此外,在土地整理工程中,可能有一些项目距控制网较远,对于精度的要求也不算高,此时就能够使用RTK系统,既方便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3.GPS-RTK的应用

近年来,为了贯彻我国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整治的精神,加快城镇化以及现代化的进程,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以此保护耕地与粮食的安全为目标,增加耕地的面积,还能够提高耕地的质量,优化土地结构,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土地整治工程测量工作时土地整治规划以及施工的重要部分,主要任务就是为土地整治工程提供测绘的资料,按照设计的田坎等定出位置与方向,随后在测量竣工图即可。土地整治测量的内容主要有地形测量以及平整土地剖面测量等[3]。

3.1土地整治工程的规划

土地整治专项规划的基础图件就是土地利用现状图,对于市县级土地整治开发项目来说,图件的比例尺大约为1:5万-1:20万,通过土地运用的现状调查以及航片等绘制而成[4]。目前市县级使用的土地详查图编制的时间较早,信息变更后无法准确的反映土地利用变化,因此导致图件的实时性较差,影响了规划的准确性此时使用GPS-RTK就能够进行实时监测,且还能够对这些基础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此解决基础图件的实时问题。

3.2土地整治工程的设计

土地整治工程对于测量区域的土地面积以及长度等要求并不是非常高,因此可使用转项规划中的相应图件为基础,图件的比例尺通常为1:1或者1:5。使用GPS-RTK就能够测量电力线或者土地权属界线,假如对于边界的要求较高,要求边界控制点平面坐标以及纬度坐标,此时便可使用GPS-RTK测量技术精确的測量项目边界与控制点。在设计阶段,应当及时的确定方案的可行性与数据的准确性,且对于项目区地形的准确性由较高的要求,对于土地的面积等也有一定的要求。此时便可使用比例尺1:2000的全要素地形图作为设计的地图[5]。可先使用GPS进行布设,随后在使用RTK进行野外数据的采集,运用DEM辅助计算设计田的挖土方量等。对于池塘以及河沟等应当测定水底的高程,水闸应当注高宽以及空数等,为农田水利工程打好基础。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假如一些田间道路需要布线以及放样,且需现场做出断面图,就可使用RKT技术。

3.3具体测量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只需要按照专业人员提供的前期测量结果以及设置的控制点等,运用RTK系统,采用系统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按照设计方案与设计图进行施工即可,具体测量措施如下:

第一,控制测量。按照GPS-RTK厘米级的精度标准,在测定区内完全能够满足一般土地整治控制测量的需求,假如C级GPS控制点在全省范围内的分布较为密集,因此工作人员可在C级点上架设基准站,直接进行各种测量工作。

第二,地形的测量。在土地整治工程中所需的大比例尺地图测量时,一般整治区域内地形条件较好,如相对高差较小且没有树林遮盖等,就可直接使用RTK来收集相关的数据,随后在编辑成图。与传统的测量方式相比,不仅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测绘的精度也得到了提升。

第三,施工样与剖面测量。工作人员可以将已经设计好的土地整治工程如耕作道路或者蓄水池等坐标输入到掌上机中,随后利用GPS-RTK的放样功能就能够将施工点与线等布设到实施,同时还可利用GPS-RTK的防线功能对于一些需要平整的土地进行剖面测量。

第四,土地整治竣工测量。土地整治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竣工测量,但是在土地整治施工过程中,就会对控制点产生破坏,使用传统的测量方式需要重新引入控制才能够进行竣工测量工作,但使用GPS-RTK进行竣工测量工作只需要在距施工区数十公里内找到控制点,就可进行竣工测量,施工较为便捷。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与传统的测量方式相较,GPS-RTK测量系统产生的误差很小,且不会出现系统差或者累计差等,精度非常均匀,能够横好的保证土地整治测量的精度。运用GPS-RTK测量时,进行土地整治工程测量时,进入测量去即可进行测量,无需使用通视,既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降低劳动成本,为测量人员提供了便利,因此应当大力推广,为工程测量工作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建华.土地整治项目规划方案选优评价研究——以辽宁省某土地整治项目为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7)

[2] 胡久生,邢晓燕,汪权方.大别山试验区土地资源利用动态变化遥感监测研究[A]. 2012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2

[3] 易小燕,陈印军,方琳娜.基于模糊方法的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对农户福利的影响评估[A]. 2012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2

[4] 赵强.GPS测量及GPS—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以晋城—长治煤层气输气管道工程线路测量及中线放样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11)

[5] 苏德成,高剑锋.“3S”技术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中的应用研究[A]. 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江苏上海论文分册)[C]. 2012

猜你喜欢
测量技术应用研究
测绘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
公路测量中基于CORS的高精度GPS测量技术探讨
GPS高程测量技术航道工程测绘中的应用研究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空域分类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矿山测量技术的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