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的尝试

2015-10-21 17:21刘秀芬
速读·下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倒数交流阅读教学

刘秀芬

摘 要:数学阅读,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重视数学阅读教学,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可能。

关键词:数学阅读;能力

阅读是人类获取信息、汲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不能简单的认为阅读只是语文学科的事情,数学也同样离不开阅读。数学阅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学习能力,它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和前提。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落到实处,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

一、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内驱力,有没有兴趣,阅读的效果很不一样,带着一定的问题去读,可以使学生从机械阅读向意义阅读转化。

1.营造阅读氛围,培养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氛围是培养兴趣的基础。要想营造阅读氛围,我们可以在教室里开辟一个小小数学角,布置一些有趣的数学读本或画册,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同时有目地的推荐一部分好的书刊杂志如《数学大世界》、《小数报》等供学生阅读。教师要为每个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阅读的思维品质。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学贵有思,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可适当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制造一些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阅读兴趣。例如,教学《年、月、日》时,在引导学生发现“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这一知识点后,我设计了判断平年、闰年的练习,最后一题是1900年。当学生按一般方法判断1900年为闰年时,我出示了万年历让学生查阅发现1900年是平年。顿时教室里炸开了锅,学生们纷纷以怀疑的眼光看着我,我笑而不答,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的注释,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课本里寻求答案。于是,学生充满了好奇,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认真阅读课本,寻求其中的奥秘,通过阅读终于认识了整百年份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的特殊情况。

二、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方法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在数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阅读内容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的数学阅读方法,循序渐进,逐步形成阅读策略,使学生从“愿读”到“会读”最后到“乐读”。

1.勤思多想

只读不思是无效劳动,只有通过对每一个数学符号、图形,数据描述的信息进行深入的思考,才能使学生获得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的表达方式。所以,数学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首先要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如:新知识是怎样引进的?与旧知识有什么联系?结论是什么?怎样得出的?运用这些结论或公式可以解决哪些问题?能否举出例子。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问题的范例。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问题做示范,让学生模仿提问,或展示其它同学提出问题的过程。其次激励学生“自问”或“互问”,如:通过阅读我(你)读懂了什么?我(你)理解了吗?我还有什么不懂或想不明白的地方吗?最后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练习、检测、评价自己的机会。

2.手脑并用

数学阅读过程往往是读写结合、手脑并用的过程。一方面动手可以加强记忆,像运算定律、平面几何的计算公式等都可以边看边写。另一方面可以加强理解,像二年级小朋友在阅读方位认识材料时,就可以联系身边的实际情境,甚至站起来根据材料的要求站好方向用自己的形体语言为阅读理解“架桥铺路”,我们要善于使用书写、画图、演算、验证性推理等手段提高自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

3.抓重点词

在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关键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平时的阅读指导时,可以借鉴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划出题中的关键词句,重点理解,养成认真、细心的阅读习惯。如,在教学“倒数”这个概念时,课本是这样表述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这里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倒数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两个数相互依存的。因此,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在读这个概念的时候把你认为重点字、词勾画出来,学生们通过讨论分析,认为“乘积是1”、“互为”两个词非常重要。这就突出了倒数的本质,前提条件是乘积是1,而非商、差或和是1,互为又强调倒数的相互依存关系,倒数不能独立存在。在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中通过反复读题,找关键句,确定单位“1”的量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计算方法。对于易混淆的题目,将两道或几道类似的题目放一起读读比比,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区分它们的异同。

4.及时反馈,促进交流

数学交流的载体是数学阅读和数学语言,在阅读学习后,指导学生带着阅读中的体会与疑问,主动与老师或同学交换看法,探讨是非真伪。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努力创设一种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的情境,另一方面要引导交流向思维的纵深发展:当学生闪现精辟见解时,要及时捕捉,并予以肯定;当出现错误或片面认识时,要及时纠正或补充;当思维停滞时,要及时引发新的认知冲突……總之,教师要善于把握契机,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在交流中真正实现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的交锋。在教学中,注意给学生提供多向交流的机会,让和谐的氛围、成功的体验、竞争的机制激励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发展,主动将数学作为信息交流的工具。及时反馈阅读信息.教师可采用提问、练习、互相讨论等方式加强信息交流,检查阅读效果.随时发现问题,使指导更具针对性.

三、利用课外阅读,提升数学素养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准备一些有趣的、有一定难度的阅读资料供学生使用,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如在学习了《圆的周长》之后,我布置学生去查找“π”是由谁研究出来的,你对此有何想法?通过查找阅读同学们第二天都抢着来告诉我它是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研究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这项伟大的成就比国外数学家至少要早一千多年。这样的阅读在使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的同时,又为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因此,在教学时,我们不仅要把知识的精髓教给学生,而且还要教会他们读书的方法、技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通过数学阅读,使他们熟悉有关数学语言,掌握数学知识,并且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重视数学阅读教学,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可能,我们的数学教学不只是让学生解决几个数学难题,而是把数学教学作为一种文化,为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提供基础。

猜你喜欢
倒数交流阅读教学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惊喜倒数日历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巧用倒数 求异创新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