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丽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林州市供电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现状,分析实施应用用电信息采集工程的作用、效益及重要性,对于提高市(县)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现代化和计量标准化水平,构建智能用电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智能用电;计量水平
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功能
现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作为中国智能电网的基础平台,已全面展开实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一种系统模型,它主要是采集、处理并对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实时监测。其主要功能包括:①数据采集。根据不同业务对采集数据的要求,编制自动采集任务,包括任务名称、任务类型、采集数据项、任务执行起止时间、采集周期、执行优先级、正常补采次数等信息,并管理各种采集任务的执行,检查任务执行情况;②数据管理。主要包括数据合理性检查、数据计算分析、数据存储管理等;③定值控制。主要是指通过远方控制方式实现系统功率定值控制、电量定值控制和费率定值控制功能;④综合应用。主要包括自动抄表管理、费控管理、有序用电管理、用电情况统计分析、异常用电分析、电能质量数据统计、线损分析、变损分析和增值服务;⑤运行维护管理。主要包括系统对时、权限和密码管理、终端管理、档案管理、通信和路由管理、运行状况管理、维护及故障记录、报表管理等;⑥系统接口。主要完成与其他业务应用系统的连接功能。用电信息的采集系统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主站的元素、数据采集的终端、通信的通道和用于采集的监控设备,数据的管理,操作以及维护管理系统的接口。
二、用电信息采集工程实施的重要意义
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智能用电服务环节的技术基础,对推动智能用电建设有重要意义。
2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国网公司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是扩大内需,加快城市和农村电网改造的重要措施。
3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够有效提高电能计量、自动抄表、预付费等营销业务处理自动化程度,提高营销管理整体水平,能够为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数据支撑,满足供电公司系统各层面、各专业对用电信息的需求,推动公司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4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需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设备,对形成电能表、采集终端、通信设备、主站系统、专用芯片等产业的研发、设计、制造的产业化有重要意义,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和空间。
三、实施用电信息采集工程的效益分析
1实现安全可靠供电,保障社会稳定
通过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一是可实现对主网、配网的全网实时监控,提高电网安全运行能力,提高供电质量,真正做到“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要求;二是系统能实现对用户供电设备的实时监测,及时处理供电设备的事故隐患,对于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在履行对客户告知义务外,还可及时向政府主管部门汇报,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三是系统能加强对重要部门、单位的用电情况监测,为确保如党政军、医院、学校、金融机构等重点单位,煤矿、化工等高危企业的用电安全,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技术支持。
2实行阶梯电价,推动节能减排工作
通过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将会改变原有的抄表模式,可以实现远程抄表及结算电费的全封闭管理,提高电网营销科技水平,促进电网的技术升级,为适应全面实行居民阶梯电价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推动社会节能减排。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即可以准确记载用户某一时点的电量,可灵活调整用户计价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按月份梯次结算电费,提高工作效率,防范各类风险,为居民阶梯电价的全面实行提供技术支持,系统将来还可适应多种利于节能减排的电价结算方式;还可通过系统或电表的电量显示,让居民能明明白白消费,采取各种节电行为。通过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实现对变压器三相负荷的平衡分析,进而指导业扩报装合理分布用户负荷,提高负荷分配的合理性,避免因单相负荷过重而使线损增加;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实现分区域、分电压等级、分线路的线损分析与管理,可按月、周、日、时进行及时同步的线损统计和分析,线损异常时通过负荷分析及时诊断和排除异常,为持续降损提供准确的依据;通过节电行为,将节能减排的意识贯彻到居民思想中,进一步增大阶梯电价推行实际效果,全面推动国家的节能减排工作。
3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指导社会科学合理用电
受经济快速增长及电煤供应短缺影响,我国电力供需形势趋于紧张。通过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一是可经由专网设备控制、公网设备监视等技术手段随时监视客户错峰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未执行错峰措施的客户并进行纠正,实现了全方位的有序用电,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减少因拉限电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二是可通过负荷的准确预测,提早发现区域网内供需矛盾,发挥公司集团优势,合理开展跨区域输购电,解决供电矛盾;三是系统可通过技术手段,特别是在电力紧张时,控制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企业其电力的使用,从而限制“三高”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指导社会科学合理的用电。
四、用电信息采集工程建设条件和规划
1建设条件
各地在开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过程中,在系统建设、标准化、运行管理及在营销业务处理的实际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采集设备的制造技术,已能满足用電信息采集系统大规模建设的需要,全面推进系统规模建设的条件和时机已成熟。
2建设规划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工程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的原则开展。首先完成高压用户的信息采集;重点开展低压用户用电信息采集,低压用户优先从用电量大的城网用户开始实施,分地区、分区域、分用电性质成片成块建设。
五、实施用电信息采集工程是发展的必然选择
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作为智能用电服务体系重要的技术支撑平台,决定了当前加快建立“全采集、全覆盖、全费控”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紧迫性。
2目前,电网公司基本上为客户提供了专业化的互动服务平台,但难以完全满足客户差异化、多元化的服务需求,服务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互动手段亟待丰富。
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承担着用电信息自动采集、高效共享和实时监测的重要任务,是智能用电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和用户用电信息的重要来源,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必然选择。
4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符合国际电网技术发展的方向,是推进电网发展转变、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必然要求。在用电环节,构建“大营销”体系,扩展面向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服务能力,实现电网与客户能量流、信息流、业务流实时互动,构建客户广泛参与、市场响应迅速、服务方式灵活、资源配置优化、管理高效集约、多方合作共赢的新型供用电模式。
综上所述:随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和有效运用,不仅提高了中国电力客户对电力系统的满意程度,而电力系统的整体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逐渐的使电力业向服务业转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使整个系统的分销网络与电源管理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促进工程建设标准的不同环节。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智能电网、阶梯电价等当前重点关注事件的实施基础,系统建成后将实现计量装置在线监测、电费收缴的全面预控和用户负荷、电量、电压等重要信息的实时采集,为“SG186”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将对营销工作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琦,李小兵,曹敏,白宇峰.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研究与探讨[J].陕西电力,2011(6).
[2]陈盛,吕敏.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其应用[J].供用电,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