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摘要】 目的:比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在大面积牙体缺损修复中使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大面积牙体缺损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观察组(n=30,纤维桩修复)、对照组(n=30,铸造金属冠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咀嚼功能、牙龈情况以及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咬合力(132.11±7.17)lbs、咀嚼效率(93.25±7.26)%顯著高于对照组的(107.19±9.46)lbs、(79.26±7.2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发生桩核松动、脱落、折断以及牙龈变色共3例数少于对照组10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纤维桩修复相比铸造金属桩修复更有助于改善咀嚼功能、减少牙周组织受到的刺激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是大面积牙体缺损较为理想的修复方法。
【关键词】牙体缺损;冠修复;纤维桩;铸造金属桩
【中图分类号】R562.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092-02
大面积牙体缺损是牙科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各种牙体修复材料也在不断更新换代,除了传统金属材料外,陶瓷材料、树脂材料等相继出现,新型材料带来性能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且在牙体修复中所占面积日益增加[1]。在本研究中,我们分析了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用于大面积牙体缺损修复中的疗效: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大面积牙体缺损患者,均获知情同意进行本次实验,共纳入60例患者,根据桩核修复材料差异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接受纤维桩修复,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9.4±3.2岁;对照组接受铸造金属冠修复,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30.2±3.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修复方法
两组患者均为根管治疗后进行核桩结合树脂核材料修复,具体过程如下:首先对残冠和残根进行处理,清理将旧的充填残料以及龋坏组织,尽量不损坏健康的牙体组织;修整下颌根管的管腔,长度应大于15 mm,并将边缘整理平整;根据缺损的形状选用形状合适的桩核材料,在残冠和残根内涂抹Contax粘合剂,并将树脂材料以及桩核材料插入根管内,而后完成冠修复,对照组患者选用铸造金属桩核,观察组患者选用纤维桩核。
1.3 观察指标
采用咬合力测定仪评估咬合力、采用称重法评估咀嚼效率;修复后半年内,随访患者发生桩核松动、脱落、折断以及牙龈变色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检验方差齐性后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咀嚼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咬合力和咀嚼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咬合力及咀嚼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术后并发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发生桩核折断1例、牙龈变色1例、桩核松动0例、桩核脱落1例,对照组患者发生桩核折断4例、牙龈变色2例、桩核松动3例、桩核脱落1例,两组患者修复效果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牙体大面积缺损是牙科常见疾病,传统治疗常用金属铸造桩核修复,铸造金属桩核是最早用于桩核修复的材料,包括镍铬合金、钴铬合金、金合金等,具有硬度大、桩核本身强度高的特点,但是,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远高于牙本质,在置入后会造成应力集中于根管,增加修复后发生根折的风险,且金属材料容易受到唾液等口腔内分泌物的腐蚀,一方面引起腐蚀物沉积后会引起牙龈变色、外观暗沉;另一方面还会造成大量炎症因子释放进入龈沟液,导致牙龈组织敏感性增加,容易发生牙龈出血[2],易造成牙根局部应力集中而引发根折现象,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纤维桩核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桩核修复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耐腐蚀性能强,且弹性模量为15-18GPa,与牙本质的弹性模量十分接近,能够避免根管内应力集中的情况发生,使咀嚼过程中的应力均匀的分布在桩核材料和牙根上,降低了根折发生的风险。在修复过另外,铸造金属桩的桩长度一般要达到根管深度的2/3-3/4;而纤维桩能够与树脂材料形成粘结力极高的化学结合,修复材料仅需伸入根管的1/2即可达到强度较大的固定效果,避免了金属材料伸入根管较深的情况、也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牙体组织的缺损,能够增强修复后桩核的抗折能力[3] 。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咬合力(132.11±7.17)lbs、咀嚼效率(93.25±7.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7.19±9.46)lbs、(79.26±7.2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发生桩核松动、脱落、折断以及牙龈变色共3例数少于对照组10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以上结果我们得出,纤维桩修复相对金属桩,有助于改善咀嚼功能、减少牙周组织受到的刺激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是大面积牙体缺损较为理想的修复方法。
参考文献
[1] 孙晓云. 口腔选纤维桩核冠修复牙体严重缺损的临床观察[J]. 当代医学, 2014, (23): 033.
[2]马洪学,申丽丽,刘琨,等. 玻璃纤维桩核与铸造金属桩核修复残根残冠及无桩修复牙体的临床效果评价[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3,31(1):45-48.
[3]蔡娟,郁章欣,吴金枝,等. 不同桩核修复磨牙的生物相容性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12):2273-2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