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思考

2015-10-21 18:11王晓芬
速读·中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基础新课标目标

王晓芬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新的形势下,教学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学方法,也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作为一名普通初中数学教师,更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全新理念,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如何组织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值得我们的关注与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标;基础;目标

数学是一门有很强的系统性的逻辑性的学科。新课标对于数学教学过程作这样的表述: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从中不难看出新课标对于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重视。强调“知识结构”与“学习能力”的共同发展,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把知识作为思维过程的桥梁和媒介。

一、重视教学过程,注重学生数学思维散发

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经常听到不少同事谈到尽管学生认真的、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但效果总不是很好。这种现象很可能是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理解水平或没有考虑到逐步提高难度有关,没有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切忌拔苗助长,一定要根据学生实际发展水平。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一定要体现起点低、入口宽、可拓展性强的特点。因此,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然后做到有的放矢,否则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只有教师一个人在表演的局面。

教学中注意到学生实际情况,从学生了解的地方入手,逐步引导学生完成对教学内容的主动探究。这个过程不仅扎实了学生的基础,也提高了学生(尤其是数学学困生)的自信心,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二、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强化教学效率

练习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而且对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巩固练习要遵循以下几点:①练习要有针对性,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②练习要及时,使学生对当堂所获得信息反复循环,实现记忆层次的转化(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③练习要有层次性。它有两个含义:一是教师要根据教材本身的逻辑性,以及学生的认知的有序性选择练习题,做到由易到难、以简到繁,既有坡度又有跨度;二是教师对练习题的设计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即要使中下生“吃得消”,又要使优秀生“吃得饱”。④练习要多样化,为巩固概念,选编基础变式题;为纠正差错选编判断、选择题;为拓宽思路,选编多变、多解题等等。同时,练习中要有反馈,教师要根据当堂练习的反馈及时给与激励性的评价,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予以纠正。

三、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造能力提到关系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学生在进入正规、系统的学校教育之前,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与幻想,有着各种各样的疑问。但是在接受正规教育后,封闭的课堂、接受式的教学只重视学习的结论不重视学习的过程,只重视使学生学会不重视使学生会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承不重视知识的创新。学生即使有了科学知识,却没有相应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学生有了对万事万物的标准答案,开始对自己的生活世界熟视无睹,不再有任何的好奇和怀疑。我们的基础教育、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如同一个零件加工厂,将学生的棱角磨掉,将千姿百态的学生打磨成一个模子、一个类型的产品。经过多年教育之后的学生个性丧失,想象力、创造力、实践能力极低。

四、源源不断教给学生方法,努力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浓厚兴趣

良好的教学氛围和问题情境能够诱导学生提问,为他们质疑提供前提条件。不过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即使有质疑的积极性,但就是提不出问题,或者只能提出一些表层的问题。这说明学生还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还未进入探索性思维状态。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时,需要给予一些质疑方法上的指導,以提高学生的质疑水平。

(1)因果质疑。这是一种最常用的质疑方法,每节课我都创设一生活情境让学生想一想原因,要求他们对于所学的每个概念、公式、定理,要知道是什么,更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做到知其所以然。解习题时,要求他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获得一个正确的结果,更应了解解题的过程、思路和方法等。

(2)比较质疑。如教解不等式时,从学生已有的方程认知结构出发,通过比较相互关联或相类似的数学现象、概念、过程、规律的异同,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出解决解不等式的思路和方法。

(3)多维发散质疑。多维发散质疑要求学生从某一知识点出发,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的变换,向多个知识点扩散,形成立体的思维网络,从而产生许多新的问题。我们可以改变问题条件设置,一题多问、或一题多讲,来引导学生进行发散质疑。通常,一个好的问题的提出需要以上一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另外,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只有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学生才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进而深入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四、营造课堂融洽氛围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营造融洽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有助于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学生认知、人格等方面的发展。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走入学生中去,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他们理解、尊重和信任,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进而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是获取知识的土壤和动力”。教师要走入学生中去,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爱岗敬业,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被数学疑问难住,这时及时的给予学生鼓励并能够提供方法、方向的指导和激励,不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数学难学的情绪,从而畏难而放弃,因此,要成为学生的朋友,了解学生需求,给予必要的帮助,结合教学目标,综合各家之长应用于中学数学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杜家栋 、张丽玲.论数学的本质(《中学数学研究》)

[2]李正根.数学的和谐美(《中学数学研究》)

[3]郑何.教育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社)

[4]李朋.浅谈影响数学成绩的因素及改进策略(《教师博览》)

猜你喜欢
基础新课标目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