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洋
摘要:随着我国冶炼行业的迅猛发展,现代化高炉正朝着大容积,高炉压,自动化、长寿命方向迈进。所以,必然激发各种施工工艺的改进和提高,如高炉制造实现工厂集约化、运行实现高度自动化等。那样的话,就能更加有力的保证高炉安装质量要点的有效控制,使高炉冶炼达到更高的水平。
关键词:高炉TRT;安装;质量控制
前言:对于设备的维护保养以及质量的控制也是极其重要的,关系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行业的不断发展,同时也关系到一线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不仅要在生产过程中注意控制质量,还要在平时做好预防性措施的维护保养,努力做到零潜在故障运行设备,从而延长高炉设备的使用寿命,实现零故障、零事故、零缺陷管理的目标。
一、设备简介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炉也在不断改进,现代化的高炉设备大多采用焊接的钢板作为炉壳,用于冷却设备并起到固定的作用,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密封性能。炉壳作为高炉的外部材料一定要具有相当的强度,因为它不仅承受着高炉本身的重力,还要承受热应力和内部压力,对于突发情况,比如爆炸等,也要能承受住一定的冲击。
位于高炉上部的炉喉则是填料的入口,也是煤气的排放口,起到控制和调节的作用,所以在设计时,应该使炉喉的直径与炉腰、炉缸的直径相当,并且具有一定的高度,这样才可以保证能够装入一定的填料。
炉身是冶炼矿石的部位,从上到下逐渐变大,主要是为了防止填料在高温反应下体积发生膨胀后出现料拱的现象,炉身角度设计的大小对填料的下沉以及煤气气流的分布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高炉整体直径最大的部位是炉腰,是炉身和炉腹的过渡部分。在冶炼矿石过程中产生的炉渣大多集中在炉腰的位置,所以需要适当的调整炉腰的大小并和其余部分保持一定合适的比例关系,这样才会减小煤气气流的阻力,防止填料的透气性能变差。
二、透平机安装要点
1、基础安装要点
(1)根据设备安装基础图放线,标出设备螺栓、平垫铁及灌浆范围。除掉会影响设备起吊、安装、校准的各类障碍。
(2)在安装设备的地方,根据设备安装的位置埋放水平垫板和安装用的基准点,固定垫板的灌浆料应当使用600#以上硅酸盐等高强度微胀型水泥,垫板用框式水平仪校平,误差控制在0.1/1000内,标高误差不超过士1.5mm,用潮湿的布料养护80小时以上,使灌浆料达到80%以上的强度方能继续安装。
2、底座安装
(1)在基础平面上放置斜垫铁,用水准仪(标高尺)测标高,全部斜垫铁水平标高误差控制在士1mm,保证垫铁接触面达到1/2、0.03塞尺检查间隙合格,保证不虚垫。
(2)一定要平稳起吊,便于底座就位,中心位置偏差控制在士2mm,并且注意与预留电机孔的位置,确保有调整余量。初步就为后,穿入地脚螺栓。
(3)转动调节螺栓的同时把地脚螺栓予紧,同时注意水平和高度有无变化,必须保持水平不变。水平找正偏差士0.05mm/1000mm,高度误差士1mm。
3、透平机与发动机轴找正
(1)发电机置于斜垫铁上,可以通过斜垫铁进行微调。将发电机转子用千斤顶等移到远离TRT端(严禁硬拉、死顶,必须通过测量后慢慢移动转子)。这步是必须的。否则,设备调整以后联轴器补偿段会因为缺少位置而无法安装。
(2)发电机与主机通过两只千分表,一只打在电机联轴器径向面,一只打在电机联轴器轴向面。盘动透平机测量联轴器轴向、径向误差,并通过调整发电机垫铁找正。要求径向公差控制在士0.01mm,端面控制在士0.02mm。拧紧电机地脚螺栓后复校一次,直到达到误差允许范围。
(3)螺栓与螺母要重量接近且相对称布置。
三、其他安装与调试
1、下机壳安装
(1)在底座的支撑面涂一簿层二硫化钼润滑剂,拆下导向键座。
(2)起吊机壳时必须保持水平状态,调至到位后缓缓降下,放到底座支架顶面上时,左底座固定调整和右底座的滑动调整键必须精确到位。
(3)中心线上检查下机壳的水平状况,要求沿中心轴线两端高差小于0.2mm,中心线两侧不平行度0.02/1000,拧紧地脚螺栓,重新复校,不得超差。
