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检验过程中发生异常的因素分析

2015-10-21 19:58吴秀辉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防范分析

吴秀辉

【摘要】 目的 使血细胞检验在检测中获得更为稳定、有效、精准的可靠数据,避免临床诊断出现偏差,病情和治疗方案判定错误。方法 通过对血细胞标本采集、标本抗凝、标本保存和运输、仪器校准等环节的分析,防范血细胞检验工作中异常因素对最终结果的影响。结果 科学、合理的开展血液检验工作的每一个步骤,认真细致的防范,可有效提高血细胞检验的质量。结论 要充分考虑血细胞检验的多种影响因素,严格控制,保证检验的准确性。

【关键词】血细胞检验;异常因素;防范;分析

【中图分类号】R78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111-01

血液检验是医学上常用的检验方法,临床意义重大。一方面,血液检验可以为血液疾病的诊断提供直接依据;另一方面,血液诊断提供的信息,可以为人体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治提供重要信息参考和支持。所以,临床血细胞检验的有效性将客观影响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别,进而影响到具体治疗方案的设计和开展。从很大程度上讲,要对病人病情诊断认真负责,要给临床医生提供有效精准的参考凭据,就必须防范血细胞检验过程中异常因素的存在,切实保障血细胞检验的质量[1] 。

1 标本采集

1.1标本的采集部位 采血部位的选择能够影响到血细胞检测的最终结果。当前,医学界采血基本部位大体有两种选择情况,即末梢毛细血管采血与静脉采血。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相对末梢毛细血管血样,静脉血血样是最可靠的标本更加有效和可靠。虽然手指血样与静脉血样差异相对较小,但目前绝大多数专家还是统一判定:应用血液分析仪检验人体血细胞检验时,静脉血是最优血样选择。

1.2 受检者生理原因 在血液检测中,受检者的集体运动、精神状况、采血时间、很火习惯、摄入、季节变换等因素皆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所以,采血时需仔细询受检者近期药物服用情况,是否存在剧烈机体运动,冬季室外低温时,应在采血前对受检者进行温暖护理。总体上讲,不同生理状态下血细胞各参数也会存在差异,例如机体在摄入食物水分后,血液相应发生生理性稀释现象,导致检测结果不准。而剧烈运动后血液浓缩,若立即取血,也会影响检测结果。所以,对于非急诊患者尽量调整好后再行血样采集。

1.3 科学血样采集注意事项 ①血样采集前,认真仔细对注射器与针头进行消毒、清理和检查作业,避免感染以及采集中产生泡沫致溶血现象的发生。②优选封闭式真空采血管进行血样采集。③注意采血点周围皮肤情况,避开创口、灼伤、冻伤、发炎、肿胀等区域的皮肤,选择完好区域行采血。④注意血样采集时不能反复穿刺皮肤。⑤如果特殊情况下需要采集末梢血样,需清掉第一滴出血,将第二滴血作为检测样本。⑥血样采集结束后,样本存入试管时需把注射针头去除,缓慢推入。⑦科学控制受检血样量和抗凝剂配比。抗凝剂比例过低时,抗凝剂比例过高时,可能导致血细胞形态和体积的一些改变变化,影响最终检测结果。

2 标本的抗凝

人体血样标本采集结束后,在血细胞检验前,血标本须经抗凝剂抗凝处理,目前,市场上血液抗凝剂品种众多,其中,EDTA 盐是对血样检测中白细胞形态和血小板影响较小的一种,比较符合血细胞常规检测标准要求[2] 。如不考虑本文上述的血样标本采集因素的消极影响,在通常情况下,血细胞标本的整体质量将直接由血样和血液抗凝剂之间比例分配。当血液比例过高偏大时,血液抗凝剂相对比例降低,往往出现血浆重微凝情况,易阻塞检测仪,这就会造成检验部分血液检验指标的失准。当抗凝剂比例过高时,血液样本量相对偏多,对最终的血液检测结果造成更大消极影响。检测样本经 EDTA盐抗凝处理后,血样中的白细胞形態将会随时间推移产生变化,这一变化过程与抗凝时长和EDTA盐浓度相关,EDTA与血液的最优配比为1.5 mg/ml,如果血样量相对偏少,EDTA的配比浓度相应提高,血样中的中性粒细胞肿胀分叶消失,血小板肿胀崩解,产生碎片,这些都会导致最终检测结果的错误。

3 血样的保存、运送及测定时间

要注意血样标本须有详细准确的标识,避免后期检测全过程误差出现,且血样获取后应及时送检。抗凝全血标本在6~24℃室温条件下能够保存一天一夜。如本文上文分析,抗凝剂的时间和、浓度的不同情况,将会改变血细胞的具体形态,据相关研究表明,用EDTA抗凝后的静脉血标本,如果保存时间小于8h,则所或得的检测结果为最优。抗凝处理2h后,血液中白细胞粒细胞发生形变,如没能及时监测,须尽快推制血涂片,这样有利于显微镜的复查。虽然血样在2~8℃环境下可增加存储时长,但由于血小板抗凝后球形形变,体积有增大,需1h后才能稳定,所以做血液红细胞比容检测时,须尽量在1h后进行。

4 仪器校准原因

当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因快速精准原因,被广泛推广。然而,在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时,应注意定期的仪器校准工作。一般情况下要用配套的校准物开展校准,无配套校准物的,需用经二级标准血液分析仪定值的新鲜血作为校准物进行校准。对于部分实验室有数台血细胞分析仪的机构,为协调多台仪器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精准性,需对每台仪器进行室内质控、仪器校准等,定期用新鲜血标本在实验室内不同型号的仪器上进行结果比对,以保证检测质量。

综上所述,影响血细胞检验结果的因素多元存在,为了达到有效检验,需要医师仔细分析样本采集、抗凝处理、存储运送、仪器标准等多方面因素,要把人为因素降低,保证验血仪器精准,尽量减少血细胞检测偏差,,提高检验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玲花.血细胞检验中的几点注意事项[J].医技与临床,2012,11:45-46.

[2] 卢曙琴.临床血细胞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分析[J].旅游管理研究当代医学.2010,07:68.

猜你喜欢
防范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SQL注入防护
浅析防范电能表串户的重要性及方法
也谈国际贸易合同欺诈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