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建筑行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对建筑工程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关注房屋的质量,而且对房屋周围的观景也很重视,比如说房屋的舒适度、安全度以及周围的交通情况等等都是现在的户主最为关心的问题。但近几年关于建筑工程的事故常有发生,导致越来越多人的注意力开始转向于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问题。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是现今的建筑工程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建筑行业,尤为耀眼。但建筑工程建设是一项很严谨的工程,设计师在对建筑进行结构设计的时候,必须得遵循安全、实用、美观、经济、方便等这五方面的原则。在这五个原则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性原则,因为安全无论是哪行哪业都必须摆在首位的一个原则,而建筑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信誉与利益。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建筑安全的定义
建筑设计是一项较为严谨、复杂、综合的学科,包含很多专业方面的知识,比如说物理学、建筑学等。因此,在进行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各方面因素,合理设计,以保障建筑的安全性以及人民的生命安全。为了使建筑设计合理、科学、高效,在设计之初,就必须得明确整个结构的设计以及整个建筑的承载力等,然后进行精确计算,确保建筑形状、结构大小以及具体方位等各个环节都能够符合规范要求。
二、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一) 抗震性不强
抗震性不强,是目前我国各地区建筑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从近几年我国地震所造成的损失率就可以充分体现出来,这说明我国建筑的抗震性还远远没有达到国家的标准。要想减少地震所带来的损失,就必须得快速提高我国建筑的抗震能力,而要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的前提是要提高我国建筑的设计水平。据目前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的建筑公司和建设人员对建筑的抗震性缺乏深刻的认识,对建筑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没有引起太大的重视,在进行具体建筑设计时没有加入抗震设计。就因这个原因,导致地震发生时,我国许多建筑遭到严重的毁灭。有些地区的建筑设计虽然加入了抗震设计,但没有根据地区地质情况来进行具体分析,抗震设计都是千篇一律,这样也不利于房子的安全。
(二)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
建筑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完成,但建筑工程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结构设计水平的影响,在具体实践操作中,影响建筑安全的因素有很多:一,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筑设计人员如果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就会导致设计的结果与具体实际存在较大差别,而进一步引发安全问题。二,设计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当设計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时,在具体设计中就很容易忽视安全设计,而将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了建筑的美观及经济性上,如果不及时转变此种观念,很容对我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三,以利益为主。很多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为了达到业主的要求,而不顾建筑设计原则,尽量满足业主的要求。业主毕竟不是专业的设计人员,他只要求建筑的适用、美观等这些外观层面的东西,而对于其它没什么要求。而设计师即使发现其中存在安全问题,也没有提出要对建设设计进行改善的想法。从以上三方面来看,应当要格外重视设计人员在具体设计中的行为举止,加强对设计人员行为的管理与监督,还要加强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让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缺陷。
(三)设计中偷工减料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是钢材,钢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但在进行工程建设时,偷工减料的现象常有发生。笔者认为造成偷工减料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其一,很多企业为了获取小利而节省施工成本,比如说减少钢材的使用,这是完全不注重后果的表现,钢材作为建筑的主材料,在施工中一旦偷工减料,就会使建筑工程建设各方面都达不到标准要求,严重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其二,是钢材的配筋率问题。对于钢材的配筋率我国有明确条文规定:要根据不同建筑物来决定钢材的配筋率,以此作为标准选取适合建筑的钢材。但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并没有根据不同抗震等级的建筑来合理设计配筋率,致使许多建筑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
三、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措施
(一)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进行设计
建筑行业的发展一直以来广受各界关注,因为关乎到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民生问题。国家针对建筑行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推出了相关规定来引导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当然国家提出的这些规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而进行及时改进,做到政策性、实效性、技术性三者的有效统一。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必须时刻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来保证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此外,作为设计人员,需要全面理解这些规定的要求和本质,在遵守规定的基础上,按照不同建筑的特点来进行其结构设计。
(二)提高建筑设计人员的抗震意识
建筑设计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设计人员具备极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另外还应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敢于创新的精神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设计人员应当培养自身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每一环节的设计都应追求精益求精,密切配合建筑工作。还要不断吸收、借鉴古今中外优秀的建筑结构设计经验,弥补自身不足,为以后更好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还需对自身存在的一些陈旧观念进行摒弃,充分认识到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重要性,做到以人为本,保证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企业还需定期对设计人员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保证其将学到的知识充分利用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最后,企业要定期组织行业之间的交流讨论会,使公司的技术人员能够与同行人员进行相互交流切磋,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
(三)开展科研,创新设计软件
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的难度越发加大,也使得我国的建筑事业对建筑结构设计者的要求越来越高。显然,在此种情况下,现有的结构设计程序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比如说,现有的力学模型难以适应复杂的构建形式,在进行设计时一旦对某些构建的承载力计算失误,就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除此之外,计算机的某些功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结构设计的水平,为了配合软件的使用能力,只能简化计算过程来满足计算程序的能力。因此,设计者和计算机专业人员要努力开展科研工作,开发一种高精度软件,推进设计结构创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在具体设计中关于安全性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质量。本文通过对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旨在提醒结构设计人员了解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在具体工作中要端正工作态度,善于承担责任,同时还要加强安全意识,推动我国建筑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努力设计出令广大群众放心、满意的建筑设计。总而言之,建筑设计工作要时时刻刻把安全放到第一位,只要全体工作人员一起认真努力,相信一定会建设出令人满意的房子。
【参考文献】
[1]姜彤,徐博.试论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3(1):150.
[2]伍晖.试论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7):404-404.
[3]阚哲,武晓红.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新材料新装饰,2014(14):170-170.
[4]李钊,牛珂.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建材发展导向,2014(4):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