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地铁1号线望湖城站盾构始发施工应急技术研究

2015-10-21 18:50马金珠白洋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0期
关键词:盾构土体预案

马金珠 白洋

摘要:城市地铁区间隧道多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法施工工艺难点体现在盾构的始发、接收、管片拼装、注浆等等。由于盾构始发施工流程复杂,地铁施工环境日趋严峻,盾构始发施工易产生危险生产事故,因此必须对相应事故进行分析,制定应急方案规避风险。

1 工程概况

合肥地铁盾构区间土建5标段盾构施工起讫里程为K11+009.799~K14+512.612,含两座车站三个区间及三个联络通道。两个车站:葛大店站和望湖城站;三个区间:太湖路站~水阳江路站区间,水阳江路站~葛大店站区间、葛大店站~望湖城站区间,区间单线掘进总长度2707m。三个盾构区间将投入两台土压平衡盾构设备。两台盾构机均从望湖城站小里程始发,一直推进至太湖路站。总体需6次始发,2次过站,4次吊装,4次解体吊出。

2 盾构隧道始发施工事故类型

根据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风险评估等,盾构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有:盾构基座变形、反力架支撑位移或变形、洞门密封破坏、洞门破除后产生涌土、始发段轴线偏离、管片错台;洞门破除过程中:涌砂、坍塌;始发掘进过程中:涌砂、坍塌、漏浆、地面沉降过大、基坑变形救援预案、反力架变形、始发托架的移位、钢环板脱落、橡胶帘布破损漏浆、盾构机始发掘进机体故障、其他突发性事故等等。

3 盾构隧道始发施工应急预案

3.1洞门破除过程中:涌土、坍塌救援预案

3.1.1預防措施:

①根据地质条件,制定合理土体加固方案,并在破洞前打探孔,确保加固效果良好的情况下实施;

②破除进度与盾构调试进度一致,避免脱节;

③制定合理破除方法,确保安全、快速施工,避免土体暴露时间过长;

3.1.2处理措施:

使盾构尽快靠上洞门,对洞门圈采用双液浆进行注浆封堵,注浆压力不宜过大或者对端头进行重新加固

3.2始发掘进过程中:涌砂、坍塌、漏浆、地面沉降过大、基坑变形救援预案

3.2.1防范措施:

1)优选最佳端头加固方案。加固时间根据加固方法不同而异,但一般应提前至少3个月进行,应充分考虑1个月的工期、1个月的龄期、检测后的补充加固等因素。

2)严格控制洞门土体加固的施工质量,通过垂直与水平钻芯取样的方式,检测土体加固强度和均匀性,如未达标,采用补充注浆的方法进行补救;

3)隧道洞门混凝土凿除前,在洞圈范围内钻水平观测孔,观察是否出现渗漏水;如有,则根据渗漏水的具体情况,采用水平注浆或降水等处理措施;

4)洞门临时止水装置安装牢固,第二次洞门砼快速凿除后,盾构机迅速推进入洞圈靠近土体,防止洞口加固土体暴露时间长而出现渗漏水情况;

5)认真做好盾构调试工作,做好始发注浆和盾尾油脂的注入等工作。

3.2.2处理措施:

1) 如出现涌水、涌砂现象,马上用用双液浆进行注浆封堵,待土体稳定后再进行注浆加固;

2) 当基坑变形过大时应及时进行相应的支撑,防止变形进一步扩大;

3.3盾构基座变形救援预案

3.3.1预防措施:

①基座定位轴线与隧道设计轴线一致;

②基座框架结构的强度、刚度能克服始发段穿越洞门、加固土体所产生的推力;

③合理控制盾构姿态;

④基座底面与始发井底板间要垫平垫实,保证接触面积满足要求。

3.3.2处理措施:

发生变形时,停止推进,查找变形原因,进行相应的加固;如基座变形严重,盾体在其上又无法修复或加固,只能采取措施使盾构脱离基座,创造工作条件后对基座进行修复加固。

3.4反力架支撑位移或变形救援预案

3.4.1危险因素分析:

盾构机自身过重在前进过程中,千斤顶回顶始发托架的推力过大,如反力架及始发托架固定不到位,会造成反力架及始发托架的变形、移位影响盾构始发。

3.4.2预防措施:

