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隧道衬砌开裂的整治

2015-10-21 19:15刘晓蕾
装饰装修天地 2015年7期
关键词:公路隧道

刘晓蕾

摘要:针对某高速公路隧道的特殊地质条件,在施工中出现的衬砌开裂屈服现象,分析衬砌开裂产生的原因,在隧道投入运营前采取相应的加固整治工程措施治理病害。

关键词:公路隧道;衬砌开裂;加固整治

一、地质条件

1.工程地质条件

地质分布如图1所示。修筑路段表层广泛分布第四系崩坡积松散层,下伏基岩为元古界小羊街组上亚组的花岗片麻岩。围岩类别为Ⅱ~Ⅲ类。第四系松散层堆积物可根据成因类型划分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第四系冲洪积卵砾层(Qal+pl)、第四系崩坡积层(Qcol+dl),元古界小羊街组(Ptxb)。这些岩土体具有如下特征:①人工填土层(Qml),由于是回填欠固结土,结构疏松,力学强度低。②层冲洪积层(Qal+pl)卵砾层,中密状,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③崩坡积层(Qcol+dl)为散体结构,结构疏松,力学强度低,易产生浅层划移。④强风化基岩,呈散体—碎裂结构,结构疏松,力学强度低,稳定性差,隧道修建时,易产生坍塌,侧壁失稳。⑤中等风化基岩,呈块状—碎裂结构,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隧道修建时,局部会产生坍塌现象。白色花岗岩片麻岩层,其倾向与山坡倾向相反,岩体具片麻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强风化岩体呈碎裂-散体结构,强度低,结构疏松,中等风化岩体呈块状—碎裂结构,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稳定性稍好,由于风化的差异性,存在强风化的包裹体。

图1  隧道地质剖面图

2.水文地质条件

筑路段以基岩裂隙水为主要地下水类型,含水介质为弱富水性的花岗片麻岩,大气降水的垂直入渗为主要补给径,具有水位埋藏深且不稳定、水力联系弱的特点,排泄受地形控制,坡底河流或局部崖脚是常见的排泄部位,排泄方式为沿沟谷流向曼萨河径流或点状泉。据勘测其间调查,拟建隧道进口有一泉点,偶测流量为0.2l/s,在隧道出口段“V”型沟谷有一常年水流,偶测流量为8.0l/s。因此,常常构成多个相对独立的次级水文地质单元。

二、衬砌出现的病害

根据各单位提供的资料及多次现场勘察的结果,二次衬砌的破坏段主要集中在隧道出口的K235+900~K235+970段,而且中隔墙、边墙和拱各部分均发生严重破坏。破坏情况归纳如下:

1.中隔墙

中隔墙的沉降缝和施工缝均发生横向错位,一般错位3~6cm,最大的错位达12.5cm。中隔墙有下沉现象,隔墙顶部和起拱线相交部位有连续贯通的裂缝。中隔墙顶部局部混凝土压碎,成块脱落。墙体内的钢筋变形凸出,严重部位中隔墙墙体有折断、错位现象,个别部位错位达25cm。

2.边墙

上、下行线边墙均有明显的纵向和斜向裂缝,缝宽0.3~20mm。

3.拱顶

上行线的拱顶有许多纵向裂缝,主要分布在K235+900~K235+940段,缝宽0.3~10mm。这些裂缝表明该处拱圈断裂。特别在K235+900~K235+910段,拱与中隔墙的错位达30cm。下行线的裂缝主要分布在K235+970~K235+940段,缝宽度0.3~15mm。

三、衬砌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1.地质因素

隧道所处山体整体性虽然具有稳定性,隧道围岩的不稳定主要存在于基础以上部位。存在三个不可忽视得非稳定区, 这三个非稳定区具有共同的特征,就是其岩体都是由砂、粘土与块石组成的松散层。

第一个非稳定区位于隧道出口段,里程K235+940~+965区段,波速小于1.0km/s,强度低。隧道围岩为块石与砂粘土堆积,砂粘土比例较大。由于地形较陡,饱水后重力不稳定,易变形流动,对隧道产生较大的侧向推力。目前已经造成隧道的侧移和衬砌破坏。

