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轩 王彬 陈三
摘要:目的观察华法林、阿司匹林对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治疗的临床疗效,为抗栓治疗提供循证医学方面的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6月—2011年6月门诊及内科住院治疗的65岁以上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234 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78例。A组:阿司匹林治疗。B组:华法林抗凝治疗,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2~1.6。C组:华法林抗凝治疗, INR值1.7~2.5。比较3组血栓栓塞(TIA、脑栓塞、外周血管栓塞、左房附壁血栓等)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率;鼻、牙龈、胃肠、泌尿道出血,以及皮肤淤点或淤斑等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组、B组、C组血栓栓塞等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0.5%、21.8%和9.0%,A、B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显著低于A、B组(P<0.05)。A组、B组、C组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7%、9.0%和10.3%,A、B、C三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的华法林临床疗效与阿司匹林无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的华法林临床疗效显著优于阿司匹林。
关键词:心房颤动;华法林;阿司匹林
中图分类号:R541R256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5.01.048
文章编号:16721349(2015)01011802
心房颤动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65 岁及以上心房颤动的患者特称为老年人心房颤动,其人群患病率为 7.2%,随年龄增加其发病率逐渐增加,80岁及以上者心房颤动的发病率甚至可以达到15.0%[1]。血栓栓塞是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其中脑栓塞是心房颤动引发的主要栓塞性事件,房颤患者脑卒中发生率可以达到12.1%,脑栓塞是AF患者病死率及病残率增加的主要原因,老年人心房颤动并发脑卒中30 d 病死率高达24%[2],房颤栓塞并发症的预防,对
改善房颤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目前我国房颤的抗凝治疗原则主要借鉴于欧美国家的标准,而老年人心房颤动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对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目前仍有争论[4]。本研究观察华法林、阿司匹林对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治疗的临床疗效,以期为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提供循证医学方面的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门诊及内科住院治疗的65岁以上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234 例,男180例,女154例,年龄65岁~81岁(73.4岁±6.4岁)。诊断参照老年人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写作组2011年制定的“老年人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病史、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明确诊断[5]。CHADS评分评估栓塞风险(年龄>75岁、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各计1分,脑卒中病史计2分)[6]。排除标准:患有严重肝、肾、肺、脑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有心脏瓣膜病;心脏附壁血栓;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者近期有脏器活动性出血、手术或外伤史者;对华法林或阿司匹林过敏;恶性肿瘤;妊娠;不能规律服药者。234 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78例。A组:阿司匹林治疗。B组:华法林抗凝治疗,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2~1.6。C组:华法林抗凝治疗, INR值1.7~2.5。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CHADS评分等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阿司匹林片(每片100 mg)为德国拜耳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片/日,晚饭后半小时服用。华法林钠片山东齐鲁制药厂)起始剂量2.5 mg,1次/日,晚饭后半小时服用,每5 d测INR值1次,按照0.625 mg的剂量增减华法林剂量,将INR值调整到相应的1.2~1.6或者1.7~2.5范围内,INR值达到要求后每月复诊1次,所有患者随访2年。
1.3观察指标记录患者有无出现血栓栓塞(TIA、脑栓塞、外周血管栓塞、左房附壁血栓等)临床终点事件;有无鼻、牙龈、胃肠、泌尿道出血,以及皮肤淤点或淤斑等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栓栓塞事件等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A组78例患者中有4例TIA发作,3例脑栓塞,5例左房附壁血栓,2例外周血管栓塞,2例死亡,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为20.5%。B组78例患者中有3例TIA发作,4例脑栓塞,5例左房附壁血栓,2例外周血管栓塞,3例死亡,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为21.8%。C组78例患者中有2例TIA发作,1例脑栓塞,2例左房附壁血栓,1例外周血管栓塞,1例死亡,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为9.0%。A、B组之间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与A、B组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78例患者中有1例鼻出血,2例牙龈出血,1例胃腸道出血,无泌尿道出血,2例皮肤淤点或淤斑,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B组78例患者中有2例鼻出血,2例牙龈出血,无胃肠道出血,1例泌尿道出血,2例皮肤淤点或淤斑,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C组78例患者中有2例鼻出血,3例牙龈出血,1例胃肠道出血,无泌尿道出血,2例皮肤淤点或淤斑,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3组之间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血栓栓塞是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心房颤动致死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其带来巨大的躯体痛苦和精神负担,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7]。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主要阻止前列腺素(PG)和血栓烷A2的合成完成抗血小板的药效,华法林是香豆素类抗凝剂,主要通过干扰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的合成来达到抗凝的药效,目前二者是临床上常用的血栓栓塞预防性药物,但因为老年患者多伴发其他疾病,临床医生多顾虑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一般建议应用低强度抗凝治疗[8]。本研究统计显示,低剂量的华法林治疗可以达到阿司匹林疗效,但提高华法林计量后可以显著减少血栓栓塞事件发生,说明了在老年人群中安全范围内可以应用高剂量的华法林抗凝。张华等[9]研究显示,安全范围内高剂量的华法林可以显著降低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
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预防性治疗需要长期服药,但长期服药后出血事件是临床医生常常担心的问题,特别是华法林其代谢易受食物及药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服药期间需监测INR值,临床上华法林使用并不乐观[10]。本研究显示,INR值在1.2~1.6和1.7~2.5范围内华法林不同剂量所引起出血事件无统计学意义,与阿司匹林治疗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在合理范围内提高华法林剂量不会增加其出血事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华法林为主的抗凝治疗预防栓塞是最有效的方法。张善春等[4]研究显示,将老年患者INR值控制在1.7~2.5范围内华法林的剂量是安全有效的。
本研究显示,与阿司匹林比较华法林不会显著增加老年患者出血风险,并且提高华法林的剂量可以显著减少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而不增加老年患者出血风险。
参考文献:
[1]Cartman G,Blostein M,Eisenberg MJ.Correlation between CHADS2 score and anticoagulant use in atrial fibrillation:Results of a minisurvey[J].Exp Clin Cardiol,2013,18(2):101103.
[2]龔玮琦,陈巍,刘明.老年心房颤动高危患者抗凝治疗的药物选择及安全性[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8):817820.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卒中一级预防指南”撰写组.中国卒中一级预防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4(1):282288.
[4]张善春,吴卫平,王振福,等.206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治疗及血管事件发生情况5年随访[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5):497499.
[5]老年人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写作组,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老年人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11) [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4 ):260270.
[6]Hopps S,Marcy TR.Waffarin versus aspirin:Using CHADS2 to guide therapy for stroke prevention in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J].Consult Pharm,2009,24(3):841844.
[7]茅新蕾,韩丽雅,黄向东,等.阿司匹林预防失败脑梗死患者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0,15(10):11481151.
[8]陈新军,郑若龙,张华,等.老年中高危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7):11261128.
[9]张华,陈新军,郑若龙,等.不同抗凝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对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11(10):758761.
[10]闫丽荣,樊朝美.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27(1):6467.
(收稿日期:20140414)
(本文编辑王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