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丽
【摘要】灌缝技术是一项非常优良的沥青路面裂缝整治技术,并且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应用及推广,灌缝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极大程度上改善了沥青路面裂缝问题的现状,更推动了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为我国公路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本文旨分析沥青裂縫的成因,并进行灌缝技术的应用,以供斟酌参考。
【关键词】沥青路面;裂缝;灌缝技术
1、沥青路面发生裂缝的成因
目前,造成沥青路面裂缝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沥青混合料质量不合格。目前,进行铺路过程中主要材料通常选用沥青混合料,因其良好的防水性以及抗压性,受到广泛应用。然而,沥青路面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而产生严重的开裂现象,并严重影响了公路的正常使用。由于沥青混合料较为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所以我们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关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有条件的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增强处理,提高其对外界因素的抗性。
(2)基层材料质量不合格。目前,公路基层材料中的收缩性质对会沥青路面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严重情况会造成路面开裂,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工程面层的粘结性达到相应的设计标准。因为基层材料的质量造成的路面开裂现象,通常表现在如下两方面:①干缩裂缝,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沥青混合料中水分缺失,从而导致工程基层材料的缝隙变小,发生干缩裂缝现象。②温度收缩裂缝,在沥青混合料施工结束之后,因为受到低温因素的影响,进而发生收缩应力,当沥青材料的抗拉强度难以承受这种收缩应力,就会发生温度收缩裂缝。
(3)设计质量不合格。如果设计质量不合理,同样会造成沥青路面裂缝现象的发生。就目前而言,我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并不成熟,而且对其防治技术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难以掌握具体情况,不能针对性的对沥青路面裂缝进行设计。通常而言,沥青路面设计质量不合格通常表现在:前期未做好实际勘测工作,对实际施工地的地质条件不熟悉,导致设计与实际施工脱轨;对道路基层以及路面排水系统的设计不够完善,存在诸多弊病。
(4)施工技术不合格。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技术不规范同样也会造成沥青路面产生裂缝,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因素:①在软土地基的地基条件下,如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能够妥善的处理好软土地基以及地基强度难以满足设计要求,将会造成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现象,严重的话甚至可能造成局部塌陷,进而发生沥青路面裂缝,使路面难以正常使用。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路基压实工作的质量不过关,将严重影响沥青路面质量的稳定性,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势必会发生沥青路面裂缝现象。③盲目的追求工期进度,造成施工不规范以及偷工减料现象,与此同时,为了降低工程造价谋求暴利,不惜使用假冒伪劣的低等施工材料, 使整个沥青路面的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从而造成沥青路面裂缝发生。④面层集料产生离析问题,从而造成局部的粗集料远远多于细集料, 不利于路基的稳定性,并且为压实工作带来影响,与此同时,还会造成沥青面层的粘结力大大降低,直至低于路基强度,最后导致沥青路面开裂。
2、灌缝技术的具体操作流程
(1)准备工作。在实际施工开始之前,必须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勘测及检查, 并且检查开槽机和灌缝机设备是否有效运作,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对未发现的问题进行反复排查,确保施工准备万无一失, 在对沥青路面的实际情况进行勘察时,必须全面的对其发生的裂缝进行多方面的检查,随后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通过合理的分析,设计最有效的施工方案,灌缝机启动之后,要立即将密封胶加入到热灌里,并对其进行加热促使融化,并对加热温度进行严格控制,控制温度在193℃-204℃范围内。
(2)开槽工作。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对沥青路面裂缝进行开槽,并且确保凹槽切割整齐,在开槽时,调整好开槽机的锯片高度,确保其能够符合设计要求,从而保证工程质量,与此同时,还要严格控制开槽切入深度,保持在1.5cm-2cm 范围内,在开槽时,开槽反向要根据实际的裂缝方向进行选择,确保槽口形状规则有效。
(3)清槽工作。完成开槽工作后,需要对槽缝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确保工程质量,实际操作过程中,首先要将钢丝刷与吹尘机协调使用,将槽内的碎渣及杂物进行清理,并且确保清理的杂物至少离裂缝0.5 米远,与此同时进行全面的槽缝清理,从而确保槽面与密封胶之间最大程度上的粘结,为槽缝的施工提供干净适宜的施工环境,其次,除了上述的清槽方法外,还可以使用压缩空气清槽法对槽缝进行清理。
(4)烘槽工作。在灌缝工作之前,首先使用RP-A 型的热气喷枪,将裂缝进行加热除潮,并使槽内有一个良好的热接触环境,方便缝壁及缝底与灌缝料之间的良好粘结。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烘槽工作不到位,路面及裂缝比较潮湿而且温度较低,这时就需要停止施工,督促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烘干处理,方可准予施工,如果没有良好的热接触环境,密封胶与裂缝的粘结力会大大降低,从而不利于裂缝灌缝的质量,对整体施工造成影响,难以实现路面的修补。
(5)选择密封胶。选择密封胶的时候,必须要依据当前施工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与此同时,要控制好密封胶的使用温度,保持在200℃-210℃范围内,如果不符合这个温度范围,必须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进行整改,否则将会对灌缝施工造成影响。
(6)灌胶工作。在进行灌胶工作的时候,必须要严格控制灌缝机的灌缝方向,而且,在灌胶完成5min 之后,必须进行找平灌缝操作,形成T 形的密封层。在此过程中,严格控制灌胶的高度,如果在高温条件下,灌胶胶体必须要略高于路面,如果在低温条件下,灌胶胶体必须要略低于路面。
(7)养护工作。整体路面裂缝灌缝施工结束后,必须要对其进行养护工作,通常在密封胶的表面添加塑料薄膜,并且保证其宽度要略多2-3cm,避免密封胶因车轮作用流出。与此同时,要确保密封胶灌缝完毕后得到充分的冷却,通常冷却十五分钟左右,并且将多余沙粒进行清理。
3、灌缝施工技术的优势
(1)成本较低。尽管传统的沥青路面裂缝施工技术前期造价相对较低,而且设备投入几乎为零,但是使用过后失效比例较大,对其进行后期维修会造成巨大的造价预算,但是灌缝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投入资金较大,但是施工完毕后因其优良的性质,无需进行后期修补,从而节省造价成本。
(2)提高稳定性。进行灌缝施工之后沥青路面的质量会得到相当大的质量改观, 而且使用年限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沥青路面发生病害的几率,是不可多得的优良改善技术。
(3)提高美观性。与传统技术不同,灌缝技术不会发生缝宽粗细不均匀等现象发生,亦不会发生路面污染现象,更好的做到低温不开裂高温不泛油的施工要求,大大的提高路面的美观性。
参考文献:
[1]梁治江.灌缝技术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纵横,2011(3):67-68.
[2]包萍萍.试论路桥工程中沥青路面裂缝的防治技术[J].工程科技,2013,23(5):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