第二个非稳定区在隧道顶部,位于K235+820~+940之间,厚度5~20m,产生的节理裂隙带与开挖松动有关。裂隙带中充填砂与粘土,模量低、强度差,遇有垂向节理带时易塌方冒顶。K235+879~+889处的塌方冒顶就有此种原因。该松散层饱水后有向左侧滑动的可能性,对拱顶产生侧向建立,造成拱顶衬砌变形。特别是K235+920~+940段尤为明显,拱顶施工缝的错台达8cm。

第三个非稳定区为山坡浅表松散层,厚5~15m,主要分布在隧道前半段的山坡上,面积较。松散层以砂为主,混有并留有大量风化残余块体。由砂和残留块体构成的山坡浅表松散层,稳定性很差,饱水后易流动,形成浅表滑坡。

2.施工影响

在不良地质地段进行大跨度公路施工使洞口围岩受到扰动,改变了围岩的受力状态。

四、加固措施

1.加固的指导思想

加固要求:K235+900~K235+970段破坏混凝土经补强后,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不小于原设计。为达到此目的,加固的指导思想是:

加固补强设计在结构变形停止、裂缝不再发展、基础不再沉陷的前提下进行。充分利用已破坏的二次衬砌结构的残余强度和刚度,在不拆除已破坏的结构残体上进行粘钢加固,使其恢复强度和刚度。加固后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满足原设计二衬和500mm内衬的强度和刚度,并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加固后,二衬混凝土、粘贴的钢板、工字钢、新增内衬套联合变形,共同工作。墙伸缩缝处的“平移错台”,加固时保持“柔性可动”,不作刚性处理,中隔墙施工缝处产生的“错台”和起拱线处产生的“水平错台”,加固时按刚性加固处理。

2.加固方法

2.1 对裂缝及破损混凝土进行化学灌浆及修补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对于小于0.3mm的缝隙采用YZJ-1型结构胶进行表面封堵;对于大于0.3mm至3mm以內的裂缝采用YZJ-5型灌注结构胶进行灌缝处理;对于大于3mm以上的裂缝,先凿出混凝土松动部分,然后采用高强微膨胀无收缩化学灌浆材料进行灌缝处理;对于破损混凝土,采用插筋及高于原混凝土强度的纤维混凝土进行补强及修形。

2.2 对于拱脚、中隔墙及错台处,将错台部位的屈服筋混凝土凿开,重新焊接一定长度的钢筋替代屈服筋(搭接长度按规范规定),将错台部分重新浇筑高于原混凝土强度的纤维混凝土并修形,以便后续粘结钢板之用。

2.3 对于边墙,中隔墙的处理,首先进行基础灌浆,形成稳定的基础。对边墙、中隔墙局部加强处理,首先灌缝,其次粘钢、植筋将钢板锁住。对于拱顶及边拱采用对拱外圈进行灌浆处理,将周围松散堆积物灌浆后形成拱圈,厚度8~10m。

五、加固效果

在加固施工前后,对隧道衬砌进行了收敛观测和拱顶下沉量测。从量测的结果来看,洞内衬砌收敛量测在加固施工前,最严重地段平均为每天收敛值为0.62mm,加固施工结束后,最严重的断面平均每天收敛变形量为0.049mm。拱顶下沉在加固前变化最大点平均为每天0.83mm,加固施工后变化最大点平均为每天0.054 mm。

参考文献:

[1] 郑立煌,夏才初. 小曼萨河联拱隧道病害综合治理[J],现代隧道技术,2004,41(6)

[2] 邹代峰.乌石山隧道右线进口病害整治施下技术[Jl.公路交通科技 2002-12

[3] 云南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元江~磨黑高速公路4合同小曼萨河隧道综合治理施工图完善设计》,[Z]2003,3

猜你喜欢
公路隧道
公路隧道养护费用估价模型及评价体系研究
公路隧道养护费用估价模型及评价体系研究
公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与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现状及思考
关于公路隧道施工质量问题与控制探讨
公路隧道施工塌方的预防及处理措施研究
某黄土公路隧道病害分析及治理方案之得失
甘肃省公路隧道运营防灾及安全保障综合体系研究
公路隧道照明控制技术综述
公路隧道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