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运鸿 苑永涛 王亚栋
[摘要]矿产资源探测复杂性较强,需要合理选择物探方法,综合物探法的有效组合与运用能够对各类金属矿体进行科学探测。基于此,本文以某多金属矿区为例,通过分析矿体地质结构,认为激发极化与可控音频电磁两种物探方法的组合运用能够起到较好的探测效果,结果证实运用这两种方法圈定的矿体异常范围与实际钻探较为吻合,具有较强的探矿效果。
[关键词]探测 多金属矿 综合物探 应用
[中图分类号] P6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8-204-1
隨着矿产资源的需要日益扩大,地表矿产资源已经出现了枯竭,而人们的需求却呈现增长态势,供需矛盾不断凸显。面对矿产资源的短缺问题,需要寻求更多的开采资源,尤其是多金属矿的勘查更为重要。就目前我国的矿产资源勘查来看,其探测深度已经降到500m以下,为了在这样的深度下进行矿脉探测与矿产勘查,就需要更为科学、合理的物探方法与技术。因此,物探技术与方法的运用需要不断的创新与优化,综合物探法作为一类可选择与组合的方法。能够依据多金属矿的具体情况,选择多种方法的有效组合进行探测,有利于对矿体异常进行多方法精准探测,是一项综合性强的技术方法。在深层次矿体中进行有效探测,具有较强的潜力与优势。
1综合物探概述
物探是一项研究地球物理勘查的工作,在地质、能源等方面的探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物探方法的使用有很多种,如重力法、磁法、声波法、电法等,地质探矿由于其复杂性,单一的物探方法并不能精准地测定地质异常区域,需要两种或者多种方法的组合进行勘查,也即综合物探法。通过综合物探法的选择与组合使用,能够对度多金属矿区进行综合勘查,提供更为科学的探测结论,将实际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项目概况
某多金属矿的地质构造属于断裂发育带,矿区内露出长约20km、宽20-100m的导岩,其倾角在50°-60°之间,在断裂带的两侧处由西向北是主要的容矿区。通过相关检测,可知该矿区的硫铁矿与铅锌矿表现出高极化特点,而且其周围的岩体则呈现低极化特点,岩体与多金属之间产生了差异明显的电性特征。这也是本矿区的找矿的重要指示特征。
3综合物探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3.1方法的确定与选择
为了有效探测该多金属矿区不同深度的矿体情况,通过相关检测,认为运用激发极化与可控源音频电磁两种方法进行综合物探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首先,运用激电对相关地质面进行异常查证,划出矿区异常矿体面。其次,运用可控源音频电磁对划出的矿体面再次进行主剖面的异常勘查,进一步查明该矿体面的多金属分布情况,为后期钻探任务提供更为精确的探矿范围与数据。
3.2测量方法简介
(1)激发极化法。在该矿区地质探测中运用的激发极化法通过激电仪进行,使用的激电仪来自重庆奔腾生产,型号为DWJ-1,其中发射极距AB=1200m、接受极距MN=20m。观测要设置在AB的2/3的范围内,且主测线与旁测线之间的位置或距离不能大于AB的1/3。将获得的视电阻率与极化率的数据参数进行异常分析。
(2)可控源音频电磁法。该方法也即AMT测定模式是运用产自美国的型号为GDP-32Ⅱ的电磁仪进行探测。其中AB=1200m、MN=40m。要观测场源的水平磁场分量与电场分量,之后再通过公式计算出视阻抗相位与电阻率,最终运用反演公式计算得到反演电阻率进行异常分析。
3.3布设测线
选择矿区综合化异常较高的区域,呈现垂直形式进行激电测线布设,测线剖面约800m,网度为100m×20m,且方位为90°。测定出多金属异常走向并进行查证。在此基础上,可将进一步筛选的异常较高区域进行可控源音频电磁的测线布设,测线布设选择在异常地段的剖面上,进一步了解多金属的埋藏深度。
4探测异常分析
4.1激电异常分析
依据矿区的具体地质情况以及相应的地形条件,分别选择剖面的布置与样线布设,在矿区内实现中梯式激电测量,发射极距以600、700、800这样的形式进行布设,选择剖面17条。通过激电测量的数据进行原始整理,绘制出的极化率图就可以清楚地圈定出激电异常范围或区域共4处。而得出的结论基本与地表地质出露面的矿脉走向一致,这为进一步实现详细地质探矿奠定了基础。
4.2 AMT异常分析
在确定了矿体区域后,为了进一步查明地下矿体的分布特征,可以将矿体区域进行划分,可将某一异常区域化为D1区,在该区域上选择两条工作剖面,编号为Ⅰ、Ⅱ,以发射极距为40m的形式对剖面进行全长布设。通过布设后取得的数据做出视极化率等值线图,再结合一定的矿脉测试数据能够快速在图上圈定异常区域。本次测定结果可以看出有3处可控源音频电磁视电阻率异常,可以将其异常区域编号为WD1-1、WD1-2及WD1-3。其中WD1-1与WD1-2产生的异常区域范围较大,且与地质矿脉图上表现出的矿脉完全一致。具体表现在:WD1-1的异常区域位于剖面Ⅰ的280-600m高程范围内,以及剖面Ⅱ的400-700m范围内,形态较为不规则,低阻浓度的中心较低,且附近有矿脉露出,探矿价值较大。D1-2的异常区域位于剖面Ⅰ的440-630m高程范围内,以及剖面Ⅱ的580-740m范围内,断面形态较为不规则,且低阻浓度的中心低,附近有矿脉露出,探矿价值较大。D1-3的异常区域位于剖面Ⅰ的550-620m高程范围内,断面封闭度不好,且浓度中心不明确,延伸走向也不明显,探矿价值不大。
5结论
通过相关物探方法的选择与组合对该多金属矿山的探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通过激发极化法得到的异常区域范围为4处,具备进一步探测的条件。
(2)通过可控源音频电磁法可进一步划定矿体分布异常区域,在某一异常区域范围内得到3个异常点,其中两个异常点分布规模大,低阻浓度的中心低,且异常区域范围内有矿脉出露,探矿价值大。
(3)随着地表采矿的日益枯竭,找寻更深地质矿体成为今后地质工作的需要,由于探测多金属矿的复杂性,综合物探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皇健,周佃刚.综合物探方法在银铅锌多金属矿中的运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3(06).
[2]孙燕,刘建明,曾庆栋,等.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某金多金属矿区找矿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