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工程在软土地基施工的技术要点

2015-10-21 18:50张兴春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0期
关键词:路桥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张兴春

摘 要:现如今,我国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规模逐渐扩大,道桥的里程数也不断增多,软土地基是路桥施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地基形式,由于软土的水分含量相对较大,土质的结构稳定性较差,如果对地基的处理不当,就会造成路基的塌陷,严重的甚至会造成较大的行车安全事故,造成非常不利的社会影响。文章就主要针对路桥工程的软土地基施工要点展开简要的探究。

关键词:路桥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一、路桥软土地基施工的几个特点

1、大孔隙比:软土地基土质疏松,土体颗粒空隙较大,天然孔隙比通常都大于1;地处水源充足的低洼地带,含水量较大且往往处于饱和状态,接近或者大于液压限制。

2、高压缩性:伴随着颗粒的大孔隙,必然是高压缩性的特征,土质固结周期长,承压后容易变形甚至导致地面大面积沉降等问题,严重的必将影响使用性能。

3、低承载力:由于抗剪能力较低,其天然承载力一般小于60KPa,一旦不进行有效的加固处理,便不能达到建设要求,加固不完善也容易导致施工完成后坍塌、结构破坏等事故。

4、高灵敏度:软土结构松散,一遭破坏,具有高灵敏的特点,一旦收到震动、搅拌,强度降低后便很难恢复,软土变形历时长,沉稳周期长,流变性显著。

二、路桥工程软土地基中存在的问题

软土地基处理中常见的工程问题主要可分为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承载力不足及稳定性差问题等问题。

1、不均匀沉降问题主要指出现大量的整体或差异沉降、软土层厚薄不均、分布不均匀致使建筑物出现裂纹从而使市政道路的使用功能受到严重影响,会造成行车的不舒适、在桥头跳车等一系列问题。

2、承载力及稳定性不足主要指边坡、堤坝的滑动、坍方、倒坍,在行车的时候会出现车辙和拱起使路面出现严重的变形。

3、降水问题主要指深层抽汲地下水引起大面积区域性地面沉降,浅层降水引起附近建筑物沉降和开裂。

4、其他问题主要指基坑渗水、管涌或流砂等,交通荷载引起振陷,打桩施工引起震动、挤土等造成建筑物破坏。

三、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成因

在不同的地区所造成的软土地基的原因也所不同,引起软土地基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地表水。沐也表水会严重影响到路基的稳定性,因此需要对地表水进行妥善的整治工作,如果地表水长时间浸泡路基极有可能导致土基结构出现变化,降低土基承载力,进而使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情况,导致路面产生早期破坏。

2、地下水。导致路基出现翻浆破坏情况的主要因素就是地下水,当地下水位过高时,会使土壤中的含水量呈现饱和状态,随着其孔隙比与压缩系数会的提高,土基会处于流塑状态,在冬季天气较为寒冷情况下,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冻溶情况,进而导致路基的稳定性大幅度降低。

3、淤泥。天然孔隙比在1:1.5之间的淤泥质亚粘土和淤泥质粘土,以及天然含水量大于其液限、天然孔隙比超过1.5的淤泥不仅没有较好的承载力,而且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對于路基的稳定性有着极其不良的影响。

四、路桥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要点

1、砂垫层。砂垫法从字面上我们也可以明白这种办法主要是在软土的上面铺垫一层砂材料,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排水,软土的含有的大量水分会在路堤压力作用下使路基迅速下降,减少凝固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该方法适用于路堤高度小于两倍极限高度,极限高度是在天然软土地基上,基底不做特殊加固处理而用快速施工方法修筑路堤的填筑最大高度,软土层及其硬壳较博,或软土表面渗透性很低硬壳等。反压护道:反压护道,在路堤的两侧建设一定的护道,使其在结构上与路基共同承受路面上的压力,护道结构稳定,会使松软土质在受到压力从而产生的膨胀的力受到阻碍和消耗,对大程度的保护路堤的稳定性能,道路建筑整体的质量有所提高。土工聚合物处理: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土工布,在路堤底部铺设土工布,在路基自重力作用下受拉产生抗滑力矩,从而提高路基稳定性。另一种是土工格栅,土工格栅格栅表面于土的摩擦作用以及格栅孔眼对土的锁定作用和格栅肋的被动抗阻作用,故大大增加了土体的自身稳定性。

2、换填法。开挖换填法:我们可以将原有的松软土质挖出,在空间中填入承载性能较好的材质,然后进行施工,排除松软土质就排除工程中面松软土质的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例如在常年拥有大量积水的区域我们可以投入大量的石材,将积水区域中的淤泥排挤出去,为工程质量作保障。有的时候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可以采用爆破处理方式,将炸药埋在软土之中,利用炸药爆产生的巨大张力将淤泥从建设区中排除,然后填入性能较好稳定性强的材料。

3、重压法。对于重压法的施工方式很多,但在近几年的施工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堆载预压法,堆载预压法是在软基上通过填土堆载预压,使地基土压实、沉降、固结,从而提高地基强度,减少路堤建成后的沉降量。该方法适用于各类软土地基,使用机具材料简单,操作方便。堆载预压有两种方式:进行预压的荷载超过设计的道路荷载称为超载预压;对于预压荷载等于道路荷载的称为等载预压。在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方式施工。

4、加筋处理。加筋处理是指在道路桥梁的挡墙中加入一些承载力较强的合成材料,比如钢筋、钢条等,或者在边坡进行有效地钉锚处理,常见的处理方法有树根桩、土钉等。加筋处理能够最大程度的加强土地的强度,增强土体的抗剪能力,全面提升软土基的承载力,增强土层稳定性,达到建设的要求,避免地面沉降现象的发生。但钢筋加固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材料消耗大,工程量大。

5、抛石挤密。挤密的目的是使土体进一步密实,以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沉降的目的。当软土层较厚,呈流动状态,常年积水的低洼地带,排水困难时,可采用抛石挤密法。这种加固方法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6、砂垫层法。砂(砾)垫层是在软土地基上铺设0.5m~1.2m厚的砂垫层,以使土层达到固结.具体的施工方法是先利用机械或者是人工的方法把路基下的软土层清除干净,然后将其换填为一些工程性质较好的粘性土或者是块石以及砂石等材料,一般都是先将软土层中的淤泥以及有机土、杂土、腐殖土等清除干净,一般清除厚度在80cm左右。

7、化学加固法。在土中中加入生石灰、熟石灰、水泥等固化材料在地基土中形成符合土体降低土体中水的含量加快土的固结,使地基土的压缩性能、承载力和稳定性得到明显的改善。

8、土工织物法。土工织物法,适用于处理软土地基、砂土地基、高填土地基。它采用编织式土工布和土工格栅,原理是在地基土中埋设强度较大的土工聚合物,使地基土能够有足够的承载力,防止断裂,保持整体性,它主要起到排水、反滤、隔离和加固补强的作用。

结束语

路桥工程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可以说它是利国利民的公益工程,我们国家应该对此建设的重视程度大大加强。软土地区因为土质较为柔软,给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和压力,如果我们忽视问题的存在,继续施工,可能会严重导致路面的变形,使后续工程无法进行,工程质量无法保证,对工期也会有影响,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海涛.浅谈道桥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5):261-263.

[2]刘栋.解析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与应用[J].河南科技,2014(19):322-324.

[3]赵旭阳.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1):155-157.

猜你喜欢
路桥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路桥工程施工管理及其质量控制的探析
路桥工程施工造价审核工作现状及对策
软土地基基础上水利施工处理方法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试析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桥梁软土基础处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