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手术部位标记质量改进中的应用

2015-10-21 18:45赵学彬等
延边医学 2015年23期
关键词:PDCA循环

赵学彬等

摘 要: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手术部位标记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方法:应用PDCA循环工作程序,找出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整改,并检查成效及跟踪评价。 结果:实施PDCA循环6个月后,手术部位标记做到了规范统一,且具有专科特点,手术部位正确标记率由改进前6个月的12.8%上升到改进后6个月的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法对规范、统一手术部位标记有积极的作用,能有效提高手术部位正确标记率。

关键词:PDCA循环; 手术部位; 标记

美国医疗机构联合委员会1995年至2008年回顾的5632件危险事件中,“手术部位错误”占13.2%,高居榜首。针对这一问题,美国骨科医师学院和北美脊柱协会发动了一场意识战役,鼓励标志正确的手术部位[1]。这种手术管理理念很快引入国内,经过近几年的临床实践证明,手术部位标记在手术病人安全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11年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首次提到对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的手术,对手术侧或部位有规范统一的标记,按照此标准要求,我院手术科室于2012年1月正式实施手术部位标记,从每月的检查结果来看,手术部位标记欠规范、统一,正确标记执行率低。2014年版《四川省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评价》又再次明确规定,对涉及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手术者,手术正确标记执行率100%。对此,2014年12月--2015年5月,我科采用PDCA管理法来改进手术部位标记质量,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方法

1.1 计划阶段

1.1.1 调查现状,找出问题

与手术医生沟通,组织各专业组长分析,查找手术部位标记中存在的质量问题:(1)手术医生和手术护士对手术部位标记在手术病人安全管理中的作用认识不足。(2)大多数手术医生和手术护士不清楚哪些手术需要做标记?怎么标记?(3)现行的手术部位标记制度与流程不够完善。(4)手术部位标记不统一、不规范。(5)手术医生没有专用的标记笔。(6)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1.1.2 制定预期目标

按照 2011年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及2014年版《四川省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评价》的要求,对涉及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的手术进行规范统一的标记且正确标记执行率达到100%。

1.1.3 拟定改进计划

(1)成立手术部位标记质量控制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组员由各专业组长组成,各专业组长负责本专业内手术病人手术部位标记的检查、分析和统计,护士长全面负责手术部位标记质量的持续改进,包括与职能科室及手术科室主任的沟通和手术部位标记结果的反馈。

(2)针对手术部位标记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1.2 实施阶段

(1)利用医院三甲复评及《四川省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在全院推广使用的契机,加强手术室护士及手术医生的安全意识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指导提高手术人员对手术部位标记的认识。

(2)鉴于骨科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的手术比其他科室多,因而首选骨科作为手术部位标记PDCA循环改进的试点科室,在骨科手术部位标记质量改进取得满意效果后再推广到其他手术科室。

(3)完善手术部位标记制度与流程:确定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的手术必须做手术部位标记;手术部位标记的执行者必须是直接参与该患者手术的有资质的本院醫师,进修医生、实习医生禁止执行手术部位标记;择期手术在术前一天完成标记,急诊手术则在手术前完成;手术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临床表现、体征、相关检查结果,在患者或家属的共同参与下完成手术部位的确认及标记;巡回护士术晨负责手术部位标记的核对和检查,对不合格者及时与手术医生沟通,确保接病人时手术部位标记符合管理要求,对不做手术部位标记者巡回护士有权拒绝将病人接入手术室;手术室严格督查并记录手术部位标记情况,每月统计分析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相关手术科室及职能部门,做到持续改进。

(4)在征求手术医生与患者意见的基础上与手术科室主任沟通达成共识,确定每个专业手术部位标记的手术种类、标记工具和标记符号,科主任在本科晨会上宣布具体实施方案,从行政管理的角度促进手术部位标记规范统一,正确实施。

(5)向每个手术医生提供黑颜色且不褪色的油性笔,方便其使用。

(6)建立巡回护士-专业组长-护士长三级监管体系,全面负责手术部位标记的质量监督。

1.3 检查阶段

护士长和专业组长每周随机抽查,检查内容包括标记的手术部位是否正确,是否与实际手术相符,手术部位标记的方法是否符合管理要求,巡回护士对手术部位标记的记录是否及时、准确。

1.4 处理阶段

每月统计分析手术部位标记的质量情况,召开质量控制小组会议,在会上,各专业组长根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到问题的具体环节和真正原因,随同手术部位标记结果向各手术科室主任和职能科室报告,把未解决的质量问题转入下一轮PDCA循环,直到问题解决。

2 应用效果

2.1 PDCA实施前后6个月手术部位标记执行情况的比较 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PDCA循环改进前,手术部位标记执行率很低,实施PDCA循环改进后,手术部位标记执行率逐步提高,最后达到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实施PDCA循环手术部位标记质量改进后,手术部位标记做到了规范统一。

3 讨论

3.1 运用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手术部位正确标记执行率,达到预期目标

PDCA循环是由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又称“戴明环”,是在一切管理活动中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所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的循环过程,这种方法除了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外,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护理领域的各项工作中[2]。国外对PDCA循环法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较为成熟,多数研究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我院将PDCA循环导入手术部位标记管理,通过现状评估,找出质量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落实计划,跟踪检查,有效提高了手术部位正确标记执行率,从表1可以看出,在运用PDCA循环管理后的六个月,手术部位正确标记率逐步提高,最后达到预期目标。

3.2 运用PDCA循环管理促进手术部位标记规范统一

我院手术科室在2012年开始手术部位标记后,从检查结果来看,每个科室甚至每个专业小组手术医生所做的手术部位标记都各不相同,有写“yes”或“no”的,也有划“√”或“×”的,有写“左”或“右”的,也有写“L”或“R”的,还有盖章的,在手术部位标记上完全不统一、不规范,容易引起歧义,造成信息错误。采用PDCA循环管理后,在征求手术医生和患者意见的基础上与科主任沟通,达成共识,规范和统一了手术部位标记,涉及面部手术的患者,我们采用胶布上写左或右的形式来进行手术部位标记,比如左眼手术,胶布上写上左粘贴在左侧额部,同时告知患者或家属胶布的作用,避免随意取下影响查对,鼻腔手术也采用类似方法,骨科包有石膏绷带的患肢手术或腹部腔镜手术则要求在患侧标注中文“术”字,便于大家查对,其他手术采用体表划切口线的方法进行手术部位标记。手术部位统一规范的标记易于各级各类人员查对,在手术病人的安全管理上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跃荣,赵庆华等.手术病人安全及手术室安全策略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10):3591.

[2] 高 玲,邓静等.PDCA循环用于低年资护士管理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J].护理学报,2011,18(10A):35.

猜你喜欢
PDCA循环
基于PDCA循环的现代质量管理教学改革探索
浅谈PDCA循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浅析PDCA循环管理思维在高职学院教研室工作中的应用
督导制下PDCA循环的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
PDCA循环应用于
PDCA循环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实际运用
基于PDCA循环的国家电网公司品牌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TQM在民航安全管理体系SMS中的应用研究
PDCA循环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