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新龙
摘要:在道桥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道桥施工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施工过程其施工的质量、技术水平的高地以及施工队伍素质的高地直接影响到道桥结构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加强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提高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水平,早已经成为各个道路施工单位面临着一个棘手问题,本文主要根据作者的实际经验对道桥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必要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混凝土;道桥施工;控制措施
在道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最为重要的一项技术,它不仅关系着道桥工程建设的效率,同时也深深影响着道桥建筑的寿命时间。大量实践证明,我国的道桥建筑大部分出现质量问题都是由于混凝土施工技术不科学导致的,要想确保到桥工程质量、延长道桥寿命,就必须要发展和完善混凝土施工技术。目前,加强对道桥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和发展已成为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道桥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桥梁建设是我国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中一大成就,因为它能够有效的连接陆地和河水,跨越地形障碍,使得能够建成更加便捷的交通枢纽,促进我国经济取得更大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道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最为重要的,因为科学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不仅能有效提高道桥工程的施工效率,而且还能有效够防止桥梁裂缝现象和桥梁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现象的出现和产生,从而确保桥梁施工的高质量,以达到延长桥梁的寿命时间的目的。由此可见,在道桥施工建设过程中,采取科学有效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混凝土在道桥建设中所遇到的问题分析
1、荷载过大所引起的裂缝。混凝土橋梁荷载引起的裂缝主要分为直接应力裂缝和次应力裂缝两种。(1)计算模型不合理。在我们现代发展交通行业的基础上,我们要更加的注重我们的模型设计,我们要计算好每一步的应用,但在实际情况中,我们通常会遇到结构受力假设与实际情况不吻合,结构安全系数不够,结构刚度不足,构造处理不当等一系列的问题。(2)施工阶段。我们的施工阶段是我们建设道桥施工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会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比如说不加限制地堆放施工机具、材料,这是因为我们不了解预制构件的结构受力特点,不按设计图纸施工。擅自更改结构施工顺序,改变结构受力模型;不对结构做机器振动下的疲劳强度验算等问题也是我们在道桥施工过程中经常碰见的问题,这是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反省的。(3)使用阶段。在我们的道桥使用阶段,我们的路面桥梁经常会发生超出设计载荷的重型车辆过桥,导致受车辆、船舶的接触和撞击,发生大风、大雪、地展、爆炸等一系列严重的情况。
2、次应力的变化所引起的裂缝。(1)在设计外荷载作用下,由于结构物的实际工作状态同常规计算有出入或计算考虑不周,从而在某些部位引起次应力导致结构开裂。(2)桥梁结构中经常需要开槽、凿洞、设置牛腿等,在常规计算中难以用准确的图形进行模拟受力计算,通常都根据经验布置受力钢筋,而大量研究表明,受力构件挖孔之后,力流将会产生绕射现象,在孔洞附近密集,产生巨大的应力集中。
3、温度的变化所引起的裂缝。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当环境或结构内部温度发生变化时,混凝土会发生变形。
三、道桥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改进施工技术,加强技术管理
桥梁施工技术管理是消除桥梁常见问题的前提条件。我们可以在施工前加强原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施工中严格按照方案及交底的要求指导施工,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加强计量监测工作,定时检查并做好详细记录,认真对待浇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冷缝,并采取措施加以杜绝,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根据施工方案落实到位,加强插筋位置的振捣、抹压、养护,同时加强初凝前的抹压,可以消除初期裂缝,并可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2、科学合理的配比混凝土
在选择混凝土过程中,应该将经济节约放在首位,并且还要保证混凝土中能够添加一定量的对降低混凝土绝对升温有利的物质,如水泥、搀和物以及外部添加剂。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水化反应,进一步减缓该反应的发生进程,降低因为温度收缩对混凝土结构产生的影响,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同时在配比混凝土过程中,要进一步的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也就是要根据实际的混凝土材料进行合理的配比实验,以此来满足道桥工程施工的要求。同时,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其中会混有一定数量的砂石,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更换了新的混凝土应该对混凝土的砂石率和含水率进行实验室测定,然后根据测定的结果重新确定混凝土的配比。
3、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混凝土搅拌
在理想条件下要想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出了要选择合理的、性能优良的搅拌机之外,还应该严格遵守混凝土的搅拌原则,具体的内容主要包括首先,应该控制好搅拌的时间,并应该将投料的量控制在搅拌机的额定容量以下,这样做就能够有效的避免在搅拌过程中由于物料过多而产生搅拌不均匀的现象;其次,不同的搅拌机在工作过程中,其所要求的额定容量是不尽相同的,应该根据具体的机器容量限额对物料的配比进行合理的确定,计算出该型号机器的原料投放量和产出量,从而切实满足搅拌的需求;最后,在投料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投料的顺序进行,搅拌时应该按照原材料缴入搅拌同内容的顺序不同做出合理的调整。
4、缩短混凝土运输时间
在整个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合理、科学、持续的运输对于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科学合理的运输主要是在运输过程中应该尽量缩短混凝土从搅拌厂到施工现场的时间,并且还要保证运输的连续性,不能间断。因此,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于采用滑升模板施工的项目工程和不允许遗留施工缝隙的混凝土结构应该保证混凝土运输的持续性,同时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对其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在运输过程中不仅需要保持混凝土原来的特性,同时还需要尽量降低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分层和流失的现象。
5、选择合理的胶凝材料体系
在胶凝材料体系中,降低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增大矿物细粉掺合料的用量,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体积稳定性和抵抗化学侵蚀的能力,降低内部缺陷,提高密实性。粉煤灰、磨细矿粉的添加,在过去曾被严重误解,以为对混凝土品质会有很大影响,但随着减水剂的应用,当水胶比较低时,大掺量矿物细粉掺合料配制的混凝土各方面品质优良,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水胶比不宜大于0.40。
6、加强后期养护,抵抗混凝土开裂应力
在尽量减少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的前提下,混凝土的后期养护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当施工完成后,应该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控温措施,同时要尽量让混凝土保持湿润的状态,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表面不会因干燥而开裂,使混凝土能够获得最佳的硬度和强度,有效提高混凝土抵抗开裂应力的能力。
结束语
在道桥施工建设过程中,采取科学有效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是道桥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面对我国当前混凝土技术存在的不足,我们应及时采取以上有效措施进行应对,从而不断提高我国道桥施工技术,确保道桥建筑的质量,推动我国社会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军,黄宏良.柳南高速公路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1(6).
[2]李元洪.论如何提高公路桥梁施工的技术质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