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健民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领域施工工艺的飞跃发展,建筑物规模及层数都呈现逐年增长的良好趋势,在较高楼层的建设过程中高强混凝土质量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怎样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科学合理使用高强混凝土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建筑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探讨高强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有效应用形式,希望能够引起相关企业或部分的重视,或者帮助建筑企业不断提升自身施工技能,正确应用高强混凝土,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关键词】高强混凝土;建筑施工;应用形式;配合比及质量; 分析研究
1. 高强混凝土的几种原材料
高强混凝土需要的原材料有水泥、细骨料、粗骨料、F 矿粉增强剂、高效减水剂、水等。选择的水泥应该是等于或高于525# 的硅酸盐水泥,质量标准参考GB-Jl75-85《硅酸盐水泥, 普通水泥》, 在使用之前还要进行一次复验, 契合所有要求后才能投入使用。细骨料的空隙率大约为42%,容量大约为1420kg/m3,细度模量在2.65 至3.0 之间,达到11 区级配标准, 其品质满足IGJ52-79《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规定含泥量低于2%。选择花岗岩碎石和石灰岩碎石作为粗骨料, 规格在0.5 至2cm 之间, 最大的应控制在3.2cm 内;粗骨料的质地应该较为坚硬, 整体外形类似正方形, 将针片颗粒状控制在5% 内,压碎指标在9% 至12% 之间;强度比高于所配混凝土强度20% 至50%, 连续级配的含砂量应在1% 之内, 每项技术指标满足JGJ53-79《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要求。F 矿粉增强剂的价格仅为水泥价格的二分之一,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获得较为显著的经济效果, 例如结合内渗1% 地矿粉得到高强混凝土和纯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同时每立方米体积混凝土大约可以减少使用40 至50kg 的水泥。使用F 矿粉增强剂在改善施工工艺性能的同时获得理想保水性,在一个小时时间里不会出现泌水情况,而且提升坍落度,契合泵送混凝土潜在需求。F 矿粉增强剂里的天然沸石含量至少为6%,可溶硅含量在8%至10%之间,铝含量在6% 至8% 之间,细度控制0.08 方孔筛的筛余量为1 至3%。高效减水剂的质量要满足GB8076-87《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标准》要求。
2. 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
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首先必须符合混凝土强度潜在需求, 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耐久性,有效契合施工环境及工艺。在使用之前, 必须针对高强混凝土开展专门的试配,确保其满足现坍试验相关要求,只有各方面因素达到标准要求,才能在施工过程中实现预期的可泵性、凝结时间、控制坍落度损失等。
2.1 试配强度
应该按照CBJl07-8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和《高强混凝土结构施工规程建议》要求来获得高强混凝土配制强度, 并将工程施工现场环境存在的差异及可能出现的改变纳入考虑范围之内。试配强度应该为所需强度等级与系数1.15 之间的乘积,m fcu ≥ m fcuk+1.64580;m fcu 是混凝土试配强度,m fcuk 为混凝土强度等级,1.645 则是保证率95% 系数,80 为按照情况取5N/ mm2。
2.2 水灰比
高强混凝土的水灰比应该保持在0.28 至0.32 左右, 不能超出0.32, 同时要结合强度等级的提升而减少,C60 及其以上混凝土的水灰比应该低于0.28,经由外加混合料及外加高效减水剂来施行拌料和易性的调整, 在符合拌料和易性的条件下尽最大努力降低水的用量, 使用NF 高效减水剂来改善工作度, 但其用量要控制在水泥量1.5% 至2% 之间。
2.3 水泥用量、砂率及F 矿粉混凝土配合比
泥较佳的用量在450 至500kg/m3 之间, 在60Mpa 以上的混凝土应该控制在550kg/m3 左右,可以选择使用外加矿物掺合料来实现降低及控制水泥用量的根本目的, 如果使用外加硅粉可以较大程度降低水泥用量。高强混凝土务必使用标号在525# 以上的优质水泥, 其砂率控制在26 至32% 左右即可, 泵送过程中砂率应该控制在32 至36% 左右。运用假定容重和绝对体积等计算方式来获得掺F 矿粉混凝土的配合比,首先核算得出没有掺入F 矿粉之前基准混凝土的配合比, 然后将F 矿粉置换基准混凝土配合比里水泥用量的10% 左右替代水泥。
3. 高强混凝土施工工艺
3.1 高强混凝土的拌制
在拌制过程中要严格掌握投料顺序及搅拌工艺,将施工配合比控制在许可范围内, 按重量计算使用的原材料, 用来计重的磅秤必须能够准确得到结果,同时具有灵活性其放置区域可以随意进行更改, 坚持做到车车过秤。定量允许偏差要控制在以下范围内: 水、掺合料、高效减水剂±1%,水泥±2%,粗细骨料±3%。拌制高强混凝土过程中的用水量必须得到有效控制,认真掌握砂石里含水量数值大小并将其从用水量中扣除出去, 使用自动称量装置和砂子含水量自动检测仪器来开展配料工作, 自动调整搅拌用水,在拌制过程中不可以任意加水。使用粉剂作为高效减水剂, 可以将其制成溶液再加入, 然后在加水时扣除溶液用水。搅拌时可以优先使用滞水工艺,在最后一次搅拌时添加减水剂。应该给予搅拌时间足够的重视力度,确保每次搅拌的时间至少为60 秒, 确保拌料得到充分融合。高强混凝土的搅拌均匀与否将, 直接对混凝土强度空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使用强制式搅拌机拌来获得理想搅拌效果。
3.2 高强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
高强混凝土的运输和澆筑等步骤都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因为高强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比较快。要想尽可能缩短高强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就必须全面掌握工程项目施工情况,精心组织开展严密的施工, 协调搅拌、运输、浇筑等工序之间的联系, 做到环环相扣并争取在一个小时之内完成施工。在运输及浇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混凝土密实性的获得,因为密实度对混凝土的强度至关重要。在施工时为确保获得理想混凝土密实性, 可以使用高频震捣器, 结合结构继面尺寸分层浇筑, 分层震捣。浇筑时混凝土卸料的自由倾落高度至少2 米。若混凝土强度等级存在差异性,那么其接疑处的施工应该从高强等级混凝土开始浇筑, 然后再到低等级混凝土,虽然强度等级存在差异但也可以同时浇筑。在浇筑时要注意, 不能让低等级混凝土参杂至高等级混凝土结构区域中去。
4. 结束语
高强混凝土应用于高层建筑中能够获得显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这种混凝土具有缩小构件继面承重, 提升强度、周转, 减少工期长度等特点。但是目前我国部分建筑企业并没有完全正确掌握高强混凝土的应用形式,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偏差,影响企业社会及经济效益的获得。因此,建筑企业应该给予高强混凝土足够的重视力度,让企业技术人员掌握其正确的应用方式,帮助企业获得市场核心竞争能力,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宏海, 具哲. 建筑工程中高强混凝土的施工工艺[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7).
[2] 林安银, 郑江龙. 高强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4).
[3] 沈仁兴.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高强混凝土的应用[J]. 中国房地产业.2011(03).
[4] 李广昌, 丛莉. 浅谈建筑施工中如何应用高强混凝土[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5).
[5] 潘海彬. 高强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 内江科技.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