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赣南钨矿地质特征

2015-10-21 19:30周瑶陶建利
地球 2015年8期
关键词:赣南特征

周瑶 陶建利

[摘要]江西南部地处南岭东段,东临武夷,西接诸广,区内重峦叠嶂。多年的地质调查评价和科学研究证明其他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上著名的钨矿矿集区。其中赣南地区是我国钨资源最集中、开采历史最悠久的黑钨矿产地。就赣南钨矿的特征分析,本文作了浅谈。

[关键词]赣南 钨矿 特征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8-40-1

1赣南钨矿及其典型矿床历史

南岭及其周边地区在燕山运动中期发生钨的大规模成矿,形成世界上矿化强度最高、矿床密度大的钨矿汇集区,其中的赣南地区是我国钨资源最集中、开采历史最悠久的黑钨矿产地,在中国乃至世界钨矿资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钨矿最初就是在江西被发现的,地处赣南的西华山钨矿是其中发现最早的矿区。该矿床开采历史悠久,地质勘探和研究程度较高,是一个产于燕山期复式花岗岩岩株内的大型黑钨矿—石英脉型典型矿床,早已驰名中外,并广为国内外岩石学家、矿床学家所关注。

2赣南钨矿地理位置及其矿床特征

赣南钨矿床主要分布于湘赣粤加里东隆起带赣南后加里东隆起区以及靠近这些隆起区的海西—印支拗陷的边缘部位,矿床类型以中高温热液石英脉型黑钨矿为主。此类钨矿床与燕山期陆壳改造型花岗岩有着密切的成因关系,成矿时代上晚于该类岩体。矿床一般产于花岗岩的内外接触带,按含钨石英脉脉幅、形态、产状等分为大脉型和细脉型两种类型,其中不少钨矿床还伴生有锡、铌、钽、锂、铍和稀土矿化。赣南地区位于东西向南岭构造带与北北东向武夷山构造带的复合部位。早古生代前,处于北部扬子古板块、南部华夏古板块之间,表现为由华夏古板块的向洋拼合而增生,形成了巨厚的以硅铝质为主的碎屑岩建造,并经加里东运动形成变质块体;晚古生代,主要为块体内凹陷沉降,在内部洼地有限的接受海相、陆内湖泊—沼泽碳酸盐、碎屑沉积;中生代以来,受太平洋板块的强烈俯冲,板块与板块的作用加强,挤压隆起和拉张断陷时断时续,形成武夷山、于山、诸广山三条颇具规模的北北东向隆起带与遂川—石城、崇义—会昌、全南—寻乌三条东西向构造—岩浆带,并形成极其丰富的钨锡多金属矿产。

3赣南钨矿地质构造及主要矿床类型

3.1赣南钨矿地质构造

寒武系是赣南成矿区最主要赋矿围岩,主要分布于诸广山东坡褶皱带,在诸广山东坡营前—金坑一带、于山带南部及武夷山带南部发育多层含钙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夹层,为层状夕卡岩白钨矿形成提供了有利围岩条件。赣南地区经历了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喜山等多次构造变动,发育北东走向的遂川—万安、崇义—万安、池江—广昌、南雄—瑞金、全南—长汀和北北东—南北向宜黄—龙南、寧都—定南、石城—寻乌等深、大断裂,3个区域构造单元分割成隆、将拗交替的构造格架,由东往西依次出现武夷山断隆、广昌—安远断拗、于山断隆、兴国—大余断拗、诸广万安—遂川断拗。北东、北北东向深、大断裂山断隆、与遂川—石城、崇义—会昌、全南—寻乌3条东西向继承性基底构造带复合,控制燕山期成矿花岗岩株的定位。断隆亦是燕山期花岗岩隆起带,钨矿床多产于断隆边部,奠定了钨矿床北东成带、东西成串的展拗分界大断裂作为一级控矿构造,布格局。若以隆、容矿构造则为三级或以下低级序裂隙为主,有东西、北西西、北西、北东、北北东向和南北向等几组,以近东西向为主,其次为北西西向,为成矿花岗岩侵入顶托应力追踪东西向基底构造所致。

3.2主要矿床类型

关于赣南地区钨矿床分类的论著众多,本文从地质找矿和开发利用角度,结合矿床与花岗岩成因联系,仅就勘查开发程度较高和找矿潜力较大的矿床类型作一简介。

第一,石英脉型钨矿床。赣南石英脉型钨矿分布广,探明资源储量约占全区80%,其开发利用程度高,是全国黑钨精矿的主要来源。石英脉型钨矿床沿断隆带分布,矿脉产于燕山早期花岗岩接触带内外,严格受构造裂隙控制,多沿成矿岩体长轴方向成群成带排布。含矿石英脉金属矿物主要为黑钨矿,故又称石英脉型黑钨矿床,伴生有益组分通常有Sn、Bi、Cu、Mo、Be、伴生锡石Pb、Ag等。钨一般富集于矿脉中上部,黑钨矿在矿脉上部多产于脉壁或边部,块度较大自形程度高,往深部黑钨矿往往粒度变小。

第二,云英岩细脉浸染型钨矿床。该矿床产于花岗岩基边缘或小型花岗岩株顶部裂隙发育的部位,属破碎带蚀变岩型钨矿特例。矿体由多期次含矿石英细脉、网脉及两侧的浸染状矿化云英岩构成,沿容矿断层或岩体接触面破碎带分布,以洪水寨、九龙脑矿床最为典型。矿体最大的延长600 m,宽度自十几米至百余米不等,工业矿化深度在岩体云英岩中,黑钨矿呈浸染状。

第三,蚀变花岗岩浸染型钨锡。蚀变花岗岩浸染型钨矿多产于含钨石英脉群扇状收缩根部,被形象地称之为脉型钨矿“五层楼”“地下室”。矿体赋存于隐伏成矿花岗岩体顶部或边部及旁侧岩枝的云英岩化或钠长石化带中,呈面型似层状、带状、不规则状产出,有些蚀变岩体即为矿体,形成岩体型矿床。

第四,夕卡岩型钨矿床。成矿花岗岩及其含矿气液与碳酸盐岩、含钙岩层接触、交代,在岩体接触带及附近产生夕卡岩伴有钨多金属矿化,形成夕卡岩型钨矿床。依夕卡岩与接触带的关系,又可分为接触带型和外接触带型两个亚类。

4赣南钨矿的找矿前景展望

据统计,赣南成矿区全区目前已提交钨矿产地78处,其中大型矿床8处、中型矿床24处、小型矿床46处,另有矿点400余处,其中完成详查以上程度钨矿床39处,探明资源储量142.09万t,其中黑钨矿资源储量121.55万t,为全国各地之最。据调查资料显示,赣南十大钨矿山边、深部预测可新增WO3资源量40万t。通过以上以上对赣南钨矿山深边部和主要远景区钨矿资源潜力预测总量达150万t。总体看来,赣南钨矿找矿前景看好。

参考文献

[1]刘善宝 陈毓川 范世祥等.南岭成矿带中、东段的第二找矿空间-来自同位素年代学的证据[J].中国地质.2010.04.

[2]陈 骏 陆建军 陈卫锋等.南岭地区钨锡铌钽花岗岩及其成 矿作用[J].高校地质学报.2008.04.

[3]王定生 陆思明 胡本语等.江西茅坪钨锡矿床地质特征及成 矿模式[J].中国钨业.2011.01.

猜你喜欢
赣南特征
赣南老区展新貌剪影
陈毅诗记赣南游击战
Review on Processability Theory in China
国画作品《四季》
抓特征解方程组
辨识赣南脐橙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