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论语》中颜回的人物形象

2015-10-21 19:08王春雪
新课程·下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颜回论语孔子

王春雪

摘 要:孔子的德行派弟子颜回在儒家文化领域和中国历史上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分析《论语》中有关颜回的段句对了解颜回的人物形象有积极的意义,也更有利于了解儒家的文化思想。

关键词:颜回;孔子;德行

颜回(公元前522-前482年)字渊,又称子渊,春秋末年鲁国人。他在德行科位列第一,在孔门中有突出的地位,是孔子最多赞扬也是最为欣赏的学生,更是历代中国文人士子的道德楷模。

在《论语·雍也篇第六》中,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孔子看来只有颜回的心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背离人生正途,其余的学生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这一步。我们都知道儒家的核心思想就是仁,但是我们坚持行仁的路途中,我们的心有时候会流离失所,有时会偏离轨道,只有颜回不仅可以行仁,而且还能让自己一直走在人生的正路上。正是因为他有一颗“仁”心,他可以做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所以,孔子评价他时说:“贤哉回也!”在《论语》中我们很少看到孔子会用这样的语气来称赞学生。“贤”字有三个用法:德行好,叫做贤良;特别聪明,叫做贤明;能力超过别人,叫做贤能。颜渊的贤表现在别人都受不了一竹筐饭、一瓜瓢水和住在破旧的巷子里的时候,他可以做到,他不仅忍受得了这样贫穷的生活,更不改自己原有的快乐。对于贫穷,孔子曾说:“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没有人喜欢贫穷和低贱,富与贵每个人都喜欢,但如果不以正当途径加于君子身上,君子是不接受的。贫与贱每个人都讨厌,如果以正当途径加于君子身上,君子也不会排斥。因为生逢于春秋这个乱世,像颜回这样的人没有机会展现才能,陷入了贫困,但是他没有选择逃避,反而借这个机会修炼自己,展现出贫而乐道的美德。

颜回不仅德行高尚,更是好学勤奋的好学生,在《论语·公冶长第五》的第八章,原文是: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孔子对子贡说:“你跟回谁比较杰出,谁比较优秀?”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跟回相比呢?回听到一个道理可以领悟诗歌相关的道理,我听到一个道理只能领悟两个相关的道理。”孔子说:“是比不上,我与你都比不上。”孔子曾经上课时觉得颜渊看起来有点笨笨的样子,他也从来不提问题,但是下课之后就发现他都懂了。而且在颜回身上孔子知道了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要胜过学生,因为像颜回这样有天赋还用功的学生,他们的将来也一定会是成功的,只有一代代的年轻人不断超越,我们的社会才会不断進步。

颜回还一直怀着一颗崇拜老师的赤子之心来跟随孔子到处周游,他曾形容孔子的学问“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后又形容孔子的教学“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他觉得老师的学问是崇高的,更对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感恩在心。

颜回比孔子小三十岁,两人之间不仅有师生情,更有如父如兄般的深厚亲情。可见《论语·先进第十一》,原文是: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为汝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有一次被围困在匡城,情况十分危急,而当时颜回正好不在现场,等到他赶过来的时候危险已经解除了。但是经历过危险之后再相见的那种感觉是不同的,恍如隔世般。所以孔子非常担心地说道:“我以为你遇害了呢。”颜渊回道:“只要老师还活着,回怎么敢死呢?”对话虽然简短,但是感受到师生间是如此的惺惺相惜。但是命运也跟这对师生开了一个非常大的玩笑,颜渊41岁就去世了,孔子哭得非常伤心,跟随在旁的学生劝导孔子说:“老师不要过度伤心了。”因为孔子的儿子孔鲤比颜渊还早一年过世,那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情景肯定也让人极其难受,可能孔子的学生觉得,孔子为自己的儿子哭得那么伤心可以理解,为颜回还哭成这样,是不是有点过度了呢?孔子说:“我有过度伤心吗?我不为这样的人过度伤心,要为谁过度伤心呢?”可知,颜渊在孔子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对于颜渊的死,他更直呼:“噫!天丧予!天丧予!”我们知道在论语中,天就是孔子的信仰,他提到天的时候都是情况非常特殊的时候,孔子非常伤心,但是为何绝望地说:“天亡我也?”因为颜渊是孔子最好的学生,一直以来,孔子只看到了他在一直进步,没有停下来。他肯定对颜渊也赋予了很大的希望,觉得他可以将儒家文化继续传承下去,但是这样优秀的学生居然比孔子还早过世两年,这让孔子真的难以接受,所以他觉得这是天意要让他的一以贯之之道中断。以至于颜渊去世之后他也觉得没人可以替代颜渊,在《论语·先进篇第十一》中,季康子有一次问孔子:“你的学生里面,谁是爱好学习的?”孔子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爱好学习。遗憾的是,他年岁不大就已经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学生了。”

在颜回短暂的生命过程中,他不以物质享用作为人生的追求目的,而是以学道、守道、弘道、追求人格之美为生命之乐。他的道德人格与日月同辉,在当代的社会中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猜你喜欢
颜回论语孔子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颜回偷食
颜回之乐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颜回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