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2015-10-21 18:50缪元喜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0期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缪元喜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混凝土技术以广泛应用,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施工材料,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决定着工程的质量和妥全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文:混凝土拌制物具有可塑性,它能够和钢筋牢固地结合,最终形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坚固、抗震、经济且耐久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日益成为土建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伴随着混凝土材料质量的逐步提高,及其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其在土建工程建设中的地位也显得特别重要。目前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的研究和分析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执行,不得随意改变施工工序。根据工程的实际施工状况,严格掌控原材料的质量,按照试验室的配合比拌制混凝土。根据实际用量,计量撹拌,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整个流程中,要分批次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检验,以保证每个环节都在质量控制范围内。从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后期养护等各个环节严格控制,制定周密的管理计划,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混凝土在运输与泵送的过程中,其性能会发生改变,影响到施工质量,所以要掌控好运输与泵送阶段的质量。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性能不受到影响,尽量将撹拌站设置在浇筑现场附近,减少运输的距离,保持运输道路的畅通。

二、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1)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主要是指建筑物的地基施工,在地基的挖掘过程中应该按照由浅入深的程序进行,先进行深基础的施工、再进行浅基础的施工,通过这种形式以确保建筑工程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在施工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地基基坑的降水和排水工作,要保证施工过程中地基的安全。

(2)承台施工要根据楼体的标准高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测量,一般的楼体承台以间隔水平分割为主,也就是说一般的主楼的基础以两层施工为主,兩层都要浇灌混凝土,浇筑的时间一般以6d为间隔,层层之间的厚度也有严格的要求,一般要达到1.50米以上,并且层层之间一定要采取必要的间隔措施,一般我们可以用抗拉钢筋作为间隔的手段,在施工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利用这种承台施工的方式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内部的高温,还可以减少施工的成本和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投入,以减少施工的开支节约能源。

(3)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施工的顺序,一般情况是采取由远及近的顺序推进的,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并不是平坦的,有时会存在一定的坡度,在有坡度的地方施工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混凝土一次性浇筑成功,然后在推至到另一边,最后推到顶部。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施工设备的位置也有严格的要求,混凝土输送泵的位置一定要在场地的正中央,这样方便施工,如果我们采用的是混凝土泵管进行浇筑,一定要做到边浇筑、边拆管,最好是由中间向两边开始浇筑,这样可以散掉一定的水化热量,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三、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1)混凝土施工的预防和控制裂缝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中,对于施工的建筑原材料、施工的周围环境、施工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以及有关设计等情况的影响,使得在建筑工程表面墙壁或其他部位产生一定的裂缝。尤其是进行室外施工时,在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些施工人员对于施工现场的环境和气候条件都要充分加以注意,同时还要注意施工的

特殊天气。对于建筑工程的外界气候环境和天气出现一定情况,就会影响到混凝土的结构和质量。特别是针对高温条件下,以及低温等情况,都会使得混凝土墙面出现不同程度的膨胀,或者产生一定的收缩性,于是就造成了混凝土墙面的裂缝,给建筑工程的质量带来一定的威胁。造成混凝土施工出现裂缝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情况下属于环境的温度以及湿度等情况下,出现了许多问题,使得混凝土出现了一定的脆弱性,同时也造成了混凝土不均匀的特点,对

混凝土设计的机构和不够合理。且混凝土出现的裂缝情况,有时候比较复杂,还不能将其彻底的解决和根除。

(2)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的技术: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前期阶段,应通过仔细的分析和监测,同时还要记录一定的监测结果,对施工中的混凝土模板的有关尺寸情况,以及位置和标高,加上混凝土的刚度、强度等问题都不能放过检查。对于施工中的钢筋以及预埋件的有关数量和保护层的厚度等问题,应加强记录和检查。应将模板中的杂物以及各种油污进行

清理干净,还要针对模板上的各种漏洞以及施工缝隙等情况,要加以严格堵塞,同时施工人员应对模板进行整体性的湿润和保护等作业。混凝土浇筑应采用科学的浇筑方法,即采用先低后高的顺序进行浇筑施工。在进行分层浇筑时,要确定浇筑的厚度,主要参考的是建筑物本身在使用钢筋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要主要混凝土的捣实方式。针对竖向的建筑物在进行浇筑混凝土时,应先填充水泥砂浆,一般是在底部以及混凝土的砂浆进行混合填充。需要注意的是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一定不可出现离析现象发生。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如果浇筑的深度在 3m 以上,且浇筑的目标属于竖向型的情况下,应在具体的施工中采用溜管的方式,或者采用串简等方式,对混凝土浇筑中保持均匀。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一定要保证钢筋以及模板,预埋件的情况,对缝隙与孔洞要加强注意,一旦出现了位移等不良情况,或者出现一定的变形,应及时地和有关施工人员取得联系,同时还要联系相关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防止不良情况进一步产生危害。

三、强化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措施

(1)目前,国内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沿袭或借鉴的部分较多,主创新与研究程度远远低于实际要求。国内建筑行管理部门,建筑技术研究机构,以及相关高等院校都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组织专人进行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深入创新与研究,力争实现混凝施上技术的适用性、科学性都由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也注意对于工作经验的积累与总结,通过长期施工技术应用的实践,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合理化建议,并目不断地在工作寻求技术问题与解决方案。

(2)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全面开展之前,技术管理人员定要对复杂环节的施工节点进行必要的技术交流,技术交流的对象要为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要完全掌握建筑施工的技术要求与质量检验标准,并且结合施工位现场施工技术、施工人员素质、原材料、机械设备等实际条件,进而制定利学、合理的混凝体施工技术方案。同时,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交流环节的作用还表现对于工程整体进度和质量的促进,也是工程建设方济收益社会效实现的先决条件。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中,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它可以保证施工过程的施工质量,对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的中国是负责任的,是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戴瀛.浅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关问题.科技致富向导.2012-01-20.

【2】黄福洲 .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 [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12(17):118.

【3】郝学远.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要点与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3.01:91-92

【4】龙书柄 . 试论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质量控制措施[J]. 城市建筑 ,2014(23).99.

猜你喜欢
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混凝土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