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婷 甘平
【摘要】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高糖致大鼠腹膜间皮细胞Bim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达分成3组:对照组(n=12):腹腔每天注射生理盐水25ml;模型组(n=12,HGC组):腹腔每天注射4.25%葡萄糖腹透液25ml,实验第8、10、12、22、24、26天注射加有脂多糖6mg/L的4.25%葡萄糖腹透液;治疗组(n=12,HGM组):腹腔每天注射4.25%葡萄糖腹透液25ml+2%盐酸川芎嗪溶液(40mg/L),实验第8、10、12、22、24、26天注射加有脂多糖6mg/L的4.25%葡萄糖腹膜液。8周后分别处死各组大鼠,取腹膜组织及SABC免疫组化学法检测腹膜间皮细胞内Bim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GC组和HGM组腹膜间皮细胞Bim表达上调(P〈0.05),且HGC组显著高于HGM组(P〈0.05)。结论 川芎嗪能够促进高糖致大鼠腹膜间皮细胞Bim表达下调,可能存在减轻腹膜纤维化的机制。
【关键词】川芎嗪;脂多糖;腹膜间皮细胞;Bim
【中图分类号】R446.6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123-01
前言: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手段之一,而腹膜纤维化所致超滤下降是影响患者长期有效透析的重要因素[1] ,目前研究表明腹膜透析时腹膜炎症的反復发生和腹膜透析液的生物不相容性是导致腹膜纤维化的主要因素,其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腹膜壁层单核巨噬细胞侵润和腹膜外基质的沉积[2] 。Bim是Bcl-2家族的促凋亡因子,是诱导细胞凋亡的,多项研究证明它可以诱导多种细胞的凋亡。川芎嗪是中药川芎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研究证实低剂量川芎嗪有提高腹膜透析净超量,细胞保护及抗炎作用[3] 。本文观察川芎嗪对高糖致大鼠腹膜间皮细胞Bim表达的影响,讨论其CAPD时腹膜慢性炎症发病机制中的可能机制。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和药物
4.25%葡萄糖腹膜透析液(百特医疗公司出品),注射用盐酸川芎嗪(上海源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兔抗鼠 Bim抗体,即用型SABC 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 5% BSA 封闭液,DAB 显色试剂盒,红细胞裂解液。
1.2 动物分组和实验方法
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达分成3组:对照组(n=12):腹腔每天注射生理盐水25ml;模型组(n=12,HGC组):腹腔每天注射4.25%葡萄糖腹透液25ml,实验第8、10、12、22、24、26天注射加含脂多糖6mg/L的4.25%葡萄糖腹膜透液;治疗组(n=12,HGM组):腹腔每天注射4.25%葡萄糖腹透液25ml+2%盐酸川芎嗪溶液(40mg/L),实验第8、10、12、22、24、26天注射加含脂多糖6mg/L的4.25%葡萄糖腹透液。
1.3 标本取材
8周后分别处死各组大鼠,取腹膜组织及SABC免疫组化学法检测腹膜间皮细胞内Bim的表达,并行腹膜组织HE及Masson染色病理学检查。取石蜡包埋的壁腹膜组织,作5μm 切片,常规方法 HE 染色, 光镜下观察病理改变。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19.0软件数据包对于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计量性资料采取均数加减标准差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计数性资料采取X2检验。当P<0.05时,可以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GC组和HGM组腹膜间皮细胞Bim表达上调(P〈0.05),且HGC组显著高于HGM组(P〈0.05)。HE染色后光镜下HGC组和HGM组可见腹膜间皮细胞由扁平变成圆形、柱形,间皮细胞肥大脱落,间皮下结缔组织明显增厚,可见血管生成及纤维素物质沉积,还可见纤维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侵润,HGC组表现尤为明显。
3.讨论
临床治疗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替代治疗之一是采取CAPD,因此腹膜功能和机构的稳定性是CAPD治疗的物质基础。在CAPD诸多的并发症中,腹膜纤维化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该并发症的形成和发展直接导致了腹膜的结构和功能性的变化,从而导致了透析治疗的失败,超滤失败是大部分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退出治疗的主要原因。在临床的治疗上,由于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由感染引起的急性腹膜炎病例数明显下降,而慢性腹膜炎持续存在。传统的腹透液主要选择葡萄糖作为渗透性物质,在加热过程中形成的葡萄糖降解产物对腹膜间皮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并对损伤后的细胞复修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造成了间皮细胞的死亡和剥落,死亡细胞的空隙则由胶原蛋白结缔组织进行补充,最后形成了纤维化腹膜。因此可以认为腹膜的纤维化是导致透析治疗效果下降的主要元凶。
川芎嗪是中药川芎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研究证实低剂量川芎嗪有提高腹膜透析净超量,细胞保护及抗炎作用。有研究表明,川芎嗪对于透析液所造成的慢性腹膜炎症反应和纤维化反应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主要机理是川芎嗪能够抑制由于透析液所诱发的P65、NF-KB、PMC等炎症因子的高表达。从而起到抗炎的作用,但是过往的研究对于机理没有进一步的阐述。Bim是Bcl-2家族的促凋亡因子,是诱导细胞凋亡的,多项研究证明它可以诱导多种细胞的凋亡。本文的研究表明,川芎嗪对于Bim的表达具有下调作用。Bim的下调对于腹膜间皮细胞的凋亡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在Bim的调解下,腹膜间皮细胞受损进入程序性凋亡,并启动正常的修复机制,能够有效抑制由于细胞坏死所释放出来的大量炎症因子,从有可能抑制腹膜炎症的发生和蔓延,减少了腹膜变性和纤维化的几率。提升了对腹膜的保护作用,至于川芎嗪和Bim下调的具体机制和作用机理,还需要进一步采取研究证实。综上所述,川芎嗪能够促进高糖和脂多糖致大鼠腹膜间皮细胞Bim表达下调,有减轻腹膜慢性炎症。
参考文献
[1] 伍军,阳晓等.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哪种透析治疗方式具有更好的生存率?[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8,24(12)
[2]阳 晓,叶任高等.川芎嗪对大鼠腹膜超滤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9)
[3]刘杰,阚丹,刘立思. IKK/IκB/NF-κB信号通路阻断及临床应用[J]. 实用医学杂志. 20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