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竹琼
【摘要】高层建筑在未受到普遍关注的时候,已经悄然地改变了我们的城市,它们逐渐弱化了原有的城市轴线、道路、广场的地位,成为城市形态的新代表,对其所在的城市街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高层建筑仅以其绝对的规模和总量就对城市街区的集中化、对街上的行人以及街景本身都具有明显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发展
前言:高层建筑的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而且建筑行业在此基础上也积累了大量经验。但是大家必须面对的问题是,高层建筑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发展问题,例如:供水供电问题、出行问题、安全问题等。这些问题必须要引起大家特别是建筑设计师们的高度重视,希望设计师们将来在工作中能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以保证人们良好的居住环境。
一 建筑设计意义
建筑设计与城市的关系讨论。建筑设计的意义首先应该讨论建筑设计与城市的关系。人类社会从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城市及其造城运动的出现。可以这么说,随着城市的出现,人类历史上最辉煌最激动人心的建筑艺术的大幕就此揭开了。营造城市所投入的巨大劳动和智慧,让一个个文明灿烂登场又黯然谢幕。今天,即使古代文明早已灰飞烟灭了,但当我们看到些许遗迹的时候,依然会为那时的壮美与精致而震惊。没有城市,没有那纷繁的功能与数量,建筑师也许永远不会作为一个单独的艺术与技术职业成为“世界上最好的仅次于总统的职业”。人类在河流的渡口和道路的节点聚居形成了村镇,随着经济活动的开展,有了市场的出现,城市的功能骤然繁多了,之后,随着人口的加剧、交通的频繁和城市的功能分区,不同功能的建筑物出现了。其实,早期的建筑师和规划师是不分的,近代科学的发展才使建筑和规划有了各自的分野。所以说,建筑设计与城市的关系,就像水滴之于江海,树木之于森林。
二、建筑设计的要点
1.考虑建筑的气候条件
低碳建筑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很多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往往没有考虑到当地气候环境,而是采用通用的标准进行设计,这种做法虽然确保了建筑居住的舒适性,但是建筑能耗过大,只有充分考虑建筑的地区气候特点,才能设计出更完美的作品。
2.注重健康理念
建筑设计的基本目标就是确保居住人員的健康安全,这就要求建筑室内的空气质量和噪音不超过规范标准。设计人员应选用高质量的建筑材料,设置各种有益设施。例如,合理设置建筑的出风口和进风口,可以确保空气畅通,有效改善室内环境。
3.整体设计
当前一些建筑设计人员将低碳理念、健康理念等要求视为建筑设计的附加部门,将它们与建筑设计区分开来,在完成大部分设计后才进行其他方面的设计,这使得建筑理念不能贯穿设计的全过程,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4降低能耗
建筑设计应该降低能耗,通过对建筑采用良好的体形系数,选择优质的建筑材料,运用先进的外墙保温措施,科学的设置门窗等方法来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
三.高层建筑设计具体措施
1内部环境设计
1.1 声、光环境设计
天然采光方面,整栋楼的设计为了增加日照时间,可以设计成波浪形或弧形。每个房间要考虑窗的面积及方位。设置反射光板或光导管等天然光导入设备,建筑内装修可采用浅色调,增加二次反射光线,通过这些手段保证获得足够的室内光线,并达到了一定的均匀度,由此减少白天的人工照明,节省照能耗。夏季要有可收放的遮阳篷在夏季尽可能减少不需要的太阳辐射热进入室内,门窗设置还要有利于自然通风,带走热量。冬季又有利于太阳光进入。针对声环境设计来看,设计师应考虑将卧室设置在背向噪声源的方向,这样可降低噪音
30dB,有时可能和采光冲突。这就需要合理布局。采用隔音窗也能显著阻隔室外噪音;在住宅区沿路适当栽植绿色植物,对降噪也有一定效果。
1.2 水、热环境设计
低碳建筑讲究节水,并且要考虑水质和水量两个问题。低碳建筑采用的节水方法有:选用有良好节水型供水设施;安装收集雨水装置,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就地处理污水。小区景观用水要专门设计并将其纳入全局一并考虑。热环境的实现尤其重要。小区的热供应应该满足居民的舒适度的要求,并能实现建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夏季空调的室内适宜温度为22~27℃,冬季供暖的室内温度宜在20-24。可采用制冷、取暖、生活用热水联合供应的热环境技术。
2 外部环境设计
2.1 绿化设计
首先,应将建筑空间与城市绿化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达成统一。其次,将建筑与绿化复合,做到双方效益的最大化。建筑与绿化覆盖结合。再次,这种设计方式是一种人性化的方式去解决建筑与城市的生态问题。最后,这种方式有利于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整合。绿化是
与自然环境有机的结合,而不是脱离地面而孤立存在的,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整体;同时,由于这种空间的连续性,建筑的可达行增加了,人们也能够从一个外部环境轻松地进入建筑的上部空间,并享有这份空间提供的视觉与心理上的轻松、愉悦。
2.2 智能系统设计
通过建设方便、快捷的信息设施系统和信息化应用系统。使用户足不出户即可进行信息交流和应用,减少人们出行的交通压力及C02排放量.保护环境;另一方面是紧跟低碳建筑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发智能化技术在环保生态设施和系统中的应用,如对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雨水及污水综合利用系统的监控与管理等,与环保生态系统共同营造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为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在建筑智能化系统中最具节能降耗潜力的是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具有对建筑设备进行测量、监视和控制的功能,不仅保证各类设备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和可靠。提高效率,降低运行费用,而且能改善环境,并达到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3要做好防雷击设计
对于高层建筑物来说,雷击是一大安全隐患。现在很多高层建筑物顶层都会安有避雷针,除此之外,设计时还要在防雷击方面进行细化。高层建筑防雷系统应该按照“综合治理,整体防御,突出重点,多重保护”的原则,充分利用高层建筑物的结构,多设置防雷击设施。可以把高层的一些金属支架进行接地,一些钢筋混凝土也需要进行接地,为了防止静电的危害,在一些易产生电流的金属物上也要安装避雷针。建筑物周围也要加强避雷措施,在某些场合下可以设置避雷塔。高层建筑物与传统建筑物相比,对防雷设备的要求更严格,如果某些方面没有做到位,就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隐患,特别是高层居住的人员。
4.垃圾回收问题
随着高层建筑物飞快的发展,垃圾回收成为了一个让很多人头疼的问题。根据传统经验,大家需要把自己家产生的垃圾放到楼下,如果继续采用这种方法,对于高层居住的人们来说,就存在着很大的不便。所以设计垃圾通道是一个很重要的措施。人们可以把垃圾放到通道里,顺着通道把垃圾放到一个合理的地方。不仅为居住者提供了方便,也为建筑物的清洁员提供了很大便利。
4结论
总之,低碳经济时代的新建筑若想要有开拓性的创新,必须要破除传统的建筑学观念,深入研究低碳建筑相关的技术与方法。同时,需要建立科学与低碳建筑设计交融的框架体系,积极运用新科学影响下的各种技术手段尤其是计算机技术,探索高效的低碳建筑设计技术与方法,推动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裴菁菁.城市建筑设计的创新理念探讨[J].城市建筑设计,2011(2).
[2]邹德慈.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J].城市规划学刊,2009(5).
[3]陈礼超;;浅谈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形式[J];大众科技;2009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