①推进时合理控制总推力,且合理编组千斤顶,使之均匀受力;

②对各构件进行强度、刚度校核。各连接点应采用合理的连接方式保证连接牢靠,各构件安装定位精确,并确保电焊质量以及螺栓连接强度;

3.4.3处理措施:

发生位移或变形时,停止推进,查找变形原因,进行相应的加固;推进时合理编组千斤顶,控制推进速度和总推力等。

3.5洞门密封破坏救援预案

3.5.1预防措施:

①严格按相关图纸制作、施工洞门;

②正确安装洞门密封;

③对接触面涂抹油脂;

3.5.2处理措施:

盾构穿越洞门密封时,缓慢推进并适时调整;对已破坏的密封进行填充或补焊;必要时实施双液注浆。

3.6始发段轴线偏离救援预案

3.6.1预防措施:

①确设计端头加固方案,设计合理的加固方法和强度;

②合理设定盾构土压;

③正确操控盾构机,提高设备完好率。

3.6.2处理措施:

合理控制盾构姿态,通过调节推进油缸配合盾构纠偏。

3.7管片错台救援预案

3.7.1原因:

①管片安装时,在盾尾残留的渣土未清理干净;

②注浆量与注浆压力不均;

③掘进速度过快,造成管片上浮。

3.7.2处理措施:

①安装前,清理槽内渣土等杂物

②严格注浆管理,根据不同地层,调整不同的注浆方式,控制注浆压力。

③安装管片时,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范,螺栓紧固严格执行“三次紧固”的原则。

④控制掘进速度,保证掘进匀速进行,有效控制管片上浮问题。

3.8钢环板脱落救援预案

3.8.1危险因素分析:

1)盾构始发时盾体紧贴橡胶帘布,在推进过程中过大的摩擦阻力带动下洞门钢环板易脱落;

2)在车站主体施工时对洞门钢环板加固不到位。

3.8.2防范措施:

1) 在主体结构施工中严格检查钢环板的固定,固定合格方可进行洞门混凝土的浇筑;

2)在盾构始发前检查钢环板固定情况,确保钢环板稳定牢固。

3.8.3处置措施:

如在始发掘进过程中,一旦发现钢环板脱落,马上停止掘进,快速在脱落位置打Φ20长25cm膨胀螺栓加钢板扣押住原有钢环板,确保稳定后继续进行掘进。

3.9橡胶帘布破损漏浆救援预案

3.9.1危险因素分析:

1)在盾構始发时盾构机挤压橡胶帘布造成破损;

2)盾构始发时因操作不当,刀盘转动造成橡胶帘布破损;

3)盾构机掘进时因注浆压力过大,橡胶帘布与管片挤压不密实造成漏浆。

3.9.2防范措施:

1)在橡胶帘布安装前,应认真检查橡胶帘布是否完好无损;

2)盾构始发前严格检查扇形夹板和橡胶帘布位置,防止在始发时橡胶帘布夹在盾体与扇形夹板之间造成破损;

3)盾构机刀盘在洞门范围时严禁转动刀盘,防止损坏橡胶帘布;

4)在橡胶帘布及扇形夹板的安装完成后,有专门人员对橡胶帘布安装位置进行确认确保准确到位;

5)把握好始发的注浆工艺,防止过大注浆压力对洞门密封装置的破坏。

3.9.3处置措施:

1)橡胶帘布破损时,用其它厚橡胶挤压住,在用钢板膨胀螺栓固定;

2)橡胶帘布漏浆时,用钢板加膨胀螺栓给以挤压固定;

3)待盾尾全部进入土体两环进行双液浆注浆封堵洞门,防止漏水、漏浆。

4 结语

在盾构始发过程中,通过对易发生的风险事故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制定防范措施,从而达到遇到相关事故不慌不乱,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生命第一”的应急原则,防止事故扩大和次生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地消除不良影响,保证地铁隧道施工的有效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盾构土体预案
关于盾构增设吊出井与盾构弃壳接收方案设计
土体元素活化发展方向初探
土壤化学营养元素研究
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土体变形研究
盾构纠偏的线路设计研究
紧急预案
推动应急预案科学好用
应急预案的编制
某机场高填方土基滑塌原因分析
应急预案岂能“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