2、下叶片承缸及调整机构
(1)将调整机构与叶片承缸相配,使下部曲柄上的滑块分别插入相应导向槽内,特别注意曲柄位置不要倒置,这时在滑块头部与导槽内注入一些稀润滑油。(2)利用定子吊装专用工具将装好的叶片承缸下部和调节机构下部固定并一体嵌入定子槽内.(3)第二极静叶片顶部与转子之间的间隙及第一级静叶片与转子之间的间隙(球面)一般控制在0.6~1.5 mm之间,通过塞尺检查是否合格。
3、转子及其它间隙误差控制
(1)用专用工具起吊转子,转子放入定子轴衬上要小心轻放、稳可靠,转子的各轴颈与轴承箱机壳各轴孔应保持同心。(2)轴衬与轴承压盖的过盈值约0.03mm,轴承的顶间隙、侧间隙、轴衬间隙和止推间隙控制在0.35 mm左右。(3)各梳齿形密封和油封的径向间隙控制在0.5-1.0mm左右。(4)转子上二级动叶片顶部与叶片承缸的间隙(左、右、下三处)应控制在0.6mm之内。
4、上静叶承缸和导向圈安装配合
静叶承缸上部分与下部分对合,检查静叶片与主轴间隙,注意顶部间隙要比底部间隙大0.2mm左右,保证设备运转后有补偿余量.连接上下导向圈成一体。要求手动既可转动导向圈,且叶片偏转灵活,方向一致。
5、定子上部安装
(1)定子上部吊装时必须保持水平、进入导杆后要缓慢降下。(2)机壳水平中分面自由间隙不超过0.1mm,用0.1mm塞尺测定,允许个别地方塞进1/3,为了防止运动时漏气,中分面上涂有薄层密封涂料(硅基糊状密封胶)。
四、如何进行质量控制
在能够预知的维修周期内,以高炉设备安全高效稳定连续无故障运行为目的,创新管理手段,掌握设备运行的规律,充分挖掘高炉设备的极限效能,整合智力资源、劳动力资源、物质资金资源。不管故障的大小程度,只要出现停机就算是事故,对于每一个事故都要认真分析并查找出故障的原因,及时给予调整并通报,以引起所有人的重视。
对于故障,如果是非人员原因,则要及时调整设备的各项不稳定因素,如果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一定要追究到人,给予批评和指正,加强负责人的责任意识,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把好关头,努力提高对于原材料质量的重视程度。
保证检测仪器设备的精度,示值误差应该在规定允许的范围之内,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检查、校准和保养工作,严格按照规章流程操作设备,禁止随意对设备进行操作,防止影响检测的精度与检查结果。
加强高炉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开办培训课程和技能操作演练,提高操作人员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使其能够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对高炉进行操作。加强基础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使操作人员对于高炉设备的冶炼原理和测量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对高炉设备出现的小误差和临时突发故障做出相应的措施。
总结:为了日益发展的生产需要,必须保证高炉设备的质量,一旦出现故障和事故,都会导致高炉停产或生产速度降低,这对冶炼业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所以就需要在保证高炉原有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深化,争取能够实现零事故、零故障、零缺陷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獻:
[1]周文林,刘兆兴,陈玉明等.高炉设备零件缺陷管理的研究与应用[J].新技术新工艺,2006,(8):78-79.
[2]葛祥仑.现代钢铁企业高炉设备概况[J].中国科技博览,2011,(15):122-122.
[3]战洪玉,阚树林,夏良等.高炉设备系统可靠性建模与分析[J].现代机械,2005,(2):6-8.