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春刚 淡国朝
【摘 要】港口航道工程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在了解其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加以强化和提高,才能使港口航道工程的质量得到更好地保证。本文阐述了提高港口航道工程施工技术的意义以及提高港口航道施工技术的影响因素,对港口航道疏浚工程的施工工艺以及控制要点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港口航道;施工技术;意义;影响因素;施工工艺;控制要点
一、提高港口航道工程施工技术的意义
港口管理与运营是物流业的主要依托。港产业发展,将有效地促进港口建设不断升级,推动物流业尤其是港口物流的发展和完善,并对增强我国经济实力、提高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有着积极意义。港口航道的规划与建设是完善港口布局、加快港口发展的关键举措,应时之需,港口航道通过能力研究成为支持港口建设决策和运营管理的重要课题,其旨在解决影响我国港口布局的航道规划等问题,提出在恶劣自然条件、生产不确定性和社会综合制约等复杂条件下港口航道通过能力计算分析理论和提高改善措施。目前,内河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方法趋于成熟,港口规划领域缺乏相关课题理论研究,造成港口平面规划上的不便,影响港口规划、建设与发展。为适应我国水运交通运输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促进交通运输向节能、环保和安全的方向发展,提出港口航道通过能力分析计算方法,对提高航道利用率、船舶航行的安全性以及航道工程的投资效益,保证沿海大型专业化码头装卸效率的充分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航道是水路交通運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航道通过能力是水运行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加大水运基础设施扩能升级,增强碍航水工建筑物的改造力度,改善通航环境;加快航道升级的改造工程,使航道等级提高可通航船舶吨级标准,将有效地提高航道通过能力。就港口运输而言,航道通过能力是反映港口航道适航程度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是度量航道疏导船舶能力的尺度,它的大小直接影响整个港口通过能力的发挥和资源的配置利用。所以确定航道通过能力计算分析方法,对航道的通过能力进行计算评价是进行航道设计与规划、确定航道建设规模及实现航道扩建的重要依据。
二、从影响港口运航能力因素方面,对提高港口航道施工技术的分析
提高港口的施工技术,目的是为了提高港口的运航能力。笔者认为有以下因素影响运航能力。
2.1航道和船舶的技术性能
①航道条件,包括航道尺度(长度、深度、宽度)、通航期保证率、航标设置等。航道条件是航道通过能力重要影响因素,它决定了可以通航的船舶吨位与尺度。航道状况良好,则水深条件可以满足大型船舶的吃水要求,并有利于提高船舶的实际载重量,有着更高的通航保证率,提供更多的可通航时间。②船舶属性。包括到港船型及比例构成、航行速度、船舶间距(混合货种)、载货量、装卸量等。
2.2运行组织
①船舶运行模式。当船舶密集到港时,就会造成航道的使用冲突;与双向通航相比,单向航道的拥堵会更加严重。②装卸作业效率。船舶在泊位靠泊,陆域设备的装卸作业效率直接影响船舶在泊作业的时间,从而影响船舶在港停时,对航道的通过能力造成影响。此外,还包括进出港规则(调度)、排队规则(生产组织)、港口服务水平、拖船协作以及船舶驾驶人员的技术水平等,这些因素取决于各个港口的具体情况。如上所述,港口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是繁多而复杂的,而某些因素之间又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可以说,其中的复杂性不亚于内河航道通过能力与道路通行能力。在计算港口航道通过能力时,对影响因素通盘考虑、计算过程力求完美是不现实的,以国内河航道的控制段包括天然航道的急流浅滩、单行航道、不能夜航的航道、有碍航建筑物的区段、浅滩、船闸、升船机等。
三、港口航道疏浚工程的施工工艺以及控制要点
港口航道的疏浚工程所指的是通过人力或者机械等方法来拓宽或者加深水域而进行的水下土石方开挖的工程。疏浚工程能够大大增加航道的排洪能力,同时还能够增强航道的通航能力,它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有着重大的意义。疏浚工程能够保证船舶在主航道上稳定的航行,且港口的吞吐量也会随之而增大。想要保证港口的航运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来进行疏浚工程的施工。
3.1疏浚工程的施工工艺
疏浚工程实质的工作是对航道中的泥沙进行清理,以保证主航道能够有一个较深的水位,因此,在进行主航道的疏浚工程时,一定要选择先进的施工设备来施工,同时在施工时也要对各个设备进行合理的运用,以增加工程的施工效率。在使用施工设备时,一定要注意对开挖泥沙的合理堆放,因此,我们需要为之建立一个合理的泥沙堆放地点,并在堆放的地点处建立一个排水系统,以保证泥沙中的水能够顺利的排除,而不是蓄在泥沙之中,如若排水系统不到位,那么泥沙的沉积率则不够,泥沙将会再次进入河道,那么前面的施工就没有意义了,因此对于泥沙堆积点的排水系统一定要合理的建设。在开挖泥沙时,要能够根据不同的泥沙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开挖施工流程以及方法。(1)试挖。在进行施工之前,应当选择一个有经验的挖泥人员来上台操作,并对挖泥船的相关挖泥参数进行合理的更改。这样才能够让挖泥的工作以及整体的施工达到预期的目的。与此同时,还要对最佳的组合进行选择,以确保工程的施工能够有效顺利的进行。(2)挖槽。在挖槽的过程之中,应当根据试挖的数据来合理的确定绞刀以及抓斗的下放深度,这样能够保证挖槽取得最好的施工效果。除此之外,在施工过程中要能够根据回淤的状况以及开挖后的泥沙泄漏程度来对工程施工的超深进行判断,是否增加施工。与此同时,施工的超深厚度也要通过施工初期的试挖来确定,当然,在实际施工中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更正,这样才能够保证挖槽的深度以及设计所要求的深度适宜。为了防止漏挖的现象出现,在挖槽的过程中,要确保每一条挖槽都要与之前的挖槽有5m左右的重叠。尤其是在挖槽边坡进行分层分阶梯的施工时,更是要对重叠的挖槽部分多加注意,以免出现浅埂的遗留。(3)输送泥浆。在进行施工时,为了避免往来的船只对工程施工出现干扰的情况,同时也是为了保证航道的通畅无阻,管线在通过老航道之前要确保敷设水下潜管的情况。为了保证潜管能够适应水下的地形,水下潜管的连接一般采用柔性连接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应在水面上使水下的潜管连成整体,然后再进行分段的下放,这样能够保证水下潜管连接的连续性。
3.2疏浚工程的控制要点
由于港口的吞吐量较大,因而主航道会有大量的船舶来往,因此在疏浚工程时要避免疏浚工程对往来船舶的影响,所以在进行疏浚工程时要选择一个船舶往来较少的时间进行施工,避开港口航运的繁忙时段。由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合理的疏浚方案,采用局部疏浚的施工方法来对航道进行施工,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疏浚工程对往来船舶的影响。
四、结束语
航道是水路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航道通过能力是水运行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并且港口航道是船舶航行作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是港口整体功能充分发挥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对提高港口航道施工技术的意义及疏浚工程施工工艺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吕巧志.港口航道施工工艺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06).
[2]赵明亮,王争瑞.桥梁基础施工技术[J].科技传播,2011(15)
[3]桂志强.内河航道疏浚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与文化,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