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观园引开去看中国古典建筑与园林旅游审美赏析

2015-10-21 18:50王婷桑昊旻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0期
关键词:园林建筑大观园园林景观

王婷 桑昊旻

【摘要】北京大观园是一座再现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大观园”景观的仿古园林,位于宣武区南菜园(市区西南隅护城河畔)。园中的园林建筑、山形水系、植物造景、小品点缀等,均力图忠实于原著的时代风尚和细节描写。本文从大观园引开去看中国古典建筑与园林旅游审美进行分析。

一、大观园艺术特征

大观园虽是曹雪晴臆想出来的一个园林。其生动之极全靠曹的华丽词藻描绘出的。更让此园有一种文学的气质。看来园林与文学结合真乃一拍即合,点石成金呢。

园林总体上大体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俩大类。皇家园林规模宏大,造型饱满,用料精良,真山真水,而且依山依水而建,建筑物体量高大雄伟,威严壮观,体态雍容华贵,色彩金碧辉煌,布局上宫苑合一,政治色彩浓厚,突出皇权的至高无上。鲜明的例子如颐和园。而私家园林面积小,色彩朴素淡雅,以白、青、栗等中间色为主,淡雅朴素,主题突出以独特的明净风格见长,达到了“灿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艺术境界”。

然,大观园不同于一般的私家园林,它是为贵妃省亲而修建的行宫别墅。“贾政先秉正看门,只见正门五间,上面桶瓦泥鳅脊,那门栏窗格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基,凿成西番草花样。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果然不落富丽俗套在”。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正门讲究一个平淡中见精工的手法。明明是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但是却是细雕新鲜花样;白石台基,凿成西番草花样。由此可见正门别有特色,不落俗套,是精细之工,但不见富丽之气,而是虽一眼看过去略平淡,久看必越加現真工。这种手法在中国南方园林之中较为常见,南方推从素色,但其底蕴和气势却不见得比彩色弱,关键是手法问题。比较显著的犹如徽派建筑,自成一派。正门五间,较为宽,以突出其大气,而不会显得雍涩。屋脊一般,但已经较为细致了,门窗雕刻别出花样,正是以其水磨群墙来反衬其精细雕琢,因此更加显得精细。白石台基也凿上花样,雪墙之下却用上虎皮石雕琢,可见是注重细节的,而用大面积的素来衬托细节之细。是亦更加精细,大面积的素是素得恰到好处。使得整个正门不过分地矫饰,也不会显得寒碜,反而愈久弥新,有一种格外的气质。

二、从中国传统文化看大观园

我相信曹公描写大观园,定是旨在创造一个与贾府荣宁府第所不同的氛围。贾宝玉与金陵十二钗在大观园中的生活定也更为自由。这恰恰暗合了中国园林建筑“本与自然,高于自然”的核心。这让我想到了中国的最典型的江南园林。如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扬州的个园、南京的芥子园、上海的豫园。这些大都就是明清时期建造的。这些园林景观几乎都是一句庄子、掏钱等热爱大自然和归隐情结的文人诗文中的诗词妙句及已经而命名,从中进一步体现了明清文人对山水田园的向往和归隐情趣的挚爱。也许曹公也是如此吧。

曹雪芹也十分注重建筑与人文的和谐。潇湘馆的小巧便知黛玉的心思细腻,蘅芜院的奇异与“无情也动人”的贾宝钗,秋爽斋的开阔表现贾探春的豁达大度,稻香村的简朴对映李纨的“槁木死灰”。妙玉居的栊翠庵,数十株红梅在雪的映衬下,散发出一股股寒香,却还如胭脂一般傲雪凌霜,显得分外精神。这种孤、寂、冷的意境,无意下便揭示“独卧青灯古佛旁”年轻的尼姑,冷淡孤傲、心境高洁的性格气质。

三、大观园旅游艺术

(一)领略源远流长的中国园林景观文化

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旅游,可以感触中国园林景观文化的源远流长。中国古典园林,从殷商、夏周时代“囿”的出现算起,至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是世界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游客游览这些园林,将领略到中国园林不断改善和进步的风采,提高游客的人文素质。中国的古典园林注重以表现大自然的天然山水景色为主旨,布局自由。所造假山池沼,浑然一体,宛如天成,充分反映了“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表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宇宙观。唐宋时期,官僚与文人墨客自建园林或参与造园工作,将诗与画融入了园林的布局和造景中,使园林建筑不再是工匠的杰作,更是文人的杰作,园林建筑的人文风景突显了出来。游客在游览不同园林的同时,了解园主的人生逸事,感受自然和谐之美,获得巨大的艺术享受。

(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典园林在哲学、文学、艺术、建筑、民俗等诸多方面都有所体现,是多种文化的一个聚合体。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包含了中华文化最核心的价值观、审美情趣、自然观、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以及群体精神、自然精神、人文精神和追求意境的精神等。比如,通过游览园林的建筑群的空间结构,平底园林的布局,运用建筑、山水花木构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群体精神、空间序列观念;通过了解园林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思想,以花木、水石、建筑等物质手段,在有限空间里,创造出视觉无穷的、把握中国人自然精神和理想境界;通过了解中国古典园林运用建筑、山水花木构景,达到人工美和自然美的巧妙结合,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以及对于园林建筑的命名,了解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通过观赏园林景观的结构、图案和文字所反应的情意使游客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了解中国传统的意境美。概而言之,中国园林汇集了诸多中国各民族的传统元素,塑造了一种文人所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与朴质无华的气质和情趣。

(三)获得美的享受

艺术审美是旅游审美的主要内容。审美价值是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基本功能之一。从古典园林产生到历代的发展变化,始终都离不开人们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心理驱动。由于时代和文化传统差异,中国古典园林体现不同于世界其他园林的审美观念,对于什么是美景有自己的标准。除了上述多次提到的“天人合一”之外,中国古典园林在造景时,非常强调以小见大、曲折幽深、山水结合、追求自然美。为了求得景的瞬息万变、意境的幽深、引人入胜,在布局上无不极尽蜿蜒曲折之能事,用分景、障景、隔景等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目的就是为了追求“曲”,使景致丰富深远,增添构图变化,以达到曲径通幽、景愈藏则意境愈深的效果。而曲折、含蓄又主要是通过园林各种建筑的运用,各种建筑之间的虚实、疏密、藏露、起伏错落、曲直对比以及它们之间的巧妙结合,特别是如漏窗的运用,让空间既不是一望无垠,又不妨碍视觉流畅。在漏窗里看,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和美学价值。透过漏窗,青树迷离摇曳,亭台楼阁时隐时现,远空白云飞游,造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往往堂、廊、亭、榭、楼、台一应俱全,石洞、石阶尽显自然美色。综观这些建筑,形、神与自然环境吻合,园内各部分既分隔又相接,使园林体现出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达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例如,苏州网师园面积不大,只有9亩,但是其中主景区围绕水池建有廊、亭、馆、榭等建筑,游廊嵌入水面的六角亭,被认为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以少胜多的典范。

总结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是世界文化遗产,不仅有很高的文化艺术观赏性,而且还有很多历史文化价值,我们在游览时要用心感受,用心保护!

参考文献

[1]红迷在线——一本全面表现红楼梦中的园林建筑的专业书籍

[2]《红楼梦》中的建筑研究 境与象出版社

[3]周虹冰,欧阳雪梅《浅谈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的美学思想》[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

猜你喜欢
园林建筑大观园园林景观
唯美的中式园林建筑
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点及问题
浅谈房产园林景观工程成本的控制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
李倩园林景观设计作品
传统与现代的调和:论高校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优化设置
大观园
大观园
大观园